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剛開始,內娛就轟動了兩次。
一是張頌文私生活風波;
一是演員王星在緬泰邊境失聯。
兩件事,皆是讓網友感到震驚,質疑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最近,隔壁島國出了部炸裂的新片。
豆瓣9.4。

一個女人以一己之力,攪起了一陣狂風暴雨——
《黑箱日記》

伊藤詩織的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
早在2018年,她出鏡BBC的紀錄片《日本之恥》,便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她指控山口敬之X侵。
兩人在用餐期間,山口多次強迫伊藤喝酒,使其達到了神志不清程度,然後叫了一輛計程車,將其帶至酒店,強迫她發生關係。

山口是誰?
他可是日本新聞界的資深記者,在圈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是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的御用記者,為其寫過傳記,且參與了不少的政界活動。
屬於既有威望,又有實權的人物。
伊藤詩織與山口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儘管當時她報了警,警察也按照流程,取得酒店的監控錄影,且在伊藤的衣物上取得DNA。
但是,不知為何,調查突然被中斷。
最後拖了一年,才給伊藤“結論”:證據不足,不予起訴。
最終,伊藤才不得已開發佈會,公開山口的罪行。

然而……
記者會進行的轟轟烈烈,結果卻令人無比失望。
雖說伊藤起訴成功了,但民事訴訟失敗了,山口不需要負刑事責任,只需賠償21萬人民幣的“精神損失費”,他後續的工作也完全不受影響。
至此,只有伊藤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在社會層面,這件事已然結束,但對於受害者伊藤來說,仍需面臨一場漫長的鬥爭。
《黑箱日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計劃籌拍的。
這次,伊藤擔任影片的導演、編劇、攝像、女主,她用鏡頭揭露了事發當晚,更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伊藤找到了她和山口所乘出租的司機。
司機明確表示,他看到車上的伊藤,處於不清醒的狀態。
山口要求司機,去遠處的喜來登酒店;

而伊藤則說,要在最近的車站下車,且反覆說了兩到三次。


到達酒店後,監控錄影顯示,伊藤遲遲不肯下車,是山口下車後又重新坐到車裡,把伊藤給拉出來的。

隨後,他攙扶著無法獨自行走的伊藤,快速進入了酒店。

伊藤還採訪到了當時辦案的一位警官,此人因為積極調查真相,受到上面的警告,要想保住工作,必須保持沉默。

除了警官,幫助伊藤出自傳的出版社,也收到警告信。

多方細節能看出,整個事情已經清晰明瞭。
可是,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一切並不順利。
《日本之恥》中曾提到,日本的qj指控率每一百萬人中,只有10個人;英國則是日本的50倍。
說明勇敢的指控犯罪,對於日本女性來說,是相當之不容易的。
而這,離不開當地社會的影響。
眾所周知,那裡的顏色產業發達,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是其國防預算的上線。
社會支援,涉及的面廣。
還有一個驚人的現實是,直到近幾年,顏色雜誌才被要求在售賣日用品的便利店銷售。
這一現象,是物化女性的證明。
因此,當伊藤指控山口的新聞出來後,撲面而來的爭議聲,朝著伊藤襲來。
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原本該是安撫物件的她,被外界議論有不軌之心,想借題發揮,出書賺錢。

就因為她出席記者會時,第一個釦子沒扣,就被造huang謠。

不過,看過《日本之恥》的朋友都知道,面對詆譭,伊藤的態度堅定,從未想過退縮。
她身為記者的冷靜、睿智、鋒利,在她處理的方式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看了本片,呈現出了伊藤的另一面。
前者是記者,後者是受害者。
正如她所說——
當我成為受害者時,我才意識到我們的聲音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一位網友寫道,伊藤的不幸和幸運,或許都來自於她的職業。
職業的使命感,讓她不顧自己傷痕累累的心,而把一切都公開;
受害者的脆弱,同時接受著她的公開,所帶來的非議。

家人不理解她,明確告訴她,一旦開始做了,以後都無法過上平凡人的生活。

事實也如此,伊藤的住宅外,常年駐紮著記者,她沒了工作,只能出國生活謀生。
對於這些,伊藤當然知道。
正如她說的,“但如果我什麼都不說,太痛苦了”,“那是我對自己不誠實”。

鏡頭前,伊藤多次落淚。
她的眼神驚恐,搖擺,像受傷的小鹿,不知所措。

周圍親近的人,不支援她。
直接的施害者,鄙視她。
山口公開不屑伊藤的指控,“如果你想訴諸法律,去吧,你絕無勝算”,“我想說明的是,我沒有做任何違法的事情”。

這是一個多麼低劣的人,會說出的話呀。
這句話,就像利劍,刺向伊藤的心。
過去這幾年,風波看似已經停下,一切都恢復往常。
可伊藤說——
記憶隨時都可能被喚起。
所以,她的腳步不能停下;
所以,才有了本片。
此時此刻,讓我們感謝這些堅韌堅強的女性,她即使失敗,也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