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來少林寺幹什麼?”“出家,我想學武。”
1981年,河南嵩山少林寺,還沒有正式升座方丈的少林主持行正法師,問跪在他面前的16歲青年劉應成,劉應成給出了上述回答。
青絲落地。這個安徽潁上青年,正式拜入行正法師門下,法號:
少林和釋永信想的很不一樣。這裡只有28畝土地,20幾個僧人,每天連飯都吃不飽。早晚只有玉米糊糊,中午才能吃上饅頭,還限量2個。
基礎建設更是幾乎沒有,想進入少林寺,只有一條山道,其間還必須穿過一條長達幾十米的隧道。
六年後,行正圓寂。按照釋永信自己的說法,22歲的他接任師父的衣缽,成為少林寺主持。
但事實上,彼時少林寺主持是素喜和尚,其輩分要在行正之上。少林寺由民主管理委員會管理,釋永信只是成員之一。按照僧眾的說法:
1995年以前,釋永信從未全面主持過少林寺。
1995年,釋永信30歲。
30年後,7月27日,少林寺公告,釋永信因侵佔財物,和他人保持不正當關係,並生有私生子,正在接受調查。
還有兩個月就要過60大壽的釋永信,戒牒被登出,變回了劉應成。
少林寺早就不是那個殘破寺廟,核心建築群佔地已達60畝。少林購買的土地,不比僧人少,2022年,少林旗下的公司,就以4.52億購買下鄭州57畝的商業用地。八車道的高速,從鄭州國際機場直通少林寺門口。
少林常住僧人已經翻了10倍不止,其中大多數還是80後,很多人會說英語。
這還不算各種武校學生。到2007年,少林寺光是國外6個分院,招收的洋弟子都超過300萬人。
少林寺已經成為一個超大的“公司集團”,涉及地產、武校、電影、文創……
有人測算,光是門票,少林寺景區2023年一年就能賣出去3億。
劉應成也早已沒有時間練武,只能擺些架子。他已經是穿著僧袍的企業家,敏銳、魄力,淡定從容,卻又有股狠勁:
2015年,50歲的釋永信遭遇了最嚴重的一場風波。有人舉報他侵佔寺廟資產,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有私生子。
那一次,釋永信平安度過。
1
在釋永信的記憶裡,跟隨師父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幹一件事兒:
“僧道管廟”是國家政策。70年代末期,就已經得到了紅標頭檔案的確認,但地方政府大多不願意執行。
行正帶著釋永信等人,不斷地跑統戰部、佛教協會、宗教局、地方政府,試圖拿回寺廟的管理權,尤其是:
也此期間,釋永信接觸到了各級領導。大家都知道,他是行正身邊的人。
彼時的少林風景區有管理處,裡面很多人都是有背景的子弟。行正不斷上訪,也經常被帶去派出所談話,周旋多年,他研究出了很多“經驗”,比如坐車要去洛陽的小火車站。
1983年,經過不斷努力,以及佛教界知名人士的生源,少林寺的管理權終於回到了僧人們手裡。
但這只是暫時的勝利。
1987年,行正圓寂。當晚,當地政府火速趕到現場,從老和尚的腰包中拿走了鑰匙,廢除了少林寺的公章,凍結了少林寺的銀行賬戶,同時派出由多個部門組成的工作組進駐少林寺:
行正的弟子們也受到不同衝擊。釋永海被派出所帶走,釋行孝被遷單(開除),而釋永信,則成為新改組的寺務委員會的一員,在他之上只有兩位長老,名譽方丈德禪和素喜。
行正去世之前,釋永信就以“二當家”自居。22歲接過師父衣缽,是他不斷向外界宣講的故事。
按照釋永信的說法,1987年2月的一個晚上,他去看望師父,表達希望多幫師父多挑擔子。師父問他,你能挑多少斤?釋永信立刻回答:
然後行正就向釋永信交付了法卷和法印。
而登封市宗教局的老局長回憶說,1987年,他們和法正一起物色接班人:
釋永信也曾被遷單。只不過他沒有搬離,在內部僧眾的支援下,又重回少林。
1995年,釋永信受命主持和策劃少林寺1500年法會。原本得不到支援的他,打聽到領導乘坐的火車,買了同一趟去北京的票,站著給領導彙報了2個小時,得到了領導的支援。
後來,他在自傳裡說,領導非常關心少林寺:
那場法會引發海內外極大關注。報道說,光是到場的記者就超過400人。恰逢反法西斯勝利50週年,釋永信還在現場,搞了和平祈願碑,受到了領導的讚賞。
二十年後,領導重上少林寺,見到釋永信的第一句話就是:
1998年,素喜退位主持,釋永信正式接任。一年後,經過宗教局和佛教協會認可,釋永信正式舉行儀式,升任方丈。
距離前任方丈行正去世,已經12年了。
二十多年前,獸爺有記者朋友曾試圖去探訪當年的秘聞。她接觸釋永信下來,覺得釋永信沒有一點出家人的氣質和修為,比普通人更俗氣,甚至是輕浮,並有一股狠勁。
採訪過程中,少林寺有隱居的和尚跟她說,釋永信是靠非常規手段把正式的接班人趕走了,得到方丈位置。那位老師傅找了一個弟子護送她下山:
2
釋永信接任方丈後,少林陷入了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危機。
就在釋永信意氣風發,主持法會的那一年,登封市主持重修的十方禪院,也正式落成。這個禪院與少林寺一牆之隔,原本是少林寺居士使用,早年間被沖垮。
重修後,十方禪院由鄭州少林旅遊公司對外經營,時任登封市商業局局長親自就任經理。
因為侵佔了少林寺0.4畝地,雙方約定了40年經營期,到時十方禪院將收回少林寺。
但2003年,十方禪院被改制給了“私人”。據當地人說,所謂的私人,其實就是:
少林寺試圖收回,一度對簿公堂,卻最終落敗。司法也沒能幫佛祖奪回這“香火錢袋子”。
少林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
2009年的12月27日,釋永信帶著少林僧眾燃表焚香,仰願諸佛菩薩,垂金色手護佑少林寺千年基業完整(傳承) ,拯救少林遺產被肢解瓜分之憂,避全國寺產被瓜分之先河: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少林寺被當地政府“賣了”。
2009年10月,登封市政府拉來了港中旅,準備合作開發少林寺風景區,並且要在2011年上市。
具體合作形式是,中旅以現金入股方式控股51%,登封市政府以實物和現金方式佔股49%,合資年限為40年。
根據登封和港中旅的合作協議,登封市還要從包含少林寺在內的景區門票裡:
合作的訊息釋永信是在網上看到的。他感覺自家被人賣了,只能用焚香上表的方式,表達抗議。
少林僧人焚香上表的第二天,新成立的旅遊公司在鄭州舉行掛牌,河南省委常委一級的領導親自到場,很多領導臺上就坐。
很少有人注意到,臺上的一塊名牌,被人悄無聲息的拿掉:
向來主張和政府搞好關係的釋永信,沒有出現。
釋永信的憤怒已經積壓很久。
少林風景區的主體是少林寺,但由於風景區施行一票制,少林寺只能拿到其中的30%,剩下的70%都被周邊如十方禪院等景區捆綁消化了。
圍繞著少林寺,當地政府做了很多生意。除了十方禪院,還在周圍開發樓盤、賣停車位。當時,一個坐落在少林寺對面的店鋪,一年經營權拍賣價高達:
76萬。
很多背景複雜的導遊,帶著不明真相的遊客,去同屬景區的其他院落裡搞算命、燒香,祈福,打的還是釋永信的旗號。
更別說各種打著少林寺名頭的武校。學費動則上萬,登封一年光賣武術器械,營業額就1個小目標。
錢進不了少林寺的口袋,最後捱罵的還是少林寺。
最後,這場鬧劇在媒體釋出會上面前戲劇性地收尾。釋永信平靜地接受了分成30%的結果。整個釋出會,他很少說話,面無表情。
臺下的暗流湧動,卻並沒結束。
2011年,國家文旅局暗訪,發現少林寺景區和5A級景區的差別極大,要求整改,否則摘牌;
2013年,登封市因為港中旅承諾的投資遲遲不到位,強行接管了售票處。
2014年,少林寺以嵩山管委會拖欠其5200萬元門票,而將對方告上法院。而嵩山管委會則稱,3年時間,已經向少林寺分成:
1.4億。
剩下沒給的錢,是因為都是政策門票和半價,他們也沒收到錢。此事最終不了了之。釋永信後來公然對著媒體喊話:
但地方政府的領導表示,少林寺很多殿堂都是政府出資恢復的:
“房產權都是政府的。”
2021年,港中旅將自己手中的51%股權賣給了當地政府,撤離了嵩山和少林寺。
有小道訊息說,釋永信被抓後,政府已經派人接管了少林寺,和他師父行正去世時,一模一樣。
38年一輪迴,何其相似。
3
釋永信身邊的人曾經說過,他考慮的從來不是要不要商業化,而是如何商業化。
釋永信說,師父去世前曾叮囑他,要多蓋些房子,多存些糧。這個叮囑,釋永信記下來。不管什麼時候,少林寺的糧庫裡,永遠存著夠全寺吃2年的糧食。
1989年,釋永信第一次踏出國門,是去日本。
日本的先進和經濟的發達給釋永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他印象更深刻的是日本的寺廟:
此後,他頻繁出國,少林寺開始面向全球運營。
武僧團出國演出曾經是少林主要收入之一。上世紀80年代,一場表演收費2000美元,組織者包食宿。演出團那些8、9歲的孩子,很多去過十幾個國家。
釋永信還會借錢給弟子去辦武校。比如登封當地第二大,佔地1500畝的少林武僧培訓基地,校長就是釋永信弟子,後來舉報他的釋延魯。
師徒反目,最重要的原因是武校分成。
類似的聯營模式,讓少林寺辦了很多海外基地,由少林寺出錢出IP,弟子自己出海創業。
辦好了,就分錢給少林寺。類似的海外文化中心,最多有40多個。
1997年8月,少林寺成立河南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
釋永信終於成為達到佛法最高境界:
釋永信終於意識到,少林最高的價值根本不是那些房產地皮,而是“少林”這兩個字。
此後,少林寺有了官網,成立了無形資產管理公司,用IP賺錢。
2005年,還曾有過一款叫做少林傳奇的網遊。2008年,釋永信還在一部電影裡當製片人。淘寶上有少林官方旗艦店,最貴的《少林武功宗秘笈》,售價:
9999元。
他們在全球搞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獲勝選手可以簽約中國功夫之星演藝公司出演電視劇和電影。少林寺獲得“捐助”100萬。
少林拳法研究會、少林寺紅十字會、少林書畫研究會、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釋永信接連成立了一堆組織,並自任最高領導。
賣香、唸經更是平常。
大雄寶殿門外常坐三名僧人,勸導遊客燒“黃香”,便宜的400,好一點的1300,最貴的一柱:
10萬。
有錢後,少林搞起了收購重組,三門峽空相寺、南陽維摩禪寺、龍門山寶應寺,都變成少林寺的下級寺院。
昆明的4家寺廟和少林寺簽署合作協議,由少林寺向這些寺廟輸出管理經驗,託管20年。
這才是真正的輕資產運營。獸爺的好友包叔說:
2015年,少林寺花了2000萬到澳大利亞買地,建少林寺的分道場。
和企業一起現代化和商業化的,還有僧人們。少林僧人個個都會用手機,用電腦。其中一些人還會被釋永信選中,送去讀MBA。
素喜大和尚過84歲壽辰,弟子給他塑壽塔,上面刻的是:
飛機、火車、輪船、筆記本……
釋永信的座駕是奧迪Q7,用筆記型電腦,手機尾號是6688。和別的方丈聊天,張口都是問對方,你最近在做什麼工程?
寺廟自古是生意場。唐朝時,寺廟就有店鋪、車坊、油坊等。舊唐書記載,京畿膏腴之地,多歸於寺廟:
宋代的寺廟更是大多兼職銀行,放貸,甚至還會用因果報應恐嚇借錢人。這事兒陸游都吐槽過。
但釋永信把寺廟帶到商業化的巔峰:
當馬雲說阿里想做102年企業的時候,釋永信喜歡說自己要為少林未來的1500年考慮。
釋永信說過,古代寺廟自古以來都是先進傳播技術的發源地,商業化也從來不是問題。如果只是安於清靜的山門,賣賣香,收收門票,反而成了問題。
他把這一套商業模型叫做:
大眾佛教。
4
2015年7月,天涯論壇上,一個ID叫做釋正義的網友,突然公開舉報釋永信。
核心內容有三項:
1.釋永信早就被遷單開除,擔任方丈是非法;2.長期和多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3.長期持有雙重身份以及侵佔、挪用少林寺資金。
他說出了很多“內情”,比如與哈爾濱女孩關麗麗生有一女劉夢亞;與尼姑釋延潔育有一女,韓佳恩;霸佔弟子的女友;強姦下院尼姑釋延果;同深圳女商人劉立明長期通姦,還反告劉立明敲詐。
錢財方面,他曾向釋延魯要款700萬,並指示將其中200萬交給劉立明,以鑄造世紀大鐘,籌集善款千萬;少林寺2年燒高香的收入都進了釋永信腰包……
少林寺聲稱報警後,舉報者放出更多證據。包括行正法師遷單釋永信的說明、佛教協會同意遷單的回覆,以及劉立明接受鄭州警方詢問的筆錄。
在這份說明中稱,釋永信偷拿寺廟的法卷以及財務、以二當家自居,逼迫行正交出公章等等。
在筆錄裡,劉立明承認自己多次和釋永信發生性關係,還為他流產過;還曾將一個裝有釋永信體液的保險套交給醫生保管。
後來兩人反目,是因為自己給少林寺提供一批價值600萬的佛像,但釋永信遲遲不付款,反而向警方說自己被敲詐。
釋永信一方則回應:
很快,少林寺的弟子們開始站出來支援方丈,就連少林寺附近的導遊都站出來接受採訪,力挺釋永信:
此事在當時引發軒然大波。各路媒體爭相報道,其中衝在最前面的是北青報的記者。北青報記者採訪了劉亞夢母親的鄰居,確認劉亞夢只是釋永信的侄女。
至於釋延潔,其身份是釋永信母親的侄女,因子宮肌瘤,釋延妮的子宮早就被摘除了不可能生育,韓佳恩只是她收養的女兒。
舉報者很快浮出水面,正是釋延魯等一干人。他們直接來到最高檢,對釋永信進行了舉報。
最高檢以管轄權的問題,將案件轉給了河南。
最終,河南省調查組釋出結論,就舉報信的內容一一做出回應,包括稱當年的遷單無效:
兩名子女也不是釋永信子女,調查釋永信沒有向劉立明購買佛像等等。
但調查組的結論依舊有很多的不詳之處,比如,舉報者曬出的筆錄到底是不是真的?釋永信到底有沒有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所謂的個別人到底指的是誰?
隨著調查組結論的公佈,一切都迅速銷聲匿跡。釋延魯也沒有再出現在公共視野當中。我試著撥打過他的電話:
已經是空號了。
5
隨著師父上訪的那段日子,讓釋永信很早就知道,應該在這個體系下,怎麼辦事。
當年採訪過釋永信之後,《面對面》的王志評價說此人:
如今,方丈釋永信名下有十幾家關聯公司,比如茶葉、無形資產、香堂,有700多個註冊商標。
少林寺作為天下第一大寺,生意無所不包。光少林藥局年銷售額就曾突破8000萬,淘寶店年銷售額也有達到2000萬。
釋永信在抖音第一場帶貨,銷售就超過500萬。
少林武僧團一場演出費,已經從最早的2000美元,變成了如今的50萬美元。
他會在寺廟裡舉行升旗儀式。他曾發微博說國土恩和父母恩、眾生恩、三寶恩同樣重要。
他曾說過,外面議論他的人根本不懂宗教歷史,哪個宗教不是政治的一部分,和政治密不可分:
只是熟讀歷史的釋永信,又知不知道三武一宗?
釋永信自己則表示,自己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風吹雨淋也能感受到,餓了也要吃饅頭。
他還說過,人一生的幾十年中,不可能天天都那麼苦行,天天都那麼精進:
大師你說的這個精進,是我理解那個精進嗎?受不了,是怎麼受不了?
釋永信喜歡在微博上回答信眾的問題。7月1號那天,有信眾問他兒子老喜歡打遊戲咋辦?
得到的回答是,生命的狀態,本在覺性,遊戲一小夢,人生一大夢:
劉應成,釋永信,劉應成。
萬般機巧歸塵土,人生的確如一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