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子期
編輯 | 布語
這兩天,人類的工程史上迎來一個重要時刻。
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在西藏林芝舉行。總理親自到場並出席了開工儀式,規格極高。
而就在同一日,國務院國資委釋出今年的1號公告,宣佈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國資委更新後的央企名錄顯示,雅江集團在99家央企中位列第22位,位於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之後,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之前。
這家央企,將全面負責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
超級工程+新央企,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分量到底有多誇張?新華社的通稿說: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另據時任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透露,雅江下游水電工程的裝機容量大體上“相當於3個三峽電站”,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
要知道,雅魯藏布江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出境後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後,與恆河匯合注入印度洋。如此宏大的世紀工程,勢必牽動地緣高度關注。
國家為何要在這一節點,釋放如此重磅的基建大招?背後又有何深遠的考量?
“大國重器”橫空出世的用意,非同尋常。

不少人可能第一次聽說這個帶著神秘色彩的超級工程。事實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的官方資訊雖然很少,但國家推進的卻非常堅決。
早在2020年11月,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就明確提出了“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
次年3月,經全國人大表決透過,這一工程正式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被列入了“拓展投資空間”一節,與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星際探測、北斗產業化等重大工程並列,可見其重視程度之高。

2020年,當“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被寫入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時,時任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相當激動,認為這是一次歷史性機遇。他提到幾個重要的資訊:
一、雅魯藏布江下游近6000萬千瓦水電的開發,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
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投入執行後,每年可以為西藏自治區形成200億元以上的財政收入,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晏志勇還提到,雅魯藏布江流域幹流水能資源最豐富,理論蘊藏量近8000萬千瓦,其下游的大拐彎地區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線距離內,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彙集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相當於3個多三峽電站(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
在被納入“十四五”規劃後的幾年裡,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的相關訊息卻一度陷入沉寂。直到去年底,新華社釋出了一則不起眼的訊息稿,引發了一陣波瀾:
中國政府核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
核准,意味著離開工只有臨門一腳。如今半年之後,這一“世紀工程”帶著專屬央企——雅江集團正式亮相,給世界詮釋了什麼叫:
開局,即是王炸。

事實上,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啟動對雅魯藏布峽谷的勘測時,就有學者論證過在這裡開發水電的可行性。不過在當時看來,這座水電站如果真的要建,不亞於平地登天,難度實在太大了。
雅魯藏布江在藏語裡的含義,是“高山流下的雪水”,它發源於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在我國境內長2075km。在下游從西藏米林縣派鎮到墨脫縣巴昔卡段,河流受高山石壁所阻蜿蜒曲折,形成了一個馬蹄形大拐彎,形成了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峽谷,垂直落差最高可達6009米,差不多相當於2-3個美國科羅拉多峽谷那麼深。而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入口的派鎮(海拔2900m),到出口巴昔卡處(155m海拔),短短50公里的直線距離裡,相對落差達到2700多米。
而且雅魯藏布江不僅落差高,水量還極大。是我國徑流量排名第四的大河。除了上游的冰雪融水外,下游的墨脫地區還是印度洋暖溼氣流的水汽輸送通道,為中國大陸降水量最大的地區。
不妨做個簡單的比較:以“高峽出平湖”著稱的三峽大壩,其上下游的落差也僅為113米,相當於一座50層的高樓。三峽已經算得上是人類史上的世紀工程了,那麼,相對落差2700米的雅魯藏布峽谷電站,該怎麼建?
按照目前公開的資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南迦巴瓦峰山體中開鑿 50 餘公里的引水隧洞,將原本蜿蜒的河道 "拉直",讓江水透過 5 級梯級電站,釋放出巨大的勢能。
這到底是怎樣一幅壯觀的景象?可能只能等到工程完工後,大家到場體會了。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上馬,能帶來哪些明顯效益?
首先就是能源。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假如按照前述的年均發電量3000億度來估算,約佔當前全國發電量超過3%。
要知道,三峽電站執行20多年來,累計發電總量也不過1.7萬億千瓦時。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只需要6年左右就可以達到了!
我根據相關資料估算,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執行一年,足足可以節省9000萬噸煤左右,超過中國動力煤進口第三大國澳大利亞的總量。
這對中國全面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目前,煤炭依舊是中國最主要的能源來源。到2022年底,中國的能源消費中煤炭佔比仍有56.2%,其中大量需要從國外進口,還遠遠不夠用。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動力煤3.54億噸,同比增長61.91%,多年來首次突破3億噸大關。
據統計,2024年前十個月,我國動力煤進口主要國家按比例排序分別是:印尼44%、俄羅斯18%萬噸、蒙古國15%萬噸、澳大利亞15%(6484萬噸),其他國家8%。
這麼看來,僅一個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所節省的煤炭,就大大超過了從澳大利亞的進口量,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安全支撐。
有了這樣一座超級電站,我們面對未來可能的變數,又有了一張令人安心的底牌。
畢竟,在能源結構中擺脫對煤炭的依賴,不僅僅是應對氣候變化,也是一個能源自主問題,對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必須要未雨綢繆,做好長遠打算。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對於當前中國的地緣關係,也無異於一張“王炸”。
一個值得注意的訊號,就在雅魯藏布江官宣前夕,7月15日,印度外長蘇傑生抵達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這是他五年來首次訪華。
此前,關於中國要開發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的訊息,印度智庫機構“政策研究中心”的戰略研究教授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就表示:
中國決定在雅魯藏布江下游修建水壩,這一決策將會使得中國對於印度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早在2020年,就有媒體曾援引印度水利部高階官員邁赫拉(T.S. Mehra)的話報道稱,作為對中國的“回應”,印度政府考慮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上建造一個10GW(GW為10億瓦)的水電站專案,以“緩解中國水電大壩專案的不利影響”。
而此前針對面對印度報業托拉斯記者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表示:
雅下水電開發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深入研究,工程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相應的保障措施,不會對下游產生不利的影響。
我們也將繼續透過既有的渠道同下遊國家保持溝通,加強防災減災的合作,造福流域人民。
可見,中國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事實上,有學者認為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後,對於印度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坐擁恆河的印度,其實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人均用水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不僅如此,印度90%左右的用水還要用於農業灌溉,每逢夏季乾旱高溫,農業都會面臨減產甚至絕收。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量可能實現常年較穩定的流動,下游在枯水季節也有水可用。但前提是,兩國之間要有默契的配合。
前幾年,中印兩國的關係一度陷入低谷。相應的,近年來中國圍繞西藏邊境地區的基建專案明顯升溫。除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以來,另一個號稱“鐵路史上的世界工程”——川藏鐵路,也進入了衝刺階段。
不管國際環境怎麼變,我們都要把地緣政治的主動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裡。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的開工,讓許多人為之振奮。但中國對於水利工程的追求,還遠未達終點。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開啟了新一輪的“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西南地區作為重要的能源供應樞紐,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未來,這裡也許會有更多的“世紀工程”落地。
“基建狂魔”的水電建設,還將按下“加速鍵”。
從1878年法國建成世界第一座水電站開始,水電工程迄今已有了146年的歷史。而直到1910年,中國才建成首座現代水電站,即雲南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擁有兩臺240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發電機來自德國西門子,水輪機來自奧地利。
整個20世紀,中國的水電站專案還大量依賴外國公司的技術援助。
如今,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中國不僅已基本實現了水電核心技術的國產化,也成為了全球水電市場的絕對霸主。截至2022年,全球服役的70萬千瓦以上機組有127臺,中國就有104臺。
今天,中國的水電建設企業,已經在搶佔全球的市場。截至2019年,中國企業參與的海外水電站專案約320座,佔據了七成以上海外市場份額。
無論是喜馬拉雅山大斷裂帶的巴基斯坦NJ水電站、庫容超過三峽的馬來西亞巴貢水電站,還是有“東非電塔”之稱的衣索比亞吉布Ⅲ水電站,都是中國基建實力的象徵。
因此,再次攻克一座難度極高的水電工程,對於中國水利基建的“出海”,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在我看來,挑戰水利工程的“不可能”,與探索太空一樣值得驕傲:都是從不同的維度,挑戰人類文明的邊界。
正如我們為何要攀登珠峰一樣——因為它就在那裡。

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籠罩全球,地緣衝突此起彼伏,通縮壓力如影隨形,普通人如何在這場風暴中守護錢袋子?
我們有份“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你解讀宏觀、經濟、政策、樓市等多個領域的重要動向,199元/年,全年48期,幫助大家看清趨勢,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
最近恰逢智谷趨勢12週年慶!為回饋各位讀者朋友,現在訂閱,我們還將加贈——
1、《5節宏觀分析框架課(音訊)》
2、1場《下半年市場展望閉門分享》
掃碼入圈,看清趨勢,消除迷茫。

參考資料:
1.華商韜略 堪稱“巨型印鈔機”,又一國之重器雄起!
2.總設計師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拐彎處的大型能源工程墨脫水電站
3.觀察者網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有戲了
4.路平說 中國2大超級工程:墨脫水電站規模是三峽3倍,紅旗河讓西北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