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遏制再添陰招,密謀封鎖馬六甲海峽,背後的險惡用心藏不住了

英國媒體發文表示,有訊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謀劃組建一支多國聯軍,用來封鎖馬六甲海峽,目的是為了攔截和檢查包括來自中國在內的過往油輪。毫無疑問,這一計劃看似針對伊朗,實則劍指中國能源安全命脈,企圖藉此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
馬六甲海峽是連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對中國而言意義非凡。中國約80%的石油進口依賴此通道,伊朗每年約500億美元的石油出口中,有七成運往中國。美國此番企圖以攔截海峽為手段的軟封鎖策略,看似巧妙地規避了直接衝突,實則暴露出其對當今國際局勢的嚴重誤判。
首先,國際航運規則具有強大的約束力,當今世界,國際航運秩序基於一系列國際法和國際規則,任何企圖破壞這一秩序的行為都將面臨國際社會的譴責與抵制。美國若貿然封鎖馬六甲海峽,無疑是對國際航運規則的公然踐踏,將引發國際社會的公憤。
其次,中國的反制能力今非昔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海軍已具備強大的區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萬噸驅逐艦繞行澳大利亞了展現出強大的實戰化威懾力,海軍編隊常態化遠洋部署,擁有對關鍵航道的即時監控能力,能夠及時應對任何威脅。而且我國已經演練過從商船護航到反封鎖突破的一體化戰術,反應速度可提升3倍,足以對美國的封鎖企圖形成有力回擊。
看來美國的思維還停留在20年前,當時我們尚未突破第一島鏈,東南亞國家在安全問題上對美國亦步亦趨。但如今形勢已截然不同,中印尼簽署200億美元能源協議,彰顯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馬來西亞總理也表示“東南亞無需與華對抗”,表明東南亞國家已清醒認識到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新加坡秉持平衡外交傳統,也不會輕易成為大國博弈的前線。馬來西亞和印尼基於歷史經驗,對域外勢力干預高度警惕。
這或許正是美國雖然提出了“多國聯軍”的計劃,但目前尚未有國家響應的根本原因,尷尬局面正是其衰落的具體體現。在地理優勢與軍事現代化成果的雙重加持下,馬六甲海峽兩岸國家深知 “選邊站”將使自身經濟陷入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美方的設法挑釁封鎖,我們也不必太多擔心,因為有太多的替代方案可以選擇。比如北極航線運輸(成本下降40%)、中緬油氣管道(年輸送量突破5000萬噸)、瓜達爾港原油儲備基地建成等一系列舉措。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度已經從2015年的85%降至2024年的68%。此外,中國聯合俄羅斯、東盟推動《亞洲航道安全倡議》,明確反對“單邊主義海上行動”,獲得了67國聯署支援,從規則層面有力回擊了美國的長臂管轄。
美國封鎖馬六甲海峽的計劃,本質上是將《防擴散安全倡議》扭曲為經濟戰工具,不僅要遭到發展中國家的抵制,連歐盟也以“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由表示關切。在全球化時代,美國的封鎖行為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的連鎖反應,導致華爾街崩盤。
事到如今,特朗普政府還在誤判發展中國家的主權意識,輕視中國體系化反制能力,低估全球化時代的經濟相互依存,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現在是21世紀,私設關卡的海盜行徑早已經行不通了,美國還真當是在二戰時期嗎,也不怕吃不消後果反而傷著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