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拍賣於3月23日-3月27日推出
“域外漢學”古籍及浮世繪專場,
三個專場匯聚百餘件精品,
諸多拍品0元起拍,不容錯過!

本場拍賣匯聚諸多古籍及浮世繪精品,包括葛飾北齋頗為精妙的儒家典籍繪本《繪本二十四孝》《繪本忠經》《繪本孝經》;頗為經典的和刻古籍《素園石譜》《世說新語補》等;歌川國芳的《通俗水滸傳》透過浮世繪的方式將中國英雄引入日本;更有眾多東渡宋元古畫,在日本巧匠手中,以木刻版畫形式的呈現。
新增收藏顧問企業微信:yitart0908
本次買家傭金為10%,
域外漢學專場將於3月27日22:00截拍;
原版浮世繪專場將於3月27日22:30截拍;
二玄社專場將於3月27日23:00截拍。
本場重點拍品
葛飾北齋|《繪本忠經》《繪本孝經》《繪本二十四孝》(四冊)
材質:和刻古籍
年代:文政五年(1823)天保五年(1834)元治元年(1864)
尺寸:22.5×15.5/冊,合計4冊
品相:原版古籍,經年累月,略見磨損
《繪本二十四孝》內頁畫面略見蟲蝕,其他三本品相完好
版元:嵩山房
估價:RMB 8,000-12,000
自唐宋伊始,中國儒家典籍就透過各種途徑傳入日本,並在日本被廣泛翻刻和衍化。而江戶時期的葛飾北齋為中國儒家典籍創作的繪本插圖便是這一時期的獨特呈現。
《繪本二十四孝》是由葛飾北齋創作插圖的早期繪本,也是北齋以“戴鬥”名義創作的最後時期。
其以中國“二十四孝”內容為藍本,透過黑白線稿展示出情節豐富的畫面,兼具故事細節與恣意想象空間,將中國古代二十四位孝子孝女的感人故事呈現給日本民眾,豐富了日本道德教育資源。
晚年的北齋十分重視繪本的創作,先後承接了《繪本孝經》和《繪本忠經》的插圖。兩部作品其皆以生動自然且兼具寫實與想象力的線條,用中日兩國忠孝場景作插圖。
書中保留中文原文並輔以日文註解,細膩傳神地傳播了“忠孝二經”中的核心思想,對當時強化日本社會秩序和道德價值觀影響深遠。
(明)林有麟|《素園石譜》(全四冊)
材質:和刻古籍
年代:大正十二年(1923/民國十二年)
尺寸:30×19.5cm/冊,合計4冊
品相:百餘年古籍,部分題簽損,棉線有失,第四冊封底有損
畫面儲存完好,無蟲蝕破損
版元:圖本從刊協會
估價:RMB 10,000-14,000
《素園石譜》是明代文人林有麟於1613年撰寫的一套賞石畫譜。全書共四卷,共收集各種名石一百零二種(類),計二百四十九幅大小石畫,涵蓋山水景石、奇石、圖樣石、美石、姿石、研山、化石等多種型別。
這一傳世頗早、篇幅宏大的畫石譜錄,對後世賞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儲存了大量宣和以後的名石資料,為研究古代賞石文化的發展歷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和文獻依據。
本場這套《素園石譜》是日本美術史學家大村西崖在1923年來中國求版出版的和刻古籍。
大村西崖在1920年代策劃了《圖本從刊》系列書籍,內容是對中國明清時期的版畫圖本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校勘和重印工作,以翻刻的形式傳播了許多明清版畫名作。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明治廿四年(1891)
尺寸:22×35cm
品相:百餘年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國華社,原作為重要文化財
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估價:RMB 4,000-6,000
本場這件拍品的原作為宋代畫家馬遠所繪,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其以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在藝術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也是中國流落海外的重要藝術品之一。
馬遠是南宋時期 “院體” 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此畫便鮮明地體現了 “院體” 畫工整細膩與簡潔空靈相融合的特點。
畫面構圖頗為簡潔,以大面積的留白來表現寒江的空曠寂寥,這種 “計白當黑” 的手法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尤為特色的表現方式。
在製作這件作品的版畫過程中,藝術家巧妙地利用了木版木紋的特點,在空白畫面中用木紋呈現出若隱若現的水紋效果,是這幅木版畫的獨特巧思。
(南宋)劉松年|《四季山水圖》(秋冬二幅)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珂羅版畫
年代:昭和十七年(1942)
尺寸:22×36cm/幅,合計2幅
品相:近百年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國華社,秋景為木刻版畫,冬景為珂羅版畫,原作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估價:RMB 4,000-6,000
此件版畫的原作出自南宋畫家劉松年之手。全卷分為四段,分別為春夏秋冬四時景象。畫面均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結合界畫技法,精心構建庭院臺榭等建築,工整精巧,或富麗,或古樸。
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蒼逸勁健,行筆設色嚴謹而注重法度,畫中人物雖小而形神完備。作品面貌古樸,筆法精嚴,頗富南宋畫院作品的特色。
此圖立意於表現士紳官僚優裕閒適的生活,畫家的注意力從山川自然的野韻轉移到人工營造修飾的景物。這種題材風格的轉變,從側面反映出南宋時期,一大批官僚專注享樂的態度。
敦煌文物研究所
敦煌木版水印《彈琵琶的飛天》(中唐)版畫
材質:木版水印
年代:1952
尺寸:42×31cm
品相:品相完好
出版:敦煌文物研究所,製作:榮寶齋新記
本作品為敦煌四四窟,中唐風格
估價:RMB 3,000-5,000
上世紀50年代,中國榮寶齋新記推出了《敦煌壁畫選》的木版水印作品,本場這件拍品即是其中一件精品。
這一系列作品以複製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為主,旨在透過高精度的手工工藝,將這些珍貴的藝術瑰寶傳播開來,並尤其針對海外市場,瞭解中國藝術的魅力。
榮寶齋新記採用古老的木版水印技術,逐層雕刻、逐色印刷,充分再現了原作的色彩、紋理和細節。這種工藝的特點在於“手工刀刻如筆,設色如畫”,讓複製品呈現出接近原作的藝術質感。
(南朝)劉義慶,(明)何良俊|《世說新語補》(全十冊)
材質:和刻古籍
年代:安永八年(1779/乾隆四十四年)
尺寸:27×18.5cm/冊,合計10冊
品相:原版古籍,經年累月,品相較好
估價:RMB 6,000-8,000
《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劉義慶組織門客編撰的文集,主要記錄東漢後期到魏晉時期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傾談。
《世說新語補》舊題明代何良俊撰補、王世貞刪定,在《世說新語》基礎上補增了更多奇聞軼事,時間跨度更大,從漢代至元代,所涉故事更多,約二千七百餘事。
其在江戶時期傳入日本,並迅速引起了日本學者的高度重視,進行了大量的註釋和研究,對難解之處進行了詳細的解釋,涉及人名、物名、典故等內容,並引用了大量中國文獻進行補充說明。
該書在日本的流傳,不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更反映了日本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入研究和獨特解讀,同時也展現了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的繁榮。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個·旱地忽律朱貴》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文政十年(1828)
尺寸:38×25.5cm
品相:原版作品,經年累月,品相如圖
估價:RMB 50,000-65,000
文政年間,一直寂寂無名的歌川國芳釋出了一套中國題材的武者繪《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個》系列,一舉成名。此係列作品開創了浮世繪中武者繪的題材,也讓國芳被賦予“武者繪之國芳”的名號。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個》更曾在江戶時期掀起紋身風潮,畫面中的刺青圖案至今仍被臨摹與效仿。
本場這件拍品描繪的是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92位的“旱地忽律”朱貴。其扭轉著身形,在身後拉起響弓,身體的肌肉呈現出誇張的力度。
背部刺青圖案中的”九尾狐“下潛的姿態與脊椎的線條相一致,九條尾巴順著肩部向下滑落,與朱貴拉響弓的力道相協調,刺青的圖案與朱貴整體的動作、肌肉、姿態呈現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效果。
月岡芳年|《新型三十六怪撰·鍾馗》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明治廿三年(1890)
尺寸:畫框:45x35cm
畫芯:35x25cm
品相:原版作品,經年累月,有輕微磨損褪色,品相如圖
備註:已裝裱實木畫框
估價:RMB 15,000-20,000
頗具傳奇色彩的月岡芳年,被稱作“最後的浮世繪大師”。他於十一歲時入歌川三代國芳門下學習,成為“武者繪”的繼承者;後又學習西洋素描、解剖、透視,融入浮世繪創作;晚年時重歸傳統美人繪題材。
“鍾馗”的形象在唐代隨著中日文化交流漂洋過海,日本平安時代後期就已經出現了有鍾馗形象的作品。
在江戶時代,人們會在端午時裝飾鍾馗的人偶和旗飾,張貼鍾馗畫。浮世繪畫師自然也常常以鍾馗為主角作畫。
本場這幅浮世繪出自月岡芳年尤為有名的妖怪繪作品集——《新形三十六怪撰》,呈現了其1888年至1892年間出版的一系列妖怪幽靈畫。他筆下的鐘馗鬚髮俱張,在風中飄蕩,表現出凌厲威風的氣勢,而一旁的小鬼則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更多精彩拍品
梅原末治|《唐鏡大觀》(全兩冊)
材質:珂羅版畫,裝訂成冊
年代:昭和二十年(1945)
尺寸:40×29cm/冊,合計2冊
品相:原版美術文獻,品相完好
版元:美術書院,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考古學資料叢刊
附原版函套,尺寸龐大
估價:RMB 12,000-18,000
(元)王淵|《紅椿戴勝圖》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明治廿七年(1894)
尺寸:35×17cm
品相:百餘年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國華社
估價:RMB 4,000-6,000
(清)高鳳翰|《草堂藝菊圖》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昭和十五年(1940)
尺寸:36×16cm
品相:近百年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國華社,原作藏於大阪市立美術館
估價:RMB 4,000-6,000
冷泉為恭|《佛涅槃像》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昭和二年(1927)
尺寸:50×20cm
品相:近百年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審美書院,原作藏於五島美術館
估價:RMB 4,000-6,000
《古代東方美術集》(三十二幅)版畫
材質:珂羅版畫
年代:大正十三年(1924)
尺寸:29×37cm/幅,合計32幅
品相:原版美術文獻,函套略有磨損,內容品相完好
版元:平安精華社,附原版函套
估價:RMB 5,000-6,000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木版水印《藻井》(中唐)版畫
材質:木版水印
年代:1952
尺寸:24.5×24.5cm
品相:品相完好
出版:敦煌文物研究所
製作:榮寶齋新記,本作品為敦煌三一窟,中唐風格
估價:RMB 3,000-5,000
葛飾北齋|《明鏡嬌面圖》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大正七年(1918)
尺寸:38×16cm
品相:百餘年原版版畫,品相完好
版元:審美書院,原作為絹本設色
東京高田慎君收藏,《浮世繪流派史》著錄,P341
估價:RMB 5,000-7,000
喜多川歌麿|《忠臣蔵四段目》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寬政十年(1798)
尺寸:33×21.5cm
品相:原版浮世繪,經年累月,畫面略見磨損,品相如圖所示
備註:日本立命館大學美術館同版收藏
估價:RMB 6,000-8,000
歌川芳豔|《破奇術賴光袴垂為搦》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安政五年(1858)
尺寸:34.5x73cm
品相:原版作品,經年累月,品相如圖
估價:RMB 30,000-40,000
歌川國貞|《兩國橋之夜景役者繪》(五枚續)版畫
材質:手摺木刻版畫
年代:文久三年
(1863)
尺寸:37×126.5cm
品相:原版作品,經年累月,品相如圖
估價:RMB 8,000-12,000
(北宋)郭熙|《早春圖》版畫
材質:紙本膠印,卷軸
年代:1980
尺寸:畫面約:158×108cm,卷軸約:211×118cm
品相:品相完好
備註:附原版包裝盒,桐木盒,中日英說明及二玄社版權證書
估價:RMB 10,000-14,000
(五代)佚名|《丹楓呦鹿圖》版畫
材質:紙本膠印,卷軸
年代:1980
尺寸:畫面約:118×64cm,卷軸約:211×86cm
品相:品相完好
備註:附原版包裝盒,桐木盒,中日英說明及二玄社版權證書
估價:RMB 8,000-12,000
最後再次提醒:
一條拍賣於3月23日-3月27日,推出“域外漢學”古籍及浮世繪拍賣專場。
域外漢學專場將於3月27日22:00截拍;
原版浮世繪專場將於3月27日22:30截拍;
二玄社專場將於3月27日23:00截拍。
祝大家都能買到心愛之物,玩得盡興!
本文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