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習仲勳訪美:時任甘肅省長宋平一起陪同,同時訪問艾奧瓦州,一路即席講話不用講稿

分享一篇文章《中國省長代表團第一次訪問美國——紀念習仲勳同志誕辰100週年》,作者是廉正保,外交部前檔案館館長。
這篇文章透露了兩個歷史細節:一是宋平作為副團長陪同,當時宋為甘肅省長,後來官至中組部部長,被稱為胡錦濤的“伯樂”;二是當年訪美期間,習老一行訪問了艾奧瓦州,領袖1985年第一次訪美,也訪問了艾奧瓦州。
歷史的細節,值得細細體悟。原文如下
19801020日至116日,以時任廣東省省長習仲勳為團長、時任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宋平為副團長的中國省長代表團一行19人,對美國進行了為期18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省長代表團第一次訪美,也是對美國兩次州長代表團訪華的回訪,更是習仲勳同志重新出山後在廣東任內的一次重要出國訪問。
當時我在外交部美大司美國處工作,任副處長,有幸參與組團工作,並陪同習老進行這次訪問。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習老對黨和祖國、人民的赤膽忠心,嚴謹細緻、親歷親為的工作作風,威嚴而又樸實無華、和藹可親的大將風範,給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深刻印象。
代表團的組成
中國省長代表團訪美是1980年中方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商定的重要交流專案,美方比較重視。羅森會長在邀請函中表示,將為代表團安排一次範圍廣泛的訪問。
當時外交部考慮,可選擇一些尚未同美國建立省州關係、且具有條件同美國開展往來的省份中沒有訪問過美國的我國省領導參加代表團,同時兼顧到地區的代表性,建議代表團由遼寧、河北、福建、江蘇、廣西、雲南、四川或甘肅等七省的省長或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組成。最初沒有考慮到廣東。
萬里副總理在外交部上呈的請示上批示,“廣東華僑在美較多,把雲南或廣西換為廣東”,並點名由習仲勳同志擔任代表團團長。
看到萬里副總理的批示,我們為一位德高望重、身經百戰、受人敬仰的革命老前輩擔任代表團團長感到高興。當時習老雖是廣東省省長,但已被任命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代表團成員中還包括四川省省長魯大東、福建省省長馬興元、遼寧省省長陳璞如、廣東省委書記吳冷西、河北省副省長洪毅、甘肅省副省長許飛青等。代表團陣容強大,份量一下提高了。
在代表團副團長的人選上還有一點小曲折。經詢習老意見,最初考慮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譚啟龍和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廖志高兩人中選一人,他們兩人在省級領導中頗具聲望,傾向於譚啟龍同志。後有關部門通知說,考慮到譚啟龍同志工作太忙,廖志高同志身體不好,他們兩人都不去了。改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家屯擔任。在代表團到北京集中前幾天,我們突然接到通知,許家屯此次不訪美了。因此,最後決定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宋平擔任代表團副團長。
許家屯當時是走紅和被看好的省級領導,為什麼沒有說明原因突然不去了呢?後來聽說,當時兼任南京軍區政委的許家屯,在上海組織歡迎訪問日本歸來的華國鋒主席時,場面過於張揚和鋪張。也許另有其它原因。不久,許被派到香港擔任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上世紀九十年代,許以探親為由赴美,滯留洛杉磯,至今未歸。
1010日,代表團在北京集中,習仲勳同志在同代表團其他成員見面時,強調了這次訪美目的,習老說,“這次我們去美國,重點考察和了解美國在發展經濟、城市建設和管理及文教等方面情況,借鑑美國的經驗,為我四化建設服務,同時,我們也要透過與美州政府和各界人士接觸,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增進兩國人民的瞭解和友誼,併為今後進一步同美開展省州友好活動探索一些可能性。”習老說,“我們要多看、多聽、多思考。”
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會上講話
代表團1016日離京,20日抵紐約。1022日,代表團應邀出席了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會。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是美國與中國進行專案交流帶有官方背景的民間組織,為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成員中有不少是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著名學者和大公司老闆、企業界人士。中美建交不久,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他們均想透過習仲勳這位被他們稱為“地方實權派”的傳奇人物率領的省長代表團,瞭解中國,瞭解改革開放,瞭解中國省級官員在想些什麼,準備做些什麼。與會人員比預料的多,會場上濟濟一堂。
習仲勳同志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著重介紹了中國國內情況,特別是近兩年來在經濟建設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紹了中國的遠景發展規劃。習老以宏亮的聲音說:“告訴美國朋友們,已經結束了十年動亂的中國人民,決心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在下個世紀前期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大有希望的。”會場上響起了熱烈掌聲。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習老說:“正如美國朝野許多著名人士所說:中美關係的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我們非常讚賞這一有遠見的看法。”習老指出:“面對當前多變和不安的國際形勢,加強中美友好合作,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既關心自己的國家安全,更重視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局。我們將一如既往同一切愛好和平與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一起,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而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
與會者提出了不少問題。普遍關心我國國內政治經濟改革的方向和具體措施。美實業界對同我開展貿易關係興趣很大,要求瞭解我擴大地方自主權和粵閩兩省經濟特區的情況。探問如何同我有關省份直接建立各種合作關係。習老回答了不少問題,有些問題習老則請在座的其他省領導回答,會場氣氛熱烈。
訪美期間,習老在紐約、德梅因、丹佛、達拉斯、洛杉磯、檀香山等地會見了有關州、市領導人,在不同場合發表了多達10餘次講話。我一般都在頭天晚上透過習老秘書張志功瞭解是否要為習老準備第二天活動的講話稿,志功請示後總是回答“不必了”。在有些場合,我們為習老準備了簡短的講話提綱,但習老往往是看而不用。其實他早已胸有成竹,經常不用講稿,發表即席講話,生動、感人而又貼切。
布熱津斯基會見和美大選
代表團抵達華盛頓時,美大選正進入最後白熱化階段。臺灣問題和對華政策成了美兩黨爭論的焦點之一。卡特總統致力於大選,無暇他顧。美方仍安排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白宮辦公室主任艾丁伯格和副國務卿克里斯托夫分別會見了代表團,給予應有禮遇。
布熱津斯基深受卡特總統的信任,知名度遠高於國務卿馬斯基,是美國內著名的具有戰略眼光的知華派政治人物,在1978年中美建交談判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布熱津斯基是繼基辛格博士之後,另一位傑出的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布熱津斯基請習老轉達卡特總統對華國鋒主席、鄧小平副主席和趙紫陽總理的問候,說卡特和他都認為中美關係正常化是卡特就任總統以來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具有戰略和歷史意義。中美友好為世界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戰略局面,是避免世界戰爭的重要因素,發展中美關係是美決策,不是權宜之計。
習仲勳團長轉達了華主席、葉委員長、鄧副主席、趙總理對卡特總統和蒙代爾副總統的問候,指出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加強中美關係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中美加強經貿往來是雙方共同的需要,有廣闊的前景。
克里斯托夫在會見時轉達了卡特總統和馬斯基國務卿的致意。表示中美建交是卡特最感自豪的成就,中美友好已成為強大的、不可逆轉的潮流。克介紹了美大選情況,說民調顯示,卡特和里根支援率不相上下。
我的好朋友,中國問題專家、國務院中國處處長付利民對我說:“如里根當選,中美關係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里根可能在就職前派代表去臺灣,並屈從國會壓力,放寬對臺出售武器;如卡特當選,臺灣問題將成為過去,不會有太多麻煩。”
當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里根為贏取選票,在競選中直言不諱地說,如當選,他將與臺灣互設“官方聯絡處”,恢復“官方關係”,他還承諾對1700萬臺灣人民的關切,“優先考慮防務需要”。
中國對里根的過激言論極為不滿,國內報刊進行嚴厲抨擊。為了平息中方的不滿,里根派其副總統候選人布什到中國來做解釋和安撫工作。1980822日,鄧小平會見布什,嚴正地要他轉告里根:如果共和黨競選綱領中部分對中國政策和里根最近發表的言論,真的付諸實施的話,只能導致中美關係的倒退,連停滯都不可能;如果以為中國怕蘇聯,有求於美國,以致上述政策付諸實施,中國也只好預設,那完全是妄想,中國決不會吞下這個苦果。
我記得,當時我內部已準備中美關係倒退到1972年以前。
代表團訪美期間,美大選成了熱門話題。不少美國朋友都詢問代表團對美大選的看法,儘管我們內心都希望卡特總統能連任,但習老都表示,“這是美國內務事務,我們不作評論。我們只是希望,無論美哪個政黨執政,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係能平穩發展,這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習老非常謙虛謹慎,事後問我回答得怎麼樣。我說:“回答恰如其分,非常外交,無可挑剔。”他還對我說:“你是美國問題專家,瞭解美國,多提醒我。”
代表團離美后兩天,美大選揭選,里根獲勝。里根當選美總統後不顧中方警告,採取了一系列激怒中方的行動。里根就職前,先派其外交顧問克萊因訪臺。接著,里根又邀請臺灣國民黨中央秘書長蔣彥士,出席1981120日舉行的總統就職典禮。同時美方揚言將向臺灣出售FX型先進戰機。
中方提出嚴重抗議,奮起反擊,迫使里根政府同中方就美售臺武器問題進行談判,最終中美雙方簽訂了關於美售臺武器的“八一七公報”。里根的“倒聯絡處”許諾亦無兌現。
也就在這個時候,中方根據當時正在演變的國際局勢,並從中國國家利益考慮,開始逐步調整對外政策,不再提“反蘇霸統一戰線”,並同美適當“拉開距離”,豐富了我“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內涵。
中美兩個大國,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和則兩利,鬥則兩傷。
訪問衣阿華州(又譯艾奧瓦或愛荷華州)
代表團訪問了衣阿華州,曾三次訪華的衣阿華州州長雷親往機場迎接代表團,並向全體成員贈送代表團訪問該州的照片集,其中附有他簽署的給予各個團員的信。
雷州長與習老進行了長談,他特別談到,美國政權結構是聯邦制,但各州權力很大,有立法權,有固定的稅收財源,政府對企業不直接干預,但可透過立法和稅收給予指導和影響。他們長期以來建立了州長協會的組織,州長定期交流情況,研究對聯邦政府的建議。各州在經濟發展上都能依據各自的特點,充分發揮所長,因此方向明確,收效顯著。
我看到習老聽得非常認真、仔細,不時作一些筆記,並提出一些問題。雷州長詳細作了解答。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需要借鑑和學習別人一些好的經驗,這種不恥下問和好學的精神,在習老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雷州長談到,衣阿華州氣候、土地適合農業,該州即以農業為主,工業、教育、畜牧等都和農業密切結合。
代表團參觀了強·迪爾農機廠。該廠為衣阿州各大農場生產和提供各式農用機械裝置,並隨時可以更新、維修,深受各農場主歡迎。
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也很有針對性。衣阿華州州立大學不僅設有龐大的科研機構,又有自己的生產實用場所,該校畜牧業有自己的良種場、屠宰場,肉類加工廠和肉製品化驗室,加工後產品直接供應市場。
省長們對雷州長所談極感興趣。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央給各省下放了一些自主權,但他們總還是感覺不夠。當時有一種怪現象,即人們常說的:“一放就亂,一抓就緊”。如何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聽省長們在下面紛紛議論開了。有的說,中央膽子還應該大一些,多給地方一些自主權,不要怕亂。有的說,能否在部分省試驗,搞類似“聯邦制”。也有人擔心地說,中國近代向來有軍閥割據的壞傳統,搞不好,各省“諸候”,“擁兵自重”,搞“獨立王國”,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中國,又要四分五裂了。還有人提到市場經濟,說政府放權,利用經濟手段進行平衡、協調和控制。“市場經濟”,當時可是個“爭議詞”,人們往往把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劃等號。省長們個個視野開闊,思路敏捷,思想開放,雄心勃勃。他們雖然都已高齡,但中國有這樣一批人執政和引路,改革開放大有希望,實現四個現代化大有希望,中國大有希望。
堅持中美友好是主流
美方還安排代表團訪問洛杉磯。但就在三週前,由於洛杉磯市議會把1010日宣佈為“中華民國日”,並在洛市舉行升臺灣所謂“國旗”的升旗儀式,廣州市革委會主任楊尚昆通知佈雷德利市長:洛杉磯和廣州兩市結為友好城市的初步協議宣告無效。
代表團是否按計劃訪問洛杉磯?意見不一,習老主張去,習老說:“我相信堅持中美友好是主流”。並問我的意見,我說:“我完全贊同和支援習老的意見,去。”從洛杉磯對代表團的接待說明習老的決定非常正確。代表團抵達時,佈雷德利市長親往機場迎接,舉行了有200多人參加的盛大晚宴,發表了熱情的講話,說美中兩國人民之間長期以來就存在著牢固的聯絡,進一步發展兩國間的文化、貿易關係對雙方都有好處,他以美國通往中國大門的洛杉磯市市長的身份,把該市的鑰匙贈給了習仲勳團長,作為友好的象徵。加州州長布朗從首府專程來洛杉磯會見代表團並共進午餐。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洛市友好人士阿默森夫人在陪餐時把我國國旗和美國國旗、洛市旗並排豎立,還特意向我說明,這表示洛杉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最親近的。這是他們有意安排做出的一種歉意的表示。
習仲勳團長在正式晚宴講話中高度讚揚了佈雷德利市長個人在促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方面作出的貢獻。習老重申了我對掛旗事件的原則立場,表示讓不愉快的事件成為過去,採取向前看的態度。同時強調指出,應該珍惜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任何人要在他們中間製造不和都是違反歷史潮流的。
習老的講話受到普遍讚賞。陪同訪問的美中關係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麗娟對我說,代表團訪問洛杉磯效果非常好。
在洛杉磯我們還遊覽了迪斯尼樂園,當陪同人員介紹,迪斯尼樂園一天遊客4萬多,最多時達8萬多人,習老非常感慨,對其他省領導說:“旅遊業可是個無煙工業,中國旅遊資源豐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但各方面配套設施需跟上去。當前關鍵還是要把經濟搞上去。”
在習老的關心和支援下,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和友好協商,第二年,洛杉磯市和廣州市結為友好城市。我在外交部美大司親手經辦了這件事。
訪問夏威夷
美國德萊塞和弗羅爾兩家公司先後派出專機把代表團由東海岸的華盛頓逐站送到最西部的夏威夷。
114日,代表團來到夏威夷,下榻濱海飯店。推窗西望,越過無邊大洋,便是中國。
夏威夷風光秀麗迷人,海天一色,是全球著名的高階度假勝地。
“夏威夷”一詞源於波利尼西亞語,意為“原始之家”。最早發現該群島的歐洲人是西班牙的胡安蓋塔,而真正使夏威夷為世人所知的是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他於1778年登上夏威夷群島。夏威夷現在是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顆明珠。
接待方安排我們觀賞了夏威夷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波利尼西亞草裙舞。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種注重於腳和腰部動作的舞曲。習老像年輕人一樣,滿臉堆笑,掛著波利尼西亞女郎敬獻的花環,在優美的吉他樂曲中同大家一起跳起了草裙舞。半個月來因連續參觀訪問帶來的疲勞一掃而空。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了珍珠港。習老站在被日軍炸沉修復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該艦現在成為供遊人參觀的博物館,聽講解員介紹珍珠港被日軍偷襲的慘烈場面,他面色凝重,彷彿又回到了他領導陝甘邊區軍民與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的戰場。習老意味深長地對在場陪同人員說:“日本人不可輕信,他們慣用偷襲伎倆。珍珠港事件教訓深刻。美國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除航空母艦以外幾乎全軍覆沒。但看起來日本得手了,大獲全勝,但卻炸醒了猶豫不決的美國,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現在還要十分警惕日本右翼複製軍國主義。曾經站在同一戰豪裡抗擊過日本侵略軍的中美兩國,還要共同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決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下午,代表團參觀了孫中山先生在夏威夷茂宜島的故居。茂宜島是個火山島,泥土多是鐵紅色的。遍地種滿菠蘿,據說夏威夷的菠蘿出口佔世界的25%12歲的孫中山當年漂洋過海來到這裡。孫中山即孫逸仙,曾用名中山樵夫,逸仙是世外閒人的意思,中山樵其實就是山中一樵夫,桃花源中人。但中山先生未作桃花源中閒人,領導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封建統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果中山先生看到積弱的中國已經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強盛之路,也可含笑九泉。習老說,中山先生是個民族英雄,他的救國理念值得稱頌。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並不矛盾,兩者的共同點都是為人民,共產黨革命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晚上,夏威夷華人總會和中華總商會舉行盛大宴會招待代表團。從交談中感到,他們雖已來美定居多年,但都關心國內的情況,熱望祖國日益強盛,愛國熱情溢於言表。有的華裔婦女當場向省長表示,要向僑鄉捐贈拖拉機,為四化作微薄貢獻。當時在美華裔、華僑有100多萬人,過去老一代的以經營飯館和洗衣業為主,新一代已更多地服務於各企業、公司、大學、科研機構,甚至是政府部門。習老說,今後應注重加強這部分人聯絡和工作,使其在中美文化、經濟、貿易交往中,為我四化多作貢獻,並可透過他們加強對臺工作。
結尾
1110日,代表團經上海回國,在廣州進行了總結。習老作為代表團團長和東道主,周到地安排代表團在廣州參觀遊覽,品享廣州獨到美食。
習老在總結會上深情地說,透過這次訪問,我們深感到,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懷有友好的感情,要求繼續發展中美友好合作關係,中美加強各個領域的合作有很多工作可做;儘管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發展生產、改善經營管理和培養人才等方面,美國有不少做法和經驗可供我參考和借鑑。習老說,這次訪問,也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進了省州之間的瞭解,對於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起了積極作用,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1130日,習老致函黃華外長稱:“中國省長代表團不久前赴美國訪問,就算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代表團回國後集中在廣州做了總結,現將總結送上,即作為我們向外交部和國務院的書面報告,請審閱。如有所詢,請向美大司廉正保等同志瞭解,我到京後再向你詳陳一切。”充分體現了習老工作作風嚴謹,一絲不苟。
不久,習老上調到中央。我也接到調令,要到華盛頓中國駐美大使館工作。經張志功同志安排,19811月,習老在北京醫院接見了我。當時習老正好在北京醫院做些調養。我一方面向習老辭行,同時也表達我對習老崇敬和仰慕之情。習老高興地談及不久前省長團的美國之行,讚賞我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勉勵我到使館後好好工作。習老說,你還年輕,任重道遠,要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多作貢獻。習老的話永遠銘記在心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