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面對育兒壓力時常感到崩潰。「我只是帶了自己的小表妹三天,倆人日日相對,到最後我已經快要崩潰了,也難以保持最初的『慈愛』態度,感覺自己智商似乎都下降了。忽然想起父母那輩多了能有七八個孩子,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啊?」
當代年輕人覺得帶孩子似乎比老一輩人更困難,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答主@q9adg 的回答吧~
我帶孩子都要崩潰了,為啥老一輩人那時候帶孩子似乎很輕鬆?
|答主:q9adg
以前帶孩子輕鬆,一個極大的原因,是因為小孩幾乎完全生活在熟人社會中。
方圓十里地,從小賣部到衛生室、從糧店到保衛科、從子弟小學到廠礦食堂,所有的人都是同一個廠的員工家屬。所有人認識所有人。學校老師下了班回家,搞不好就住你家隔壁。甚至就是走到鎮上、縣城街上,隨便碰到一個人,就算不直接認識,也往往有共同的熟人朋友甚至親戚。
小孩是在一個幾乎完全安全的人際環境中長大。所有的鄰居、同事、甚至隔壁廠、隔壁村的人都會自然幫你照應。
這小猴子是誰家的,誰都門清。到點你不在學校或者沒回家,人人都會給你看起來,通知你爹媽。爹媽招呼一聲,臨時管你頓飯甚至留你住一夜都是不足掛齒的事。你娃自己偷偷跑去游泳,幾乎必定是跟著同樓的那一串猴崽子溜出去的。而且守魚塘的大爺、路邊賣煎餅的老師傅,一樣幫你吼這幫不知死活的小屁孩。
村裡、鄉里、單位大院裡基本都是如此。整個社群幾千號人都在替父母留神幫手,父母們當然放鬆得很。這根本就不是「夫妻二人輪崗確保子女全程避開一切莫測風險」的設定。
和以前的成長環境比起來,現在的小孩就像用囚車連線起的一系列溫室裡培養起來的實驗動物。全程無菌,所有接觸者進出都要消毒。而父母祖父母要負責頂住除學校之外所有的環境的監護工作,扮演「肉身無菌屏障」。
豈能不筋疲力盡?
坦率講,在城市長大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的生活方式,只不過短短兩百年而已。
人類幼崽在過去幾千年文明史裡,絕大多數都是在整個家族、整個部落的安全網裡長大的。那通常是一個方圓數公里的大型遊樂場,而且有大量的不同年齡層的玩伴和大量與自然界的互動。
那才是人類真正適應的成長環境。
「在城市裡長大」的撫養模式,其實到目前來說都仍然是探索性、實驗性的。觀點路線還在諸子百家的紛亂狀態,每一種都只實踐了幾十年,了不起覆蓋一兩代人就整個理念都變了。
大量城市文明自詡的相對鄉村的「先進」,在本質上只是用自誇來自我撫慰的迷茫。
因為迷茫,反而需要用格外的自誇來補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惶恐。
不信你仔細體會,你會發現城市出身的父母在教導子女基本道德價值觀的時候幾乎總是猶豫徘徊的。往往更重投機和機智,而非強調傳統、義務和基本價值。
隔壁兩家、上下兩樓的父母們下給自己的子女講著完全不同的倫理觀點,往往還沒等子女長大、父母自己的倫理觀念又自行轉變了,美其名曰「成熟」了。
生娃時,自己二十幾歲,娃到青春期,父母四十幾了。四十幾的父母還認同自己二十幾歲時價值觀的,有幾個?
你在子女十幾歲時教的東西、講的心得,和在他們小時候教他們的東西,真的是一以貫之的嗎?
這之間的斷裂、變軌,子女難道不要付出代價嗎?
這種價值觀上的迷茫感、精神上的不篤定感,是劇烈城市化的這一代父母較之上個世紀的父母們的又一大時代劣勢。
物質上、事務上,沒有整個社群的全方位分擔,精神上、心靈上迷茫而孤獨,而子女又是在人類其實並不適應的非傳統棲居地長成長。
焉能不累?
要想克服這些問題,坦率說那個全社群相助是很難補足的,勉強只能說同小區、同班級幾個同學家長互相多幫襯,儘量彌補一點,再靠父母、幫傭分擔一點。這就是能指望的全部找補了,這也是為什麼往往要迫使夫妻一方脫產來全職照顧。
而那個「子女在非人類傳統的條件下成長」也是幾乎無法可想的。大多數人都只有「想盡辦法進名校」這個辦法來對沖。
唯一最可以努力、也最需要努力的、挑戰也最大的,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價值觀迷茫和精神的不篤定。
這個要靠對傳統的大量的學習和吸收。
注意,這不是叫你去照搬、復活「老規矩」,而是指你需要深入「老規矩」的歷史源流,理清這些老規矩、這些傳統背後的機制和原理。
你自己交給子女的,是這些錘鍊檢驗了幾千年的機制和原理在這個新的時代背景、社會條件下做出的新的答案,而不是罔顧時過境遷的事實,盲目的照搬歷史結論。
這絕不是一個趕學術時髦的過程——大量所謂的中產父母,都是在趕他們面前喊得最響的「教育新理念」時髦,以盲目而極端的拋棄和背離傳統為「更先進」的基本方法論,實則是一種自我放棄、一種思想的墮落而已。
你的選擇當然應該有別於傳統,但那是在透過解讀傳統明白了真正的機制之後的再度運用的結果。
這就像透過閱讀研究往年試題,你學會了微積分,然後用微積分做你今年的卷子,你的答案當然不會和去年的考題答案一樣。
但是微積分的演算法是一樣的。
「傳統」不是去年卷子的答案,而是去年卷子考的那個微積分演演算法。
找到這個演算法,你就能站在這個演算法五千年的輝煌成就的肩膀上做出新時代的新答案,答案是新的,但是方法仍然是那個經歷五千年驗證的方法。
這才是你消除迷茫的真正路徑。
為了這個原因,你必須要對歷史——尤其是對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思想史、文化史下功夫。
三管齊下,再加一點運氣,你可能可以不必這麼絕望和焦慮。
另外,我嚴肅的建議你把我的答案看完。
因為這是你能找到最好的參考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解讀呢?
答主@鈦合金鋼鐵俠 認為「因為現在的小朋友沒有交際了。小孩只能找你社交,而你沒法跟他有效社交,所以覺得很累」
答主@一言難盡 認為老一輩人帶孩子也並不輕鬆「一個家,最底層的人不輕鬆。只是最苦的人被遺忘在家的角落。」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吧!
題圖來源:《好東西》
知乎瞎扯|有哪些讓你發現自己是「天選倒黴蛋」的經歷或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