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加拿大《環球郵報》週一發表一篇觀點文章,稱關稅和春季房地產市場對嬰兒潮老一代不利,但對年輕買家有利。
△我是可以致電的△
貿易戰之下,住房負擔能力似乎是一個較低層次的經濟問題。
但無論有沒有關稅,房價高企對於微薄的收入來說,這讓有抱負的年輕買家望而卻步,一代人開始對加拿大作為一個宜居之地失去信心。
最新的 RBC 住房負擔能力公報稱,儘管加拿大全國各地的趨勢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對於普通加拿大人來說,買得起房子仍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政客們承諾建造更多的房屋有所幫助,但這個問題需要更快的行動。
首先不要誤會,貿易戰會透過裁員、減少收入、工作不確定性、食品成本上漲以及投資價值短期下降來損害許多人的個人財務狀況。
但是,房價停滯或下跌也是可能的結果,這對想要縮小規模的嬰兒潮一代來說是個壞訊息,但是對那些感到被排除在住房市場之外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好訊息。
住房負擔能力有三個主要槓桿:借貸成本、房價和收入。
由於關稅戰的經濟影響,市場預期這會對抵押貸款利率造成了一些下行壓力。
如果貿易戰爆發,固定和浮動貸款的利率可能會更低——這是一種川普為購房和續簽抵押貸款的人提供的折扣。
加拿大央行在 2025 年上半年還有三次調整利率的機會,如果關稅戰將加拿大推向衰退,那麼可以預期央行將會加大降息力度。
如果沒有貿易戰,我們的利率可能已經處於或非常接近底部。12 月和 1 月的就業市場都強於預期,2024 年最後三個月的經濟增長也是一個積極的驚喜。
最近房價一直在上漲,但還不足以引起太多興奮,加拿大 1 月份全國平均房價比去年同期上漲 1.1%,至 670,064 加元,而多倫多和溫哥華基本持平。一些城市本月表現不錯:例如,溫尼伯上漲 8.2%,至 363,200 加元。
所以,如果房價保持平穩或下降,較低的抵押貸款利率將以有意義的方式改善負擔能力。
這就引出了最後一個槓桿:收入。這是一個比你想象的更積極的故事。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1 月份的時薪比去年上漲了 3.5%。工資增長正在放緩,可能會在貿易戰中停滯不前,但目前它遠遠超過了我們略低於 2% 的通脹率。
當然,更易於獲得的住房面臨的持續風險是,三個負擔能力槓桿中的一個或多個開始相互矛盾。
典型的例子是:抵押貸款利率下降,這推動了需求的增加,進而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貿易戰既降低了抵押貸款利率,又有可能降低房價,收入可能不會增長很多,但你不能期待把所有好的都擁有。
住房負擔能力目前在政治上與氣候變化一樣被邊緣化,這是一個錯誤。在住房問題上,你可以看到年輕人的焦慮和憤怒導致了對加拿大這個國家未來的信心不足。
益普索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77% 的 18 至 34 歲人群認為他們永遠不會投票支援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41個州,而 35 至 54 歲人群的比例為 74%,55 歲及以上人群的比例為 87%。
但是,當加拿大人被賦予完全的美國公民身份並將個人金融資產大量兌換成美元時,43% 的 18 至 34 歲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投票贊成加入美國,其中三分之一的 35 至 54 歲受訪者表示同意,55 歲及以上受訪者中也有 17% 表示同意。
包括出租房在內的更多經濟適用房將有助於恢復人們對加拿大的信心。
是的,在貿易戰期間或之後購買首套房需要有堅實的財務基礎,而當今就業市場上的一些年輕人卻缺乏這種基礎。
但是,任何經濟動盪都會給加拿大這個國家帶來提高生產力和韌性的機會。
住房市場的低迷可能對有長遠眼光的人來說是一個買房的機會。
△我是可以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