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設]戴爾Pro14Premium開箱與簡評——它能成為基於LNL的完美辦公本嗎?

CHH ID:vistb
一、購買緣由(又臭又長,可以略過)

在介紹Dell Pro 14 Premium之前,首先想討論一下我為啥會選擇這個產品作為主力辦公本使用。以下討論主要考慮x86硬體+Windows作業系統。

一個完美的的辦公本應該是什麼樣的?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但肯定也有不少的共通之處。在我看來,其應該滿足以下要求。(注意,下面“心願單”裡面的條目按重要性排序,*越多的對我越重要,同樣數量*內部重要性區別不大。)

*** 續航要夠好
*** 噪音不能大、發熱不能高
*** 效能要滿足辦公使用需求
*** 介面要滿足辦公使用需求
** 螢幕要滿足辦公使用需求
** 鍵盤、觸控板使用舒適,適宜辦公碼字
** 厚度與重量不能太大
** 外觀有個辦公本的樣子
* 攝像頭、麥克風等周邊裝置滿足辦公使用需求
* 有WWAN模組
* 圖形效能滿足娛樂需求(方便摸魚~)
* 揚聲器滿足娛樂需求(方便摸魚~)

上面只是大概羅列了一下需求,每一項需求後面具體代表著什麼詳細要求,又會對我的產品選擇造成什麼影響呢?下面從重要性低到高(也就是*從少到多)展開說一說。(以下討論純主觀,不要跟我槓,槓就是你對!)

【* 揚聲器滿足娛樂需求】這點應該是最好滿足的了。現在高階筆記本基本都不會忽視這一項,畢竟牛馬也要定時休息才能更有效率的產出。休息的時候聽聽歌、刷刷影片也不過分吧。

【* 圖形效能滿足娛樂需求】這個需求也是為了摸魚方便。這是辦公本,定位上不需要獨顯;另一方面,為了續航、重量、發熱等因素考慮,我也不會選獨顯本。所以,圖形效能就完全看核顯了。如果只是看看影片,AMD和Intel的任何主流核顯都夠用,綜合來看Intel的更強一些。我嘛,還不滿足,也希望玩玩遊戲。這樣的話,AMD和Intel的那些桌面端移植產品就出局了(當然,他們因為功耗也會出局)。

【* 有WWAN模組】這個需求是為了在沒Wifi的地方上網。現在手機開個熱點也不麻煩,但內建WWAN會更加方便。這個需求會過濾掉很多產品,所以我也不強求。(實際上,配有WWAN的產品估計一隻手就數的過來了。)

【* 攝像頭、麥克風等周邊裝置滿足辦公使用需求】這個很好理解,牛馬開會是剛需。經歷了三年疫情後,線上辦公、遠端開會更加普遍了。好用的攝像頭、麥克風確實能提高生產力。對我來說,尤其加分的一點是攝像頭有物理防窺功能。

【** 外觀有個辦公本的樣子】既然是出入辦公場合,還是匹配一下週邊環境吧。帶著個RGB到處閃或者外形殺馬特的筆記本到處跑,確實不太合適。

【** 厚度與重量不能太大】這個是很多人看重的一點,不過我對尺寸和重量沒有特別大的執念。14寸控制1.5kg以內,16寸控制2kg以內就好。為了極致的輕薄(比如限定1kg)帶來的各種其他方面的犧牲我覺得得不償失(指的就是你,LG Gram!還有下面我要點名批評的X1C Gen13!)。

【** 鍵盤、觸控板使用舒適,適宜辦公碼字】辦公本就要有個辦公本的樣子,辦公最常見的操作是啥,當然是打鍵盤+按滑鼠!所以,辦公本做好鍵盤+觸控板是本分。不求出彩,但至少別出錯!Macbook搞的touchbar、XPS搞的無實體Fn鍵等等作妖的事情都被證明是敗筆,最後都要老老實實的改回來。所以,我不要什麼花裡胡哨的功能,就要一個好用的、帶背光的鍵盤+觸控板即可。花裡胡哨的無效創新統統槍斃。

【** 螢幕要滿足辦公使用需求】這個是值得好好說的一點,我因為這一點的需求過濾掉了絕大多數市面上的產品。

簡單來說,我拒絕高分屏!MacOS沒有什麼歷史負擔,任何軟體也只需要適配極少數情況即可,所以Macbook上高解析度對軟體使用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但是,Windows平臺自身的縮放管理並不成熟(就像它的色彩管理),而且還有大量已有軟體沒有適配高解析度縮放。甚至,有的軟體中有的部分有縮放、有的部分沒有。這對日常使用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我的一個硬性要求是螢幕必須是1080p或者1200p,哪怕16寸筆記本也是。另一個方面來說,現在流行的高解析度、高重新整理率對續航的影響也是不小的(後面會給大家展示IPS 1200p和OLED高分屏的功耗差距)。

所以,我完全不能接收為了提升顯示觀感而無腦堆砌螢幕引數,至少在強調生產力的辦公本上不行。可惜現在絕大多數廠商的大多數產品都在走這個路子。

在螢幕材質方面,我更傾向IPS螢幕。倒不是我對OLED有啥偏見,而是目前OLED基本都是鏡面屏,光照下反射太大、實用性欠佳,我還是喜歡霧面屏。

至於螢幕素質,60Hz重新整理率、不小於300nit亮度、色彩100%srgb就行,最好低能耗。護眼、DC調光這些,我不太關注。

【*** 介面要滿足辦公使用需求】這個也是值得說一說的。蘋果的Macbook開了個很不好的頭,很早就把所有介面換成typec,結果現在在部分機型上也要老老實實的加回其他介面。反觀Windows陣營,盲目跟風,有的產品以輕薄為藉口,砍的也只剩下typec(說的就是你,XPS!17寸都全部typec!)。這種作風放在辦公本上我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在我看來,辦公本上至少要有USB A口和一個顯示輸出介面,要不你讓人家天天帶著一個轉接器,增加多少麻煩、增添多少風險。ThinkBook在這方面是值得表揚的。另外,我的一個私心是雷電介面,方便外接顯示卡摸魚,哈哈哈!(別給我說oculink,不能熱插拔重啟一次很麻煩的。)

【*** 效能要滿足日常使用需求】這點雖然優先順序高,但其實很好滿足。在這個效能過剩的年代,日常辦公簡直就是灑灑水。

【*** 噪音不能大、發熱不能高】這是很考驗廠商設計和調教功力的一環,也是很多高階產品高價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效能的產品市面上很多,但是高效能的代價就是高發熱,這是目前人類科學的限制。為了解決發熱,主動散熱必不可少,暴力風扇一來什麼熱量都吹走,但是噪聲你受不了,這也是目前人類科學的限制。所謂螺螄殼裡做道場,就是在筆記本這種極其受限的環境中,平衡好效能、噪聲、發熱。對於辦公本,我覺得任何效能調教都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日常風扇基本不轉或者噪聲不可聞、滿載時候風扇噪聲控制在40+分貝、鍵盤面和D面不論何時都不會燙人。現在很多廠商所謂的卷散熱、卷效能,就是無腦提高風扇轉速,或者鍵盤烤手。50+分貝的滿載噪聲對辦公本有意義嗎?評測都要婉轉的說一句“帶上耳機以後影響有限”。

【*** 續航要夠好】續航是Windows筆記本一直的痛點,因為要做到續航好是需要各個硬體廠商、軟體廠商、系統整合商(就是筆記本設計生產廠家)共同合作的。蘋果在使用自研CPU後,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三個角色集於一身,所以能搗鼓出續航逆天、體驗極佳、效能還好的筆記本,殺的x86陣營措手不及。

當然,x86陣營也不是不想反擊。AMD主要寄希望於工藝提升來提高能耗比,這雖然可以領先Intel的對位CPU產品,但是對蘋果的晶片並不佔優,畢竟蘋果用的也是最新的工藝。Intel嘛,早先搞什麼大小核,後來還進一步搞出了LPE核。本以為是加buff,結果變成了debuff。一方面,工藝上沒有優勢;另一方面,微軟不給力。但是吧,我覺得也不能怪微軟。如果我來設計作業系統,看著大核、大核超執行緒、小核、LPE核這四大金剛,問我如何排程讓他們物盡其用,我也要WTF!

好在Intel還算是有底蘊、有骨氣的,在借鑑蘋果晶片的設計思路後,搞出了Lunar Lake這樣的里程碑產品。LNL的種種我就不多說了,確實能和蘋果掰掰手腕。它的出現表明x86的相容性和高能耗比是可以兼得的。這樣一款產品從定位上是極其適合辦公本、輕薄本的。甚至,它的圖形效能也是Intel難得追上AMD的一次。各方面來講,這都是一款空前的產品,值得選擇。(甚至,看Intel目前的種種,它也有可能是絕後的。)

除了自身素質過硬,LNL對作業系統也是很友好的,畢竟它只有純大核、LPE核兩種,微軟努努力應該問題不大。

有了強力的發動機,圍繞著它怎麼做一臺好車就看系統整合商的功力了。有了LNL這樣一款產品,各個筆記本廠商能不能用好它做出一個體驗好、續航佳的辦公本呢。
這個帖子列出了目前所有的LNL筆記本,有興趣選購的可以參照。我也是透過它最終確定了Dell Pro 14 Premium這款機型。

簡單來說,螢幕解析度這個指標基本就把產品選擇範圍直接縮小到了戴爾與聯想兩家,看來果然還是真正賣辦公本的大廠知道牛馬們的核心需求。當然,戴爾與聯想主推的機型也是無腦堆螢幕的,但好歹人家讓我們相對自由的選各個配件,提供了標準解析度螢幕的選項。(華為啊華為,你想做大嗎,學一學啊!)

聯想方面主要是X1 Carbon Gen13。這貨年前出的時候只有OLED高分屏,並且閹割WWAN,就為重量達到1kg以內的噱頭。但是賣的時候吧又美名其曰首發送不限流量的隨身Wifi。我就想問是你隨身Wifi重還是加一個WWAN卡+天線重?脫褲子放屁,簡直無語。現在首發過了,又允許使用者選配WWAN了(參見
PSREF)。當然,我們大陸地區官網還是不能自由定製,不知道代理商能不能定製。X1C的第二個槽點是螢幕,目前除了2.8K OLED螢幕以外,只有1200p的鏡面觸控式螢幕。相比於觸控功能,我感覺霧面屏更重要。之前每一代都是提供霧面屏選項的,這一代不知道怎麼抽風了。X1C的第三個槽點是電池,萬年不變的57Wh。最後一個槽點是,聯想開始加劉海了,螢幕中間突起一塊。這個外形,我是接受無能。

當然,上面這些槽點還沒有突破我的底線,本來準備捏著鼻子買X1C的,直到我看到了眉清目秀的戴爾Pro 14 Premium。它幾乎滿足了我對上面提到的完美辦公本的所有想象。不僅買來用很適合,感覺作為LNL這一里程碑產品的代表作收藏也是極佳的。下面,就跟隨開箱和簡單拆解來一起認識一下它吧。

二、開箱與簡單拆解

首先說明,戴爾中國官網目前是不支援自己定製配置的,但找代理商可以。我就是找代理商選配了一臺,大概引數如下。



下單以後生產倒是很快,不到半個月就送我手裡了。用了一個奇奇怪怪的快遞,不過服務態度挺好的。到手外包裝就是十分環保的紙殼。





想學蘋果搞個封條,結果質感差太遠,我都不敢用手撕開。還是用刀劃開的。







開啟以後裡面直接就是筆記本和附件,這包裝真的夠簡單。





附件中就是一個電源介面卡和一袋乾燥劑。電源介面卡是c口的,我選了100w功率的那一款。日常我應該用聯想的100w口紅電源,這個原配的可以當普通大功率快充用。









拿出筆記本,外觀是銀色的,比較圓潤。厚度比我想象中的多一些,但我也不是很在乎。重量大概1.3kg,不算輕、但也不特別重,至少比我目前的16寸1.8kg筆記本輕了不少(我這款16寸是Thinkpad P1 Gen5,12800H核顯版,1200P螢幕加WWAN)。材質都是金屬的,不太沾指紋和油漬,好評!





螢幕可以單手開啟,但並不太方便。另外,開到90度後螢幕會把D面抬起方便散熱,但這時候就要藉助第二隻手才能開到更大角度了。開合手感這一塊感覺目前我手裡的Thinkpad更好一些。





戴爾這一臺筆記本配有800萬畫素IR攝像頭,質量不錯,而且有物理防窺開關,不過這個開關的手感一般。鍵盤手感不錯,唯一可惜的就是方向鍵有半高的。戴爾宣稱鍵盤背光也為省電做了最佳化,不知效果如何。觸控板中規中矩,不是壓感的,但也挺好用。戴爾還在觸控板上搞了一點無效創新,還好可以透過軟體關掉。揚聲器出乎意料的效果不錯,尤其對於14寸筆記本的身板。





螢幕是一個1200p 60Hz 400nit的IPS霧面屏,100% srgb,實際觀感中規中矩。說到螢幕,戴爾為這檯筆記本提供三個螢幕選項,大家看看下面這張表,尤其注意一下能耗,想一想這個OLED還是60Hz重新整理率的。





把C面上的各種標籤撕掉,清爽一些。





來到D面,依舊有不少標籤。





撕掉以後清爽多了。可以看到只是通過幾個螺絲固定D面,非常方便拆卸。





D面上還印了一個Pro,因為這是屬於Pro產品線。(順道一提,戴爾現在Pro產品線裡面好像劃分了Plus、Premium、Max三個級別。Premium和Plus都是基於Lunar Lake,但是Premium定位更高一些。Max還沒釋出,但看
宣傳

好像基於Arrow Lake U,而且可能帶獨顯,興趣全無……)





最後看看介面。左側一個HDMI 2.1,一個雷電4,一個3.5mm耳麥,還有一個充電指示燈。右側一個鎖孔,一個雷電4,一個USB-A口,還有一個SIM卡槽。是的,我這個機器是選配了5G WWAN的。而且,這一款機型只有在中國選WWAN的時候是有物理SIM卡插槽,其他地區選配WWAN都只有eSIM,沒有物理卡槽!







好了,看完外觀,下面來看看內部。卸下D面的螺絲(有防丟設計,細節好評),很容易就可以開啟後蓋。看看內部這個做工,感覺還是對的起高昂的售價的。這一代有意思的一點是主機板分為了三部分。另外,根據
手冊,各個usb介面好像也可以更換,可維護性大增。唯一不爽的是電池只有60Wh,感覺還沒有利用盡空間,可以再大一些的。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重量考量。如果未來Max產品線的電池更大,希望可以替換到Premium產品線。(現在Plus產品線

的電池就是更小一點的,只有55Wh,只能說戴爾太雞賊了,透過這種來區分定位。不知道Plus和Premium的電池是不是同尺寸可以替換的。)







硬碟是2230尺寸的。這一款筆記本可選最多1TB的TLC或者最多2TB的QLC。我最後選了1TB的TLC,實際裝的是鎧俠的BG6。這一款的功耗最大應該不到4.5w,綜合性能也還不錯。後面我應該會換成2TB的同款,就是建興的CL6 2TB。有用過的朋友談一談感受嘛?





卸下單熱管散熱器就可以看到CPU了,我選的是頂配268V,帶32G記憶體。不過戴爾的這個導熱墊有點抽象,接觸到的是保護膜而不是元器件本身。另外,記憶體散熱用的是導熱膠而不是矽脂或者導熱墊。







擦乾矽脂,268V現出真身,可以看到分了幾個tile,而且記憶體用的是鎂光的。





換上相變矽脂,裝回散熱器。





最後裝回D殼,插電開機。注意看這個時候在播放一個影片,開著揚聲器30%聲音,60%螢幕亮度,整機功耗HWINFO顯示4w的樣子。LNL確實厲害!





三、簡單測試

LNL的效能就不測了,無數人測過。這裡簡單測一下這個筆記本的調教,即功耗、發熱、噪聲。

待機狀態下,60%螢幕亮度,功耗不到3w。



戴爾預設的均衡模式下,Prime95烤雞,功耗大概在22w,風扇噪聲一般,溫度控制良好。





切換到靜音模式,Prime95烤雞,功耗降低一些到17w,風扇噪聲一般,溫度控制良好,和均衡模式區別不大。





切換到效能模式,Prime95烤雞,功耗提高到30w+,風扇噪聲有所加大,溫度有所提升,但是沒撞牆。





測試中風扇起轉有點頻繁,不過戴爾官方說是因為老版本BIOS中CPU佔用率超過20%就會啟動風扇。我等到裝上CL6、更新了BIOS、重灌系統再進行測試吧。

最後測一下硬碟。



總的來說,就目前開箱來說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後面重灌系統、實際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再來更新一下體驗。希望它能替換掉我目前的Thinkpad P1!(不過螢幕小了,看文件不能雙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