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上市公司,管不好一個粽子?

帶血的創可貼,
如何進入來伊份的蜜棗粽中?

範建
來源|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
封面來源Pexels
再過十幾天,就是端午節。最近兩天,一個帶血的粽子,給正值火熱的粽子市場,帶來了一層陰霾。
來伊份的品牌、五芳齋生產的一款蜜棗粽,居然被消費者吃出了一片疑似帶血的創可貼。
事發後,這兩家上市公司都做出了積極回應,調查暫時沒有最終結論,該事件對兩家企業在“粽子季”銷售的影響,難以估計。
帶血的粽子
距離端午節只有十多天了,粽子市場經過前期預熱,也已漸入佳境。
未曾想,一個疑似“帶血的粽子”,給這個中國傳統節令食物,蒙上了一層陰影。
510日,IP顯示為江蘇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釋出影片稱,在給孩子餵食蜜棗粽時,竟然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創可貼。
影片記錄顯示:這個疑似創可貼的異物,呈現出與粽子一樣的深色,還有較強的黏連感,上面有較為清晰的使用過的血汙痕跡。
這個問題粽子,並非什麼三無產品,而是來自知名休閒零食連鎖品牌來伊份,生產商為中國最大的粽子企業五芳齋。
隨著事件在網際網路上持續發酵,來伊份(603777.SH)於512日凌晨對此做出情況說明。公司表示,已積極與消費者建立聯絡並承諾,消費者因食用存在異物的蜜棗粽而出現身體問題,由此產生的檢查、治療費用,由公司全額承擔。
與此同時,來伊份對該批次(202542日)蜜棗粽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提醒消費者可以選擇就近門店退換貨,並能得到相同金額的額外補償。
來伊份的這份說明,並未打消外界的疑慮,輿論仍在升級擴散。513日中午,公司再次更新進展,表示公司正全力配合市監部門調查,目前沒有發現任何不合格產品。
期間,作為生產方的五芳齋(603237.SH),也從流程管理的角度進行了說明。該公司表示,按照內部規定,手部受傷員工不得參與裹粽等食品直接接觸環節。其他非直接接觸食品的車間員工,如需使用創可貼,會由專人發放和回收含金屬材質的專用藍色創可貼,同時要求佩戴專用一次性手套方可作業。
那麼,這個帶血的創可貼,如何進入來伊份的蜜棗粽中?暫時變成了一個懸案。最終結論,尚待有關部門的深入調查。
苦楚的兩家公司
在一年一度的粽子銷售旺季,如果上述輿情不能妥善處理,對兩家公司的端午節禮銷售,都將帶來不利影響。
尤其是五芳齋。作為“粽子第一股”,粽子是其核心產品,最近幾年,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成以上。端午節所在的二季度,是公司絕對的銷售旺季,佔全年收入的6成以上。
粽子具有顯著的節令性和區域性特點,2024年,粽子市場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未來有望溫和增長,但市場很難有大的突破。
這個不大的市場中,參與者越來越多。除了五芳齋、真真老老等傳統粽子企業,一些新消費品牌以及零售商等,也正在透過供應鏈模式,藉助各自的優勢,在端午節前的旺季爭搶粽子市場,蠶食五芳齋的份額。
2024年,五芳齋粽子系列實現收入15.7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賣了3.61億元,已降至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五芳齋在粽子之外,佈局了糕點、月餅等其他業務,但這些業務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暫時難以挑起大梁。
因粽子這一核心業務表現不佳,去年,五芳齋實現營業收入22.51億元,同比下降14.57%,為自2018年有公開業績披露以來的最差表現。
上述輿情發生後,五芳齋的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
對於來伊份來說,粽子只是節令性產品,在公司的收入大盤中,所佔的比重應該不會太大。然而,問題粽子事件所帶來的,是外界對其產品品質和供應鏈管控的質疑,波及面可能更廣。
身為“休閒零食第一股”,最近幾年,來伊份的業績表現不佳。去年,受內外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25%33.70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7527萬元,創下歷年虧損之最。
為突破業績瓶頸,近年來,來伊份多次跨界,試圖透過拓展業務邊界,找到新的增長點。公司先後染指醬酒、氣泡水、咖啡等熱門行業,但目前,這些新業務都沒有太突出的表現。
如今,公司又開啟了“來伊份2.0”,希望透過打通使用者的客廳、餐廳、廚房等消費場景,構建以生活店為主導的社群生活平臺。在新的模式下,在來伊份的門店,不僅能買到零食,還有預製菜、水果生鮮、糧油調味等品類,甚至還會出現日用百貨、數碼、美妝護膚等產品。
不過,來伊份所有的創新,都建立在公司“萬家燈火”戰略主航道基礎上。
2017年,公司提出“萬家燈火”戰略,並預計到2023年門店數量將突破1萬家。如今來看,現實與夢想還存在極遠的距離。
2024年,來伊份旗下門店數量不增反減,期末門店總數3085家,比年初淨減少600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