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賺錢越來越難。
到底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透過更少的人、更低的成本,就能撬動起很高的收益呢?
最好,一個人就能做到。最好,只需要一臺電腦。
而且,不需要任何人的許可,就能把事情做成。
矽谷的頂級投資人納瓦爾,曾在他的書《納瓦爾寶典》裡寫到,滿足這樣要求的槓桿,有兩個:程式碼和媒體。
程式碼,有一定技術門檻。但是媒體,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寫作,來分一杯羹。
比如,寫好文案。
剛好,前段時間,劉潤讀書會請來了一位嘉賓老師,鬼鬼。
鬼鬼老師的專長是什麼?文案賣貨。
鬼鬼老師的團隊水滴石,從保安到老闆,總共就是2個人。但是這個團隊,能僅用3篇文章,就做到1000萬的收入。
鬼鬼老師在直播間裡分享了許多他的獨特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
比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好文案的目的,就是賣貨。
不僅如此,文案賣貨的策略琢磨透了,用到生活中,更是一種成事工具。
水滴石團隊的另一位創始人泡泡老師,就曾運用他們的文案賣貨策略,請到了鍾南山院士,來給她的家人指導手術。
兩個人,做出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太厲害了。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鬼鬼老師在直播間,分享了一整套的方法。
今天,我試著用一篇文章,把精華給你提煉出來。
從哪裡開始說起呢?
要不,就從鬼鬼老師分享的3個現場調研的錄音開始吧。

01 好文案不僅是“溝通”,更應該是“賣貨”

其實,你早就已經在寫文案了。
文案,並不是廣告行業的專屬。比如唸書時的畢業論文,又比如工作後的述職報告。
它們都有一個根本目的,那就是“賣貨”。
畢業論文賣的“貨”,是你的學術知識和調研能力。述職報告賣的“貨”,是你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程度。
畢業論文和述職報告都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讓導師點頭給你高分、老闆點頭給你升職加薪。
鬼鬼老師說,其實就是不同的貨賣給不同的人。有的賣給政府,有的賣給領導,有的賣給下屬、投資人、夥伴……
只是,大部分賣給了消費者。
所以,文案早就滲透在我們成長中的方方面面。底層思維掌握了,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要是貨可以跟著文案調整,那再好不過。但很多時候,產品已經設計好,上了生產線。
這時候,哪些素材寫進文案,才能“很賣貨”呢?
鬼鬼老師說,既然賣貨,就一定需要賣點。
怎麼找賣點?你可以去找人追問。
追問誰?所有跟貨相關的人都可以問。
比如,企業老闆、研發人員、經銷商、銷冠、導購。
鬼鬼老師在直播間分享了3個有關“追問”的錄音,我覺得特別精彩。

第1個追問,問導購,“就一定好嗎?”
街頭隨便走進一家店,或者地鐵裡抬頭看到一則廣告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受:
當別人開始向你賣產品,說得不好你不想買,說得太好你可能不信,對吧?
去年鬼鬼老師在杭州,服務了一個月餅品牌。
他們去做調研,發現從老闆到經銷商,都在不斷強調一句話:“我們是中華老字號,是個百年品牌”。
這聽起來很厲害。但是消費者的腦子裡一定有一個聲音。老字號這麼多倒閉的,還有騙人的,你就一定好嗎?
“我是中華老字號,所以我的產品好,所以你應該買”,這個邏輯,消費者是不買賬的。
直到鬼鬼他們調研到導購大姐,不斷追問她。導購大姐怎麼說的呢?
說上了年紀的老杭州人,就喜歡吃他們家的。
別人用豬油做的,他們是清真的,淨素的。上了年紀的,都想吃得乾淨一點。不僅乾淨,還好吃。
於是鬼鬼就總結,一定要多追問,“就一定好嗎”。
“百年老店,就一定好嗎?”“清真的,就一定好嗎?”
在追問過程中,導購幫鬼鬼把邏輯順回來了。
因為我家月餅很好吃,所以百年之後還存在,順帶成了中華老字號。
這個邏輯才是有吸引力的。
再加上市場調研,鬼鬼知道,買這家月餅的,有兩類人。
杭州遊客。當地老人。
對於遊客而言,聽說你家正宗,是會想買的。
當地老人認這個口味。你沒聽說過這家月餅?去問問老人。
所以回去鬼鬼團隊提煉出了核心賣點,重新定位,發展出了品牌的賣貨TVC:
“正宗杭州糕點。好吃傳了100年。怎麼沒聽過?問問爸媽就知道。”

第2個追問,問老闆“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第二個故事,客戶老闆做的是美式按摩技術。鬼鬼老師跟他在咖啡店聊了9分鐘,就把賣貨文案定下來了。
鬼鬼老師就一直追問。
為什麼人們需要美式技術呢?它能解決肩頸反覆疼痛的問題。
為什麼能解決?中式、泰式調不了,只有美式可以。
為什麼中式泰式不行?
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最根本的問題。“肩頸痛是因為骨骼不平衡,中醫調不了,針灸調不了。美式基於解剖學,可以正骨。”
就這樣快速一直問,賣點就出來了。客戶在說的時候,鬼鬼老師腦海裡就有了使用場景。
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在意體態,上年紀的老人在意疼痛。
更關鍵的,還要解決“信任”問題。
一個技術,需要沉澱才有信任。為什麼選擇你家?哦原來你都做這個做了10年了,有一定專業的沉澱。
賣點就出來了。

第3個追問,問團隊,三邊碰撞。
自己,和自己的團隊,以及對方的團隊。三邊一起,討論賣點。
鬼鬼老師做過一個粽子的案例,帶著團隊,和對方的專案組,2分鐘討論出了賣點核心,再用半小時完善了文案。
說起粽子品牌,你首先會想到哪個?五芳齋。五芳齋的粽子,就是大眾印象中,粽子的傳統樣子。
當時鬼鬼客戶的粽子,對比起來就有兩個特點,形狀和用料。
專案組覺得用料足是個不錯的點。但三邊討論起來,就發現不夠。
為什麼不夠?肉粽,哪家都賣。
你說你的用料更足更好,但你總不能讓消費者,買個一堆來嘗一下哪個好吃,然後再去批次購買。更重要的是,能吃出用料不一樣的消費者非常少。
對比起來,形狀或許是個更好的切入點。
客戶粽子是枕頭形狀的。
鬼鬼說這就好辦。不需要入口,只需要消費者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不一樣就好。
枕形,和傳統的三角形相比,是個五官可感的點。
賣點就出來了。枕形,長長的,可以切著吃,是個“粽子新吃法”,可以“家人分著吃”。
消費者就會覺得,沒見過我湊個熱鬧。買了如果的確好吃,又會推薦給親戚朋友,自己也會去復購。於是賣貨TVC就出來了。

賣點,透過這3種追問,往往幾分鐘就能把核心找出來。
後面的時間,更多是把賣點落在文案上,調整精修。
怎麼調整?鬼鬼老師總結了一個萬用口訣:吸簡催。
吸。吸引關注。
怎麼吸引關注呢?重點是做新、做尖和做思。
做新,就是別人沒說過,之前沒聽過,之前沒做過比如粽子的開頭就是做新:“諸老大開創粽子新吃法”。
做尖,就是同樣的話,你推到最極端去說。比如月餅和肩頸大師開頭製造出超乎尋常大聲尖銳的聲音就是做尖。
做思,就是提出一個消費者關心的關鍵問題,讓他們陷入思考,進入你的節奏。比如添柏嵐的“這隻鞋有342個洞。你要怎樣讓它防水?”就是做思。
你要新穎,你要聲音洪亮,你要引人思考。
這都是吸引關注。
簡。簡介產品。
你把我吸引過來了,接下來就要快速做個產品介紹。
這樣消費者才會知道,原來你是賣正宗月餅糕點的,你是做正骨肩頸按摩的,你是做好吃的肉粽的。
催。催促下單。
最後,再傳遞給消費者一個下單緊迫性。
怎麼催?說清價格和激勵政策。定時、定點、定人、定品,貨就很好賣。
想想看是不是這樣。越具體越細節,你就越能往裡套,發現自己很需要這個產品,才會下單。
比如粽子文案,其實是透過小孩來催單的:“媽媽給我買”。
你今天賣的這個產品是對方需要的,你催單,甚至是在幫助他節約時間做選擇。
三追問找賣點,“吸簡催”打框架。
好了,這是第一種把素材糅合進文案的方法。
明白了。
鬼鬼老師還分享了第二種,篩選資訊的心法。
這是水滴石團隊花了十年,覆盤了國內外各種賣貨文案,再加上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文案賣貨萬能公式:

而且,你只需要小調整,就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們接著說。
02 “賣貨”文案,不要讓消費者“思考”

年底快到了,又要開始準備述職報告了。實際上,這個過程中,你也是在用文案賣貨。
賣的什麼“貨”?
鬼鬼老師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一個人專業與否,就看你的能力能不能變成一個產品。
比如說你是一位法律專家、程式設計師、行政,又或者財務等等。總之,能把你的能力製作成對人有幫助的一個產品,就說明你有專業度。
這個產品,就是你要賣的“貨”。你的老闆,就是你的消費者,還是個給你交五險一金的好消費者。
你去述職,有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老闆幫你升職加薪。
但如果你直接跟老闆說“我想升職加薪”。這可真是個糟糕的文案。
老闆看了,他心裡怎麼想?“說得好像我不想升職加薪一樣,我還想收購特斯拉呢,我說了就會給我嗎?”
鬼鬼老師說,你要自己去弄明白,對方最在意的是什麼。不然,人家憑什麼浪費時間來思考如何幫你?來把錢花在你身上呢?
述職開頭,需要吸引老闆的注意力。
“老闆,我經過五年在公司的成長,我發現咱們公司只要調整6個地方,明年收入就可以增加800萬。”
他就會想,你怎麼能做得到?開始好奇,願意聽你接下來的話。
“這五年當中,我發現這六步,123456……是可以幫我們開源節流的。這些是沒必要花的,那些是我們花出去之後可以收入更好的。”
這時候老闆可能依然不相信,最後你接著說:
“老闆您或許可以給我半年時間,讓我試一下。如果成功了,這800萬里面你抽出多少當我升職加薪的部分,可以嗎?”
這樣一來,是不是升職加薪的可能性更大了?
因為這對你來說,是一個可實現的目標。對老闆而言,他有一個增加800萬收入的機會,是他想要的。
這就是文案賣貨萬能公式的核心:“把你想賣的產品,變成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而不是讓消費者拼命去想,為什麼要用你的。
從這個公式出發,鬼鬼老師還總結了3個變種。我們一個個來看。
1)產品牛,讓你牛。
產品牛很好理解。比如北極絨的“地球人都知道”、沃隆堅果的“堅果中的大隊長”、“三一重機,全國第一”。
什麼叫作“讓你牛”?
能幫你去災。“怕上火喝王老吉”、“孩子不吃飯,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讓你幸福。“早晨第一杯水,從長白山出發”、“理想生活上天貓”、“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讓你好奇。比如滋源的“洗了一輩子頭髮,你洗過頭皮嗎?”又比如易車的“買車,你怕價格吃虧嗎?”
2)制定新標準,使命願景召喚。
新標準巧在“新”字。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天然會對新東西勾起嘗試的想法。
比如,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凱迪拉克“沒有後驅,不算豪華”。
而使命願景召喚,則是勾起人對宏大和美好的嚮往。
比如小米的“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阿里巴巴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是不是一聽,就覺得很有正能量,容易生出一種“想要這種美好”的動機。
但鬼鬼老師同時也在提醒,如果情緒賣貨兌現不及時不準確,很容易在消費者心中扣大分。
3)號召行動。
比如,“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有問題,上知乎”。
前面枕形粽子,結尾就是號召,媽媽給孩子買。原本媽媽不想買,聽到自己的小棉襖要買,無非就是一個粽子,就買了。
明白了。1個公式,3個變種。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文案賣貨,不僅在零售上起作用。
鬼鬼老師的合夥人泡泡,有一年親戚得了個罕見病。上海的專家都說,要治好,只能做開胸大手術,但風險極大。
如果要降低風險,就要找鍾南山團隊。
全國只有鍾南山團隊,才能做微創手術。
天吶。難度太高了。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如何請到鍾院士呢?換做別人,可能就此放棄了。
但是泡泡一想,文案賣貨的思路正好就能用上。
鍾院士,他想要的是什麼?肯定不是名不是利,而是,不斷挑戰醫學高峰。
泡泡有什麼?有一位罕見病的病人,專家們都覺得很棘手。
思索明白後,泡泡就把電話打去了鍾院士的醫院。
她強調了2點。
第一,上海醫院的相關專家我們已經全部看過,所以不是浪費鍾老的時間。
第二,所有專家的一致意見,這個病,中國只有鍾南山團隊能做微創手術。
鍾老的助手傳達過去後,奇蹟般的,鍾老同意了。最後現場指導完成的手術。
文案賣貨琢磨透了,在生活中,也是很趁手的成事工具。
03 消費者不是要“便宜”,而是要“佔便宜”

前面我們說了,寫文案前,找賣點。寫文案時,用好1個公式、3個變種。
寫完文案初稿後,又怎麼來最佳化呢?
我從鬼鬼老師的分享裡,給你提煉了1個核心、7個技巧。
先和你講個鬼鬼老師大學開家教公司的故事,非常精彩。
請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家教中介呢?如果對方宣傳“我們是全市最低價”,你怎麼想?
這麼便宜,能教我孩子什麼?肯定不會用心教,算了算了。
家長把孩子送去補習,期待的是有好的師資,能把孩子的成績真切地提上去。
那時還是雙減之前,許多補習班都會宣傳,老師本人清北復交畢業,或者黃岡名師、衡水名師。
鬼鬼老師也知道家長們的訴求,但是很無奈,自己並不是名校畢業。當時鬼鬼在江西的一個二本院校,就比較欠缺家長們的信任。
怎麼辦呢?二本,只意味著全科總成績可能沒那麼優秀,並不意味著單科不行。
能不能不選擇全科,而是推單科老師呢?
比如150滿分,語文高考120、130的,英語、數學140的。這樣的老師,鬼鬼是可以找到的。
其實孩子來補習,主要訴求並不會是一個老師教所有,而是報名的這科,老師優秀。這個邏輯是合理的,因為就算是普通院校,也的確存在單科王。
於是這個機構的特點就是,我們沒有全能老師,我們都是高考單科王的老師。
但是這和其他機構相比,競爭力還不足夠。那麼,價格上,還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付款方面,也和其他不一樣。你不需要付100%的學費,你覺得這個老師特別厲害,你可以多付20%鼓勵一下,但如果你覺得不滿意,你就付80%。
你認為,付80%的多,還是120%的多?
答。80%。
家長會有一種我“佔個便宜”的心理。
但如果鬼鬼老師去問,不滿意的話是不是需要換一個老師?家長們又說不需要,讓老師努努力就好。說明問題並不在於老師真的教得不好。
我們總在說,價格戰。其實消費者並不是真的要你價格多麼低,而是要讓他覺得他佔了便宜。
商家和消費者都開心。
又比如,海底撈。如果你是海底撈的會員,服務員可能會問你,選擇免費贈送一個20元內的小菜,還是果盤?
大機率,你會選擇小菜。
畢竟果盤許多店調料臺就有,但是免一個菜就會有種“佔了個便宜”的開心。
所以,改文案初稿的時候,你可以參照這個核心看看,是否戳到了消費者“佔便宜”的心理。
基於這個思路,文案並不需要多大的改動,就能達到很好的賣貨效果。
更具體一點,鬼鬼老師總結了7種賣貨的文案技術。有那麼多種修辭方法,這7種,是鬼鬼團隊試驗之後,賣貨效果最好的。
技術1:押韻。
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種。比如“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每天7分鐘,定位基本功”。
朗朗上口,能讓人很快就記住了。
技術2:頭韻。
比如“可口可樂”、“頭皮好,頭髮才好”。
頭韻,就是第一個字相同,類似於排比,起到重複的作用。
技術3:反差。
比如海王銀杏片的“30歲的人,60歲的心臟;60歲的人,30歲的心臟”,又比如農夫山泉的“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反差強烈,能快速吸引注意力。
技術4:重複。
你一定聽過這兩個經典的文案,丸美的“彈彈彈,彈走魚尾紋”,還有旺仔牛奶的“再看,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這個技術非常重要。讓資訊快速出現,相當於別人只做了一次自我介紹,你一口氣做了三次,自然對你的印象更深。
技術5:關聯。
關聯,關聯的其實就是你購買或使用產品的場景。
比如,關聯人群,“送長輩,黃金酒”。
比如,關聯時間,“過吉祥年,喝王老吉”。
又比如,關聯品類,“好空調,格力造”。
這樣,你一想到給長輩送禮,就會想到黃金酒。你一到過年吃火鍋,就會想起喝王老吉。你一想到買空調,就會想到格力。
品牌就這樣植入了你的心裡。
技術6:承諾。
人們喜歡確定性。像是婦炎潔的“洗洗更健康”,像是OPPO手機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是不是都讓人印象深刻?
承諾,要能兌現。不然每一次消費者使用,就會對你品牌扣一次分,扣到最後就再也不用了。
比如,鬼鬼團隊對著新書的文稿讀了六遍。承諾你閱讀速度正常的話,2個小時就能讀完,而且讀完後你一定能上手。
書封有一句宣傳文案是“2小時上手,3步用好”。這就是一種承諾。
技術7:誇張。
這一種也比較常見,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注意力。
比如“隨時隨地,脈動回來”、“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
以上7種賣貨技術,核心秘密,就是讓消費者,更快注意、記憶、想起我們的品牌。
就像是,這麼多年,你也許很討厭腦白金的廣告,但你一到要送禮的時候,你也許馬上就會想到它,可能還會去買它。
那麼文案的目的就達成了。就是一個成功的賣貨文案。
04 最後的話
賣貨的文案怎麼寫?
你寫文案的時候,得先有個靈魂。
這個靈魂,可以是讓消費者和你肩並肩,可以是替消費者思考,可以是讓消費者擁有“佔了便宜”的開心。
如果不知道怎麼去找賣點,就不要坐在辦公室、躺在家裡,硬想。
走到街上,去追問客戶。
問企業老闆、研發人員、經銷商、銷冠、導購。你一定能追問出一些有別於其他產品的特質。
最後一步,才是去打磨文案的傳播性。
押韻。頭韻。反差。重複。關聯。承諾。誇張。
透過“吸簡催”來把文案落地:開頭吸引。中間簡介。結尾催單。
但更重要的,還是前面的功夫。
文案想賣貨,必須要懂人性。
如果前面你沒做好,你的貨其實是賣不好的。
人性不變,但要與時俱進。
謝謝鬼鬼老師。
祝你,文案大賣。
*文章為鬼鬼獨立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1、《文案賣貨》,水滴石團隊
《所謂的自律,就是去對抗那些廉價的快樂》
《錢只能分給,努力能改變結果的人》
來源 | 劉潤主創團(ID:runliu-pub)
作者 | 劉潤 ; 編輯 | 蝦餃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