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斯坦國,中國老闆正在湧入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杔格
製圖 | 果  校對 | 馳騁的龍蝦兵   編輯 | 果
最近幾年,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如火如荼,除了深耕傳統的東南亞和歐美市場,許多極具潛力的待開發熱土,逐漸進入了中國企業的眼中。
這其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哈薩克
哈薩克,近幾年出圈的,還是其能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總統託卡耶夫先生
這位總統,曾在中國生活了近八年時間
(圖:壹圖網)▼
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它的故事?是世界最大內陸國?是主要出口產品為石油和天然氣?是農牧業很OK?是自然景色和北疆基本相同?除此之外,貌似啥都沒有了。
那麼,這麼一個在國際舞臺上存在感不是很強的國家,何以成為中國老闆的青睞之地?
地球知識局將在今年組織哈薩克商務考察行程,考察團價格29800元/人(含北京往返哈薩克的機票)。
首發行程將在今年4月21日發團,行程5天。
本次考察之旅有隱藏彩蛋,重量級哈國政商人物將與大家近距離接觸,為大家的考察之旅答疑解惑,保駕護航!各位老闆懂得都懂~
以下是本次考察詳細行程,有意向的人士可以掃碼進一步瞭解詳情,並和我們領取哈薩克近期投資資訊
地理位置?太巧了
自1991年蘇聯解體,哈薩克獨立以來,它的一大身份被中國人耳熟能詳,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
它有多大呢?面積272.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9位。直觀一點,新疆加西藏再減去安徽,就約等於哈薩克的領土面積。
然而,中國人往往只知道世界最大內陸國,但哈薩克的另一個屬性,卻鮮為關注。它其實也是一個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西部的一些土地屬於歐洲部分。
哈薩克是一個人口超過2000萬的國家,人口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圖、阿斯塔納、奇姆肯特三個直轄市,以及南部、東部各州。
中國人在哈薩克,主要從事商品批發等業務,也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地區的阿拉木圖州、杰特蘇州和江布林州以及各直轄市。
橫屏觀看,哈薩克地廣人稀
人口分佈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區▼
或許有人會說,哈薩克歐洲部分的領土面積不算多,只是該國領土主體往西的一小部分延伸,人口也不多。況且,所謂歐洲、亞洲的概念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洲界線也經常變動,搞不好過幾年定義和界線就又變了。
所以所謂“歐洲的哈薩克”,更多是一個偏名頭上的象徵意義,實際意義和作用不大。
但再怎麼說,這也是物理上進入了當下定義的歐洲部分了,背後折射出來的利好,便是地緣條件的優越
它西瀕裡海(海岸線長1730公里),北鄰俄羅斯,東連中國,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三斯坦接壤。
阿克套,裡海沿岸的港口城市
(圖:壹圖網)▼
這就是哈薩克的一個無人能比的先天優勢——它是中國、中亞、高加索地區、俄羅斯的核心交通樞紐,其在中哈貿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這一點,往往被許多企業所忽視。雖然哈薩克的市場有限,人口不多,但是它可以連線的國家和地域足夠多,足夠廣啊!不只面向哈薩克的單一國家市場,而是面對整個獨聯體的市場,乃至更遠
只憑地理位置,其實還遠遠不夠,當下交通設施的加成才是重點。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和人們印象中的哈薩克族遊牧騎馬不同的是,哈薩克國內的公路體系較為完善,鐵路更是重要“利器”。
繁忙的阿拉木圖火車站
(圖:壹圖網)▼
這得“感謝”前蘇聯時期的賣力基建,哈薩克的鐵路和公路條件相比中亞鄰國都要優越得多。
就以中歐班列為例,當下新疆經鐵路出入境,唯一能抵達的國家只有哈薩克。相當於就是說,中國往西,要從新疆出境,只要走鐵路,必過的就是哈薩克,和其它中亞鄰國毫無關係(中吉烏鐵路還未開建,預計今年7月動工,預計2031年建成)
新疆僅有的兩個鐵路邊境口岸,阿拉山口霍爾果斯,還有正在建設的巴克圖鐵路通道,都是對接哈薩克,從這裡進一步延伸至歐洲腹地。
哈薩克,可以說是中歐之間重要的中轉站
橫屏觀看,中歐班列通道規劃部分示意
再加上,自獨立以來,哈薩克儘管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仍被歸類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水平相對較低
基建優勢+地緣優勢+政策優勢+落後的發展,天時地利人和,就差大老闆們來光顧了!
“搬不走的”鄰居——哈薩克
儘管中歐班列的主要紅利物件,並不是中小企業。但是哈薩克的地理樞紐位置就天然擺在那裡,這是搬不走的。尤其是中哈目前的主要進出口貿易形式,或許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這就是中哈之間的商業貿易,大多數還是個人行為,很少有大型企業出海
霍爾果斯口岸的貨運列車
(圖:壹圖網)▼
打一個比方,現在已經2025年了,但是目前中哈之間的貿易模式還很“古老”與“原始”,還是像古代中亞地區“絲綢之路”的粟特人式的貿易方式。也就是國內進貨,中間人負責物流、零售以及售後。
中國外貿中的明星產品——電動汽車,便是一大典型。哈薩克市場對中國電動汽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一些中國知名品牌電動汽車更是青睞有加,甚至部分政府要員以乘坐中國電動汽車為榮。
隨便一個滑雪場的停車場內
都能看到很多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
(圖:YouTube)▼
由於中哈兩國的進出口政策因素,外加廠商自身的考慮,許多中國電動汽車大廠並未在哈薩克設立直接經銷商
這時候,經過“粟特人”中間商的操作模式,這一過程往往就加了“狠價”。所以很多在國內感覺不算特別貴的汽車,放到哈薩克,轉眼就變成了“豪車”,這便是當地人以購買中國汽車為榮的一大原因。不過說實話,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
具體操作方式,則是“0公里二手車”。所謂“0公里二手車”,指的是車輛在中國門店售出後,即使未使用過,按照行業規定也視為“二手車”,隨後透過轎運車等運輸工具出口到哈薩克。
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的中歐貨運列車
(圖:壹圖網)▼
這一特殊現象,便為中小企業帶來了商機。由於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哈薩克缺乏官方售後支援,當車輛出現故障時,維修服務的需求便凸顯出來。
中小企業可以在汽配供應和維修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提供零部件供應、技術支援以及維修服務等,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
在哈薩克做買賣,機會多多!
隨著中哈貿易的不斷升溫,大量貨物湧入哈薩克,這也為倉儲和冷鏈相關中小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倉儲方面,企業可以建設現代化的倉儲設施,提供貨物儲存、管理和配送等一站式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例如透過最佳化保稅物流中心基礎設施,實施高標準倉庫建設,提升倉儲服務能力。
阿克託比的一處物流倉庫
(圖:壹圖網)▼
在冷鏈方面,隨著哈薩克對農產品、食品等易腐貨物進口需求的增加,冷鏈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企業可以投資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採用先進的冷鏈技術,確保貨物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品質不受影響。
同時,哈薩克作為一個農業國家,其機場免稅店的商品種類相對有限。但隨著中亞地區開發熱潮的推進,免稅店市場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小企業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在免稅店領域進行創新和拓展。例如,透過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
新加坡樟宜機場免稅店被譽為全球最佳之一
商品種類齊全,購物體驗極佳
(圖:shutterstock)▼
企業可以結合哈薩克市場特點,最佳化商品結構,提升服務質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或許直接把免稅店本身,打造成當地的一家知名景區,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甚至,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免稅店還可以透過建設智慧化購物平臺,提供個性化推薦、線上預訂等服務,提升購物體驗,也都是機遇。
除了商機多多,哈薩克對華的政策也充滿誠意。2023年11月10日,中哈兩國之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哈薩克共和國政府關於互免簽證的協定》就已經生效了,中國公民持普通護照入境哈薩克,就可實現單次30天免籤
這不僅有利於促進兩國人員的交流往來,也便於中國企業人員到哈薩克進行商務洽談、專案合作等活動,為貿易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阿斯塔納城市美景
(圖:shutterstock)▼
在哈薩克做生意,還有一大優勢,這就是哈薩克國內整體上對中國的接受程度較高,中哈兩國在歷史上也沒有重大糾紛
再者,目前很多在哈薩克重要崗位的工作者,之前的國籍是中國籍,而且在中國長期生活、學習,所以他們也能為中國的出海商人提供語言、工作上的幫助
今年,地球知識局將重點打造海外商務考察哈薩克,就是我們的第一站!
我們可以幫您和當地負責投資、招商的政府機構直接對接,瞭解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我們也可能幫您安排,參觀當地的龍頭企業,考察當地的基礎設施,直接面對面瞭解雙方的需求。
自上一次招募資訊發出後,地球知識局經過近2個月時間的精心準備,首發行程已經確定。
如您有興趣參加地球知識局組織的哈薩克商務考察行程,可以新增我們的小助手詳聊,儘量滿足您的需求。
有意向的人士可以掃碼進群瞭解詳情↓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