38歲重拾英語後,我不敢教孩子了

身為英語渣,重拾英語的第三週,突然靈光乍現,發覺過去那種中英對照記單詞的方式好像很不對勁,而家人還在那樣考核孩子英語學習的成效,瞬間覺得後背發涼。趕緊找英語老師確認,得到了確認,我的“新發現”是對的。
我們這代人學英語時,注重考試和成績,不能說是忽略了聽說能力的培養,是壓根就不重視(也重視不了,當年老師的發音都是錯的),甚至整個學習語言的過程都是錯的,最終大家都學成了“啞巴英語”。
時代的原因不能苛責,我們學到的可能就是當時最好的方式了,但是可怕的是有些教育者不學習不反思,延續過去錯誤的方式放在當今的孩子身上,讓“災難”延續,並怪罪孩子學得不好,這就很可怕了。
#1
學英語走過的彎路合集
從音標到翻譯式英語,我們在一個單詞上走的路就比別人遠,拐了幾道彎。
彎路一:單詞到音標
音標不是必學的,母語國家,以及非母語國家(目前國內也是),都不學音標,而是從自然拼讀引入。過去 70後、80後這些學了音標的人,絕大部分都學成了啞巴英語,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自然拼讀更直觀、更自然,讓我們透過識別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來學習英語,不用看到不熟、不認識的單詞先“翻譯”成音標再發音,甚至很多時候即使認識這個單詞,也會因為慣性在腦子裡進行音標對應。
彎路二:中英互譯

比如考孩子單詞時說:“蘋果”,讓孩子寫“apple”。從語言學習的長遠發展來看,這種“翻譯式英語”百害而無一利。
思維轉換慢:當我們說或者寫英語,先要在腦海中把中文翻譯成英語,再去表達。當聽到、看到英語會翻譯成中文方便自己理解。這在實際生活中,讓我們根本無法快速、自然地使用英語,也影響我們構建英語思維。
刻板:中英文的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差異很大,直譯非常容易導致不自然或錯誤的表達。前幾天看到一個影片,同胞們因為飛機延誤滯留海外機場,大家急切地想回家,在機場大喊:Go back to China.(滾回中國)。
忽略語境和文化差異:英語中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往往與特定的文化和語境緊密相關,單靠翻譯中文詞彙無法幫助我們理解這些細微差別。
透過翻譯的方式學習英語,往往只是背了單詞的中文意思,卻不理解單詞在實際語境中的用法。舉個例子,孩子知道“run”這個單詞意思是“跑”,但如果不理解它在不同場合下的變化(如“run a business”中的“run”指的是“經營”),必然在實際交流中不知所措。
語言是需要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和運用的,單靠死記硬背詞彙的中文翻譯,不僅讓我們和孩子的詞彙學習停留在表面,未來還會在閱讀和聽力上遇到更多困難。
#2
怎麼考單詞,才最有效
那我們應該如何考孩子的單詞呢?其實,方法有很多,重點是要讓孩子用英語思考和表達,而不是依賴翻譯。
·用簡單的英文解釋單詞
家長可以嘗試用簡單的英文來解釋單詞,而不是直接翻譯成中文。比如,當孩子學習“apple”時,不要只說“蘋果”,而是可以用簡單的英語解釋:“It’s a fruit. It’s red or green. You can eat it.” 這樣,孩子能夠直接在英語中理解詞彙,培養英語思維。
·利用實物幫助記憶
除了語言解釋,我們還可以用圖片、實物甚至是動作來幫助孩子理解單詞。例如,家裡有蘋果時,可以直接拿出來告訴孩子:“This is an apple.” 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記住單詞,還能讓他們將詞彙與具體物品關聯起來,理解更深刻。
·讓孩子利用單詞造句
僅僅背單詞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使用單詞。家長可以讓孩子用學到的新單詞造句,甚至讓他們用單詞講個小故事。比如學到“run”後,可以問:“Can you tell me a sentence with ‘run’?” 孩子可能會說:“I run in the park every day.” 透過這種方式,孩子不僅鞏固了單詞,還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場合運用它。
很多家長之所以用錯誤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過去的學習模式中,沒有覺察。比如,家長常常會讓孩子死記硬背單詞、用中文翻譯考單詞,這實際上是過去錯誤學習方法的延續。
如果你還在用中文考孩子英語單詞,是時候換個方式了。語言學習需要的是語境、互動和實際應用,而不是死記硬背和翻譯。而且當我們自己知道正確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的時候,你的認知會突然開啟。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成為孩子語言學習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如何開啟自己的英語認知之路,可以跟孩子一樣,跟我一樣,從自然拼讀開始,把自己碎成渣的英語,透過自然拼讀重新組建起來,當我們自己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後,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也能更好地幫助孩子
7月,我參加了Amanda的賦能成人英語的課程。這個課程是從字母的發音開始學的,特別適合我這種英語渣渣。上完一期課程,我已經能把所有的認識的、不認識的單詞讀出來了,放在以前,我是萬萬開不了口的,只會心裡有一個聲音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讀錯了。
這個課程其實是基於牛津自然拼讀這套教材設計的(我開始上課之後發現這就是我兒子在學校上課的教材哈哈,看來學對了),不過老師講的內容,根據成人的認知和學習節奏做了匹配,學起來也不會讓人覺得很難或者太容易。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在跟著Amanda學英語的過程中,建立起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也找到了自己日後想要學習的方向。
我上這門課程的時候,孩子一直在旁邊跟我嘰嘰喳喳的一起練習,有時候我說的不對,他還會來教我。也有同班的同學,因為在這門課程裡收穫了很好的學習體驗,也希望能跟孩子一起享受這個過程。所以這個寒假Amanda老師加開了一期親子營,還會給每個參與的家庭提供1對1的家庭英語學習成長指導。

親子營一共分為2個階段,2個階段學完相當於掌握了牛津自然拼讀的5本書的內容。課上老師會先講解、示範自然拼讀的方法,然後按照每組家庭輪流開麥發音,老師會給一個即時的反饋。
親子英語營1月14號開營了,每班15組家庭。點選圖片按鈕,即可報名▼
*賦能成人英語課程2月25號開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文末小助手報名。

今天中午,Amanda老師會在直播間跟大家分享在家裡帶孩子學英語的方法,歡迎到直播間互動。點選按鈕即可預約,開播會收到提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