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考公、考研的年輕人,湧進麥當勞和肯德基

統計局9月20日釋出了8月分年齡組失業率資料,由於學校畢業,8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8.8%,創2023年12月公佈這一資料以來的新高。
當然,這些年輕人裡,有一些是脫產準備考研或考編的,肯定沒工作,也被計入了失業人群中。
對於這些畢業後還要準備考試的人來說,在外地備考還需要付房租,也無人照顧,甚至有可能出事;在家裡每天要面對父母,也會有些尷尬;畢了業,學校也進不去了,學校圖書館、教室等可以用於自習的空間也無法利用了。
另外,還有一些人沒找到工作,為了緩解尷尬,也要走出家門,需要一個空間準備繼續找工作,維持勤勉且體面的人生態度。
他們都需要所謂的“第三空間”。
“第三空間”指的是除了用於居住的“第一空間”和用於工作的“第二空間”之外的“能讓大家感到安全、放鬆的地方,是個讓人有歸屬感的地方”。
幾年前,就有不少文章提到,午夜時分的麥當勞,能讓很多流落在外的人,休息一整夜,存放了社會的另一面。
到了今天,在白天,麥當勞、肯德基也存放了社會另一面,這一面,是給失業的、備考的年輕人,一處“第三空間”。
備考的人很多,在外面忙著找工作、自由職業的人也很多,他們需要類似自習室的空間。
但是要找到自習室卻很難。有多難?各省市的公共圖書館的座位和春運時的火車票一樣難搶。
有需求就有商機,在這一社會背景下,付費自習室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覆蓋超一線,紮根小縣城。
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在付費自習室十幾元每小時的學習成本實在是有點高,因此,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就成了他們不錯的選擇。
當人們在快餐店學習之餘,渴了餓了可以點上一杯飲料或者一份小食,在這一方小天地坐上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一方面給自己節約了學習成本,另一方面也給店家創收,這何嘗不是一種雙贏呢?
麥當勞、肯德基作為快餐品牌,還是非常注重翻檯率,即餐桌重複使用率‌的,若是大家都跑來自習,一杯飲料坐一天,顯然會傷害其翻檯率。
為了在提升客戶的消費體驗和不會大幅損害翻檯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麥當勞和肯德基選擇在部分門店的特定區域設定了有電源插座的桌子,打造出一個可以用於免費自習的“第三空間”。
去年6月,肯德基宣佈在部分地區推出“肯學習室”,裡面不僅配備了護眼燈具、靜音桌椅,還免費提供冷熱飲用水、電源、文具、WiFi等配套服務,主打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環境。
隨後,麥當勞部分門店24小時免費開放自習區在社交平臺上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當時,麥當勞部分門店將餐廳部門區域分割出來,設定為自習室,提供免費的學習場所,還有免費飲用水、WiFi,部分自習室也有USB充電口,因此吸引了很多學生和打工族前往。
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都紛紛盯上了自習室?
肯德基和麥當勞走這步棋是一次降本增效的全新嘗試。
從硬體上看,快餐店推出自習服務是一件邊際成本很低的事情。
網路、燈光、座椅、吃喝,除了聲音有些嘈雜,快餐店幾乎滿足了開自習室所有的條件。
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付費自習室的主要成本是場地房租,其次是硬體裝修,最後才是人力成本。
對於快餐店來說,自習並不會顯著增加店裡的成本,門店地理位置又有天然優勢,自習的人群和本身店裡的顧客高度重疊,這種商業模式也有利於幫助門店增加人氣,帶動銷售。
用較低的成本增量帶來更大的收益,這種做法確實可以看作是降本增效的一次嘗試。
畢竟現在大家消費都降級了,肯德基和麥當勞也要想辦法拓寬客源,留住更多人到店消費,“自習室”也是個不錯的營銷創意。
這份善意,也給了不少人以寶貴的喘息之機。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商戰,捲到了自習室-硬殼INK
https://mp.weixin.qq.com/s/Mcp992BaAkU2D2OOl3aQnA
“體驗麥當勞新開的自習室,才明白一生考公的中國人有多瘋”-Vista商業
https://mp.weixin.qq.com/s/krBFJtVeKXQDIokETM3Ajw
這間“寶藏”自習室,一定不能錯過!-羊城晚報
https://mp.weixin.qq.com/s/I4v37GEvpaasNsWXNJ354Q
8月不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升至18.8% 為有資料以來最高_經濟頻道_財新網 https://economy.caixin.com/2024-09-20/102238509.html?originReferrer=caixinsearch_pc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