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性醜聞中的女博士,不配過“女神節”

文丨將爺
昨天,3月8號,是婦女節。其實,“婦女”這詞,是有深意的,國際上對14歲以上女性,都叫婦女。這,其實是權利概念。
有些人還是小農思維,非要覺得“婦女”這詞是在侮辱女性。於是,很多媚俗者,就只能來繞概念,非要說昨天是什麼“女神節”。
這其實就是很沒文化的表現。
當然,對“婦女”的身份內涵和外延,我懶得多闡釋。這是一個語文遭災的年代,“說文解字”,很不討喜。
我當然是從靈魂深處尊重女性的,也極其敬畏女權。
不過,說句掏心窩的話,有時,我又覺得“女權”被沒文化的人擺弄成“女拳”了,最後,誤傷了很多男性,還形成了自傷。
這兩天,不論是官媒還是社交媒體,絕大多數都在變著法子來討好女性,很多表達令人膩歪。
如果非要用“女神”這樣似乎很高階很聖潔的稱謂來致敬女性,那我也必須表達一個觀點,有一些女性是不配的。
比如,像最近南師大性醜聞事件中的那位女博士,她作為失德者,就不配過“女神節”。
我一直認為,對女性真正的尊重,是平視、平等、平權。
過度討好女性,沒底線無差別的拍女性馬屁,反而是在侮辱女性。
作為是個搞批評的人,必須說真話。我認為,這些年婦女節最大缺憾,恰恰就是公眾已經失去勇敢直面女性價值觀問題了
前些天,“南京師範大學一學院副院長婚內出軌其所帶女博士”輿論發生時我寫了文章,建議把高校玩弄女性的男人畜生們納入資料庫,建一座示醜牆。
當時,我沒有批那位女博士。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些年,我罵過大量性侵、強姦、誘姦女生的高校失德渣男,幾乎從來就沒有批過涉事女生。
甚至,我因為批評某出軌在校女生被開掉的前教授吃了官司,而那名狂哭狂叫著說那個前教授以輔導論文為由,把她給那個了的女生,惹出了驚天輿情,向天下求救,人們為她發聲遭災後,她卻不願意站出來做人證,來說清細節真相。
這樣的女性,當然有人品問題,也不配過“女神節”。
即便如此,我對這些女性的隱私和尊嚴,以前一直都表示尊重理解。
但,我內心確實是有看法的。
這類女生也是一面鏡子,折射了當前社會確實有一部分女性的價值觀、道理倫理以及生活方式,是低下的,是低賤的,是低劣的。
南師大性醜聞事件中,那名女博士是成年人,仔細梳理她的人生行跡,不得不說,確實又是一個有縫的引蒼蠅的臭蛋。
這名汪姓女博士,明明有正牌男友,但她還是要與導師搞得很黃很暴力。
她沒有半點是被導師給逼的,而是主動在用身體,作為交易籌碼。
在已婚男導師的幫助下,這名女博士發表了7 篇 SCI論文,4 篇第一作者論文。
這與我之前批評過多次“學術妲己”“學術四姨太”,其實就是一回事。
我認為,這種女性對社會危害,有時要比渣男導師嚴重。
這種女性的導師雖然無德,但很可能是真有才,而這種女生靠疑似性賄賂上位,其實就是典型的水貨。
這些女性在男人扶持下,佔據重要崗位,說到底,她們就是在禍國殃民。
對這樣的公共危害,我們卻很少較真。
南師大這名女博士的情況,其實也是很惡劣的。從女性價值觀角度看,這個顯然是負面典型。
特別是,她一邊和導師亂搞,一邊又找年輕男友當“接盤俠”,這個品德就陰壞陰壞的了。
更可怕的是,相關訊息顯示,這名女生還向男友索要彩禮18萬,並聲稱自己要得不高。
一魚多吃,多次售賣。不好。
這個女生本身是農村家庭出身,是從普通二本院校一步步挪到南師這樣211名校的。
這種人生歷程,從某種意義說明,她是因為價值觀和人生化是一步步矮化和俗化,才得以實現代際向上流動的。
這樣的女生,並不是孤例。
之前,我惡戰的華南理工大學王某某出軌的女生,也暴露了她想做“小三”而不得的瘋狂。
顯然,她們面對的男人,其實只想“白嫖”,而她們自己,卻逐利太多。
更悲哀的是,她們還把明顯的“交易"打上了愛情標籤,進行自我麻醉,自我美化。
高知女性的價值觀如此,很多普通階層女性的生活方式自然更加堪憂。
現實中,各種婚外情越來越稀鬆平常。抖音之類的平臺上,女性靠打“擦邊球”在謀求生活。與光棍男形成鮮明對比是,大量“剩女”存在。
這一切,當然有社會原因,有女性主體獨立自由的原因。
但,“獨立、自由、個性”,又不是掩蓋女性價值觀走偏走低的遮羞布。
必須承認,當前,有些女性好吃懶做,道德低下,已經成為現象。
自由是個好東西,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現代是個好東西,但古典也有更為永恆的美。
我們需要講女性權利,也需要考慮女性生理、生育等等承擔的重擔和代價,需要給予女性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但,這些與女性人格權又不能完全劃等號。或者說,女性自身客觀身體生理方面的弱勢,也並不意味著女性就可以過度讓渡自己的尊嚴。
把女性“自我物化”的原因,都推給自身生理結構和社會保障,我認為,這並不是對女性的尊重。
當然,我這麼說,本是為了尊重女性,但一定少不得招來謾罵。
是呀,當大眾傳媒都在狂喊女性要成為“不被定義”的人,但過度女性成為自由任性的藉口,有些女性也在漸然失去自我與公域的邊界。
她們,被慣壞了,寵壞了,她們,在麻木中失德,在失德中麻木。
其實,這些價值觀低下、生活方式庸俗的女性,才是對女性群體最大的侮辱和坑害。
女性覺醒。絕對不是無限度向外索取,現代女性同樣需要透過向內求索,來尋找真正的自我。
我能接受一些女性不願結婚生育這樣的自由選擇權,但我從靈魂深處反感女性把愛情的標準讓位於現實條件。
一個不能保持愛情純潔性的女性,是極度可悲的。
我也可以接受女性生活方式的自由開放,但走進婚戀這樣的流程後,每個人都必須保持莊重感和儀式感。
這事關人倫,事關天道。
是時候重新梳理和釐清女性價值觀了。
自由、文明、開放、獨立都是好東西,但,也一定都是有條件和限制的。
女性價值觀的問題,也並不只是涉及女性自身,而且影響社會秩序和結構。
比如,南師大性醜聞事件中那位導師的老婆,現在一定是痛苦的,她也是一位有名望的教授,但,現在過得一定是暗無天日的生活。
還有出軌教授的孩子,現在一定也是活著陰影中,父親的性醜聞一定給這個孩子帶來巨大的痛苦。
當然,那位汪女博士的白髮親孃以及鄉村父老,也一定是痛苦的。
因為傳統道理倫理一定在敲打著他們受傷的樸素靈魂。
是的,今年“婦女節”過去了,我不敢過於掃女同胞們的興,在節後才發這樣觀點。
其實,以“婦女”這樣樸素的表達來捍衛這個節日本身深刻的精神內涵,正當其時。
不必說什麼“女神節”,不必過度討好女性,不必迴避當下一些女性失德的客觀現象,是時候釐清時代女性的價值觀了。
對女性,真正的尊重是平視——該致敬的致敬,該痛斥的痛斥。
所以,這個時代是應該請允許人們罵幾句“潘金蓮”的。
當務之急,是要喚醒一些女性漸然麻木的價值觀,讓女性在尋找真愛和自我的路上,不再迷失了。
PS全文完。共2005大家下面二維碼,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