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人來真心話:戀愛絕對耽誤人生!

最近有個學者談教育的文章很火,講到早戀他這麼說:
為什麼學校對所謂早戀,或者說男女非正常接觸,會那麼警惕?其實不只是因為性保守的觀念。
主要是兩個人戀愛之後,就會對彼此說,我喜歡你,你考試考多少分沒有關係。當他們說我喜歡你,我不需要第三者的判斷時,就出現了橫向反思空間,兩個人在一起立刻就跟系統產生了間隔。
然後老師再說什麼,他們可能就不聽了,在他們的腦子裡面老師說話的分量一下子就沒有了。他們會想,你罵我兩句沒事兒,因為過了5點以後我會有另外一個世界。這對系統來講是很可怕的事。
這番話聽上去很有道理,我一開始也認同。
但是如果以女性視角,尤其是有女兒的人來看這段話,它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早戀這個東西,在美國是不被禁止的,英語裡沒有早戀這個單詞,你在學校想談就談,隨便談,父母老師從不干涉。
但是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資料對比,特別明顯的差異:
奧尼爾的媽媽15歲生的他,詹姆斯的媽媽16歲生的他,但你不要誤以為這是黑人的問題,白人也有不少,但是白人的運動天賦沒有黑人強很少成為大明星,所以白人的案例不出名。
這是一個貧困社群,和中產,富裕社群對比的問題。
貧困社群的高中,女孩的早孕,青少年的性病率,比中產社群都要高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倍。
中國的情況和美國也差不多,在普通平民社群的學校裡,中專院校裡,女孩們打胎的機率,遠比好的學校要高很多很多倍。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公立學校性教育水平,遠比中國要做的好,中國的普通公立學校,性教育幾乎為零,而美國再爛的學校,多少都會提點,並且貧困社群多年來也一直搞安全套運動。
但在這種教育的情況下,美國女孩的早孕率,和中國女孩的打胎率,還是基本差不多,不分上下。
這個說明性教育的關鍵不是在女性,而是在男性。
低階層的男性不願意使用避孕套,覺得避孕套不舒服,或者單純沒有責任心,覺得反正孩子不用自己生,關我屁事,只想自己爽了了事。
因為和切身利益關係無關,所以很多男性一開始就拒絕使用避孕套,或者中途偷偷摸摸摘了,認為中出才是真的樂趣,才是征服,才夠爽。
這一點在今年的美國大選辯論中也有體現,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在辯論時候都指出來過,這是一個家庭,階層,經濟情況,素質文化的問題。
低階層家庭出身的男性普通素質極低,責任心極差,為人極度垃圾,不喜歡戴套,生了孩子就跑。
而中產階層以上的男性後代,形成一種社群約束性的自我修養意識,他們心裡有個基本概念,生了孩子,自己得參與撫養,是龐大負擔,所以比較謹慎,一般都要到了25歲以後,自己的事業初步有了基礎後,才考慮生子,所以在高中使用措施比女友還要嚴格,哪怕不小心失敗了,因為環境約束,也會參與到孩子撫養中,不會直接跑路。
在網上喜歡打南拳的網友,基本都有本科學歷,再差也是二本,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素質已經非常低劣了,極度殘忍,經常散播反人類恐怖主義言論。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事實,能考上本科的網友,也就佔20%,80%的人是考不上本科的。
這個佔據了人群主流的8成男性人口,他們什麼素質,他們什麼責任感,他們什麼性觀念,什麼婚姻道德,他們是不是還有尊重女性這個常識。
我覺得不需要多說什麼。
另外這個80%,它不是全國平均分佈的。
像我的老家蘇北鄉下小鎮,每年幾百個初中生,只有10個左右能考上好的高中。
而大城市裡,某些教育好的社群,可能90%的人都能進明星高中,100%的人都能考上好大學。
這個就導致了,國內只有極少部分地區的男性,是有高素質存在的。
而絕大部分地區,素質低的人渣比例,是非常高的。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的封建思想,比美國要嚴重。
美國人沒有處女情結,國內有,而且還很重。
「我們家是男的,反正不吃虧。」
「我們家兒子從小到大沒談過戀愛,馬上要去大城市上大學了,暑假要不先約幾個女同學練練手?」
「這個女孩被我們家兒子用過了,用了好幾年,現在分了也不可惜。」
以上類似的言論,以及思想的潛意識,其實就算你在市級城市,富裕社群,所謂明星高中的家長群體中,也屢見不鮮,經常能見到。
在封建思想如此嚴重,極度不尊重女性的氛圍裡,你大談早戀的合理性,我覺得你大機率是有兒子。
你有女兒,還支援早戀,那顯然是太過愚蠢,而且嚴重缺乏基本的生理健康常識。
這個就是我喜歡強調的,越是高素質的,高收入的男性,越要多用女性視角來看待社會,
因為你生女兒的機率有一半,只有養成這套思維模式,你才能順利保護你的女兒不受這個低劣現實的危害。
只是單純的沉迷小棉襖的貼心可愛,忽略了很多沉重醜陋的現實問題,等黃毛騎著鬼火到你家的時候,你再氣急敗壞,也已經晚了。
這一點也是我對很多公眾人物的發言不太贊成的主要原因:
總是沉迷情感,情緒,感覺這種虛幻的東西,
對落地的東西很少談。
比如很多正經情侶同居,基本就不嚴格戴套了,要麼是最後快射才戴,要麼就是體外。
這種避孕成功率不談怎樣,單說疾病,有很多女性因此得了嚴重婦科病,甚至性病,就是因為無保護性行為導致的。
很多人是純粹的無知,但也有很多人是明確知道了,就是沒責任心,不想戴,懶得戴,關我屁事,又不是我難受。
這種人佔據人群絕對不少,甚至可以說眾多。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但奇怪的是總是被人忽略。
唯一一個強調這事情的大V許超,在我看來他分享的內容非常有良心非常有功德且具備巨大人文價值社會意義,卻經常被人打上女拳的標籤,要踩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
反而是專家學者不溫不火不冷不熱關於早戀虛無縹緲的廣為傳播,紛紛點贊。
實在是奇談怪哉。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