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朝鮮將軍,在領袖雕像前膽敢不鞠躬不敬禮不脫帽?

作者 / 林海東
今年元旦,金正恩沒有參謁錦繡山太陽宮。這是他繼2024年之後,連續第二年缺席元旦參謁活動。金正恩執政以來,缺席元旦參謁的年份只有2018、2024、2025。
這其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我之前曾經說過,隨著“金正恩新時代”的到來,這種參謁會變得越來越少;隨著“金正恩新時代”的逐漸成型,未來可能變成非逢五逢十年份不參謁的局面。
在我看來,作為以前很重要的觀察指標之一,參謁錦繡山太陽宮這件事情正在失去它作為觀察指標的價值。所以,近年來,我已經很少去評論元帥參謁的事情了。
儘管元帥不去參謁錦繡山太陽宮,但參謁活動還是不能少的。今年元旦,朝鮮黨政軍大老們照例前往參謁,但形式上發生了一點變化。以往的黨政軍幹部參謁,大多是大家湊一場,在“永恆的領袖、舉世罕見的兩位大聖人像”前敬獻三或四個花籃,名義一般是勞動黨中央、最高人民會議、內閣、人民軍;要麼就是黨政幹部和軍方將領分別參謁,花籃各送各的。今年的變化在於,現場有五個花籃,名義是元帥和上述四部分;四部分人馬沒有扎堆兒,而是分別參謁——
勞動黨中央以中央組織書記兼組織指導部部長趙甬元領銜。
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率領其麾下幹部。
內閣由新任閣揆樸泰成帶隊。
人民軍則由國防相努光鐵為首。
這個變化,也不算反常,畢竟勞動黨八屆十一中全會剛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到“兩位大聖人像”前報告一下,也是必須的。
元旦參謁,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而是一件剛過去不到一個月的“往事”,發生在2024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13週年的參謁活動中,不是元旦參謁時發生的。
先看下面這張照片——
這是朝媒2024年12月18日釋出的一張照片。當元帥與大老們鞠躬致意、將軍們紛紛脫帽隨之鞠躬時,有一位將軍不脫帽、不鞠躬,也不敬軍禮。上圖紅箭頭所指的這位將軍,是國防省第一副相兼後方總局局長權泰英上將。
乍一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曾以為這只不過是個瞬間,權泰英脫帽鞠躬不過是個拍照的時間差問題。但當晚檢視KCTV新聞影片時,發現這事兒不是拍照時間差那麼簡單。先來看兩張影片截圖——
元帥及前幾排的黨政軍大老鞠躬致意時,後面的軍方將領紛紛脫帽鞠躬。此時,尚有權泰英(紅箭頭)、人民軍保衛局局長趙慶喆大將和後排一位將軍(綠箭頭)沒有動作,而國防省總顧問黃炳誓次帥(藍箭頭)在脫帽後、鞠躬前把頭轉向權泰英方向,似乎對權泰英的不動表示不解,又似乎是在用眼神示意他“趕緊滴”。
然而,當元帥與“四常”起身、其餘人還在鞠躬時,紅箭頭所指的權泰英仍然未動,不脫帽、不鞠躬,也不敬軍禮。在下面的影片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這段。
參謁錦繡山太陽宮是朝鮮的“國之大事”,是頂格的禮儀活動之一,容不得分毫失禮。權泰英上將的這個舉動,顯然屬於嚴重的失禮、失儀、失態。雖然KCTV的影片不完整,沒有反映後來的事情,但在元帥鞠完躬起身時,權泰英還站立不動,即便後來他脫帽鞠躬了,這在禮儀上也是說不過去的。
那麼,問題來了——權泰英在那幾秒鐘裡是怎麼想的?是在“兩位大聖人像”前出神了?還是有意為之、橫下一條心,這躬就是不鞠了、愛誰誰?這個極為反常的現象,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時不免替他擔憂。但當時沒有說這件事情,想等等看,看權泰英是否出現在八屆十一中全會會場裡,以及元帥會怎樣處理這位在參謁錦繡山太陽宮時不脫帽、不鞠躬,也不敬禮的將軍。
朝媒釋出的八屆十一中全會會場照片中,在會場第三排國防省、總政治局等軍方主要中央委員席位中,我們發現了權泰英上將的身影(黃箭頭),在時任國防省第一副相金正官中將(白箭頭,全會後轉任內閣副總理)右手邊。
另從KCTV的八屆十一中全會紀錄片中,也能看到權泰英(黃箭頭)的身影,在會議表決人事變動時,他也舉手,表明其八屆中央委員的黨內職務沒有發生變動。
那麼,問題又來了——權泰英在金正日逝世13週年參謁活動時最後究竟脫帽鞠躬了沒有?如果沒有,他的失禮行為被元帥原諒了嗎?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在元旦當天軍方將領參謁錦繡山太陽宮的影像中,我們沒有找到權泰英的身影;當然,可能是被其他人遮擋住了。這讓事情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很遺憾,我們只看到了朝媒展示給我們的影像,看到了權泰英的那個失禮瞬間,以及後來他出席八屆十一中全會的情況,但我們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只能等待進一步資訊的出現。這對觀察者來說,是常態,不確定性永遠是絕大多數,而確定性遠不如丹東草莓那麼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