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低頭向前走

幕布在時間的褶皺裡垂落又升起,劉丹的呼吸始終與舞臺同頻。那些懸而未決的追問化作暗流,在劇場深處埋下的種子,穿透16歲起鋪就的人生軌跡,在某個春日轟然綻放—這不是命運的突然垂青,而是多年躬身跋涉中,將每一次困頓淬鍊成光的迴響。
黑色金屬裝飾上衣 LEMAIRE
回應與自問
謝幕的時候,劉丹的心終於落回來了。掌聲中,剛才演出時臺上臺下同呼吸的瞬間,還有觀眾會心的笑聲和嘆息,都清晰地烙印在她的腦海裡。
話劇《婚姻情境》從2017年演到現在,或許是工作和家庭讓中年觀眾分身乏術,沒有時間留給話劇,而青年觀眾不婚者越來越多,不婚就更沒有來看婚姻的理由了。如何讓觀眾走進劇院來看這部劇,成了《婚姻情境》面臨的最頭疼的事兒。
這個由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的故事,與現實聯絡得很緊密。它透過婚姻生活這扇窗,去窺探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親密的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這樣的戲劇在任何年代都是值得觀看和討論的,劉丹也一直都在期待著,在舞臺上與觀眾相互交流,聽到觀眾的回應的時刻。
《婚姻情境》只有兩位演員,飾演一對中年夫妻,有些觀眾卻來看了不止一遍。2017年首輪演出時,導演過士行的兩位朋友來看,當天晚上告訴導演:我們決定離婚。在那一輪演出的最後一場,這對夫妻又來了,再在一起看一次,然後和平地分手。他們是兩位退休的知識分子。
針織短袖、闊腿西裝褲 PORTS寶姿
去年年底新排的另一齣戲《而我們將永不分離》演到謝幕,有觀眾大喊劉丹的名字,他們大多數是透過影視作品認識她的,有些人甚至此前從未進過劇院。《而我們將永不分離》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戲,沒有在現實層面講一個精彩的故事。那個角色臺詞也很少,有幾句頻繁重複,“他回來了”“他不會回來的”“我在幹嗎呢”“我在等什麼”。但劉丹很願意嘗試。看過劇本後,她覺得這個角色不能演得個人化,因為這出戲呈現的是人的困境,演員要詮釋的是困境,而不是某一個人。
在這出戲裡,她看到了每個人在成長過程裡都會遇到的相似的時刻,上不去也下不來,就那樣卡在半空中。她相信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讓人有所反思,讓人認識自己、面對困難從而繼續成長。對劉丹來說,演這出戲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探尋的機會,她也在問自己:卡在困境中的時候,我做過什麼?
被選中的人
曾經的劉丹也卡在困境裡過,一困就是10多年。2007年,她憑電影《夜車》獲得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她本該春風得意。但那時的她無法為眼前的獲獎開懷:既沒有舞臺的邀約,也沒有影視機會,演不到各種各樣的角色,拿再多的獎又如何呢?
演員生涯的開始,她其實是順利的。劉丹從北京電影學院1990級表演系畢業那一年,電影廠不招演員,但劇院招演員。剛好,同屆畢業的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是代培的“新疆班”,原則上都要回到新疆的原單位。於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應屆畢業生有了機會,劉丹正式考進了中國實驗話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有人說,電影學院畢業的演員演不好話劇,劉丹不信。進入劇院的頭幾年,她演了不少主角。
卡其色大衣 ALAÏA
黑色打底背心、灰色長褲 私人物品
1995年,中日韓戲劇節想邀請一名中國男演員、一名中國女演員去日本3個月,其中一個半月體驗,一個半月演出。中國戲劇家協會從各大國家級劇院收集了很多演出錄影帶,交給負責挑選演員的導演,最後被選中的是劉丹和倪大紅。劉丹記得,那個時候的大紅哥就已經是“非常非常會演戲”的演員了。
到了日本,迎面就是一個巨大的刺激。要排的是一齣沒有臺詞的戲,劉丹當時對錶演的認知基本上還是在學校裡學到的那套理念:到臺上就要演角色,說角色的話。但是,現在她看到,一個演員沒有說臺詞,只是失落地站在那兒,就有那麼大的魅力,讓人眼睛不晃地跟著看。她突然發現自己對錶演的理解還是太侷限了。
她想要改變,就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去學習,去嘗試。每天上午,沒有劇本,沒有角色,演員在臺上不停地做練習,導演在觀察演員,人物和故事根據演員們的狀態生長出來,在一次又一次的排演中變得具體。對劉丹來說,這是很神奇的體驗,是一種全新的創作方式。
這3個月的經歷很寶貴,讓她感覺自己通往表演的路寬廣了一些。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很幸運。那麼多的演員裡,她被選中了。
黑色西裝 edition
卡住的時光
變化是從2000年開始的。兩個劇院合併以後,演員比戲多,肉眼可見地,她在臺上的演出機會越來越少,直到沒有。
沒戲可演的時光,從她的28歲一直延續到30多歲。那些年,她記著班主任齊世龍老師說的:劉丹,你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好演員,你需要的就是好好成長。所以,她覺得命運給予的一切都要好好接受、好好學習。她看電影、看書,過日子、做飯,戀愛、結婚、生孩子。所有不知道是不是需要體驗的都儘可能地去體驗,沒戲演,就不停地想辦法讓自己知道得多一點。她告訴自己:我沒有那麼聰明,那我就多付出一點努力,既然喜歡這個職業,就慢慢來吧。
然而,年復一年,演藝事業還是毫無起色,女演員的年齡焦慮,和前途未卜的危機感找上了她。尤其是看到很多在臺上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演員仍然有很多的不完美,也看到曾經特別優秀的演員到了一定年齡顯得力不從心了。這些更加讓她意識到,只學習是不夠的,必須去演,真的去演。
但是劉丹從未想過改行,即便是最難熬的時候也一樣。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她只有16歲。回望過去,她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成長都跟這一行有關,這個職業給自己打開了和世界接觸的大門,對她來說,這相當重要。
粉色襯衫、灰色長褲、黑色厚底樂福鞋 PRADA
不過她也想過,如果有一天這一行真的不要我了,我大不了去賣煎餅餜子活下來。普通人可以這樣,我也沒有什麼不普通的地方。只是主動離開,我是不會的。
困境是磨礪,很磨人,卻也給人勇氣。看看孩子一天天長大,劉丹覺得自己必須走出家門,回到舞臺上去。既然舞臺是不能放棄的,那麼,任何跟舞臺有關係的事情,比如,戲劇節的朗讀活動,她都積極嘗試,每一次站在舞臺上的機會她都要爭取。
正是這些嘗試,給她帶來了鼓樓西劇場的邀請。終於有戲演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她不敢上臺。離開舞臺太久了,她不確定自己還有沒有能力去面對觀眾。這樣在擔憂裡演了兩三年,她終於重新找回了表演的信心。
在鼓樓西劇場,她演了很多的戲劇,很多個女一號,被很多人看見了。演員劉丹又活過來了。
好運在靠近
2018年,作為電影《冥王星時刻》的主演,劉丹來到了戛納電影節。在那裡,她和同樣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師姐郝為見面了。郝為問她,你這些年幹嗎去了,是不是挑本子挑得厲害呀?劉丹說,不是挑本子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像跟圈子失去聯絡了,完全找不著路去建立關係。
露珠精紡絲羊毛風衣 之禾
當時,劉丹沒有經紀公司。郝為想了想說,我們可以試著合作。那陣子,很多人看了《冥王星時刻》,一些影視拍攝找過來。她的好運回來了。
《開端》也來了。近幾年,陶映紅是給劉丹帶來最多人氣的角色。一個因女兒意外離世而選擇用高壓鍋裝自制炸藥報復社會的中年女性,被觀眾戲稱為“鍋姨”。第一次聽到“鍋姨”的時候,她有點詫異,一直都是“丹姐”,怎麼突然變成姨了?再看看叫姨的都是些年輕孩子,難怪。
一開始拿到《開端》的劇本,她並不想演。那一版劇本里陶映紅這個角色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報復社會的原因主要歸結為病情發作。和主創團隊見面的時候,三位導演孫墨龍、劉洪濤、老算都說:丹姐,你不用擔心,我們可以一起商量劇本,你有什麼想法,大膽地說出來,我們一起嘗試。他們聊得很愉快,一點一點地把陶映紅調整成了一個現實的、複雜的、對劉丹來說有挑戰也有創作慾望的角色。
接下《開端》之後,最難的一點是,她不理解陶映紅失去女兒之後為什麼選擇大範圍無差別地報復社會。後來她想到,陶映紅是一個默默低頭幹活的人,不善於溝通,可能遭受過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心裡積攢了很多的壓抑。如果女兒沒有死,她的生活可能照常執行,她會繼續忍受。女兒的死是一個觸發點,一個宣洩的出口,之前所有的委屈、壓抑和懷疑都傾瀉而出。透過陶映紅,可以看到為什麼有些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會拼命。這個心路歷程在劇中沒有展開呈現,但是她想明白了,才能理解陶映紅,成為陶映紅。
黑色金屬裝飾上衣、黑色長褲 LEMAIRE
孫墨龍導演對她說過:丹姐啊,這下麻煩了,“鍋姨”這頂帽子戴上了,將來要摘掉會挺難的。這次她倒不擔心了,有本事戴上,早晚會有機會把它摘下來。如果連這個自信都沒有,怎麼往前走?
因為之前經歷過沒戲演的那些年,她現在渴望多多地演戲,不停地去體驗,把那段荒廢和缺失補回來,把總感覺自己沒做夠的練習和實踐追上來。相比而言,一個角色帶來的標籤不是多大的問題。再遇到這樣挑戰和機遇並存的角色,再給自己換上新的標籤,這才是演員的本事。至於做不做得到,只有試了才知道。
更多可能
目前為止,公眾對角色背後的劉丹本人知之甚少。她也不想太過頻繁地露面,接受採訪會對角色形成干擾。一個習慣低頭做事的人,還是決定少做一些把自己袒露出來的事情。粉絲跟著她的話劇演出去不同的城市,一場一場地看,知道她在演出前不願意見人,就等到很晚。他們喜歡和她聊天,說說工作上的事、生活中的事。
她很開心,但看到這麼年輕的孩子把太多的時間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覺得挺虧欠的。其實,相遇就好,她的朋友都知道她性格中的這一面――一旦認下了,心裡有,永遠都不變,不管多久沒見。
這幾年,她的工作越來越多,在舞臺上演出,又有影視拍攝,是在家裡等待著的那些年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前兩年因為疫情,劇場演出受限,她更多在拍影視,這兩年希望兩方面兼顧。畢竟,舞臺是她的根據地。影視作品大多數是現實主義題材,剛好,在舞臺上有空間去做一些實驗性創新的、更多不同型別不同題材的嘗試,讓一個演員不停地往前走。
卡其色大衣 ALAÏA
黑色打底背心、灰色長褲 私人物品
16歲的劉丹決定做一個演員,那時她想著,當演員可以體驗很多不一樣的人生,多美好啊。很多年過去,她發現體驗了別人的人生以後,自己也得到了成長,創作過的每一個角色帶著她從不同的視角去理解世界。這個職業的魅力遠不止這些,她一層一層地有新的發現,有些能用語言描述,有些說不出來。
看完電影《乘船而去》的劇本,劉丹很驚訝,導演陳小雨才30歲出頭,就寫出了這樣的故事。蘇念真這個角色和她的年齡差不多,總想為家裡做更多事情,讓家人過得更好,自己更優秀,能被人承認,讓爸爸媽媽滿意,光宗耀祖。她全都理解,在成長的很多年裡,她和蘇念真一樣,想做一個好孩子。這種過於乖順但又自主、要強的性格,也曾被她視為表演路上的一道阻礙,而今她已接受了這樣的自己。
2023年,《開端》讓她拿到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最佳女配角,去年,《乘船而去》又讓她拿到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女配角。和2007年那次獲獎的心情完全不一樣,走過了低谷期,她覺得交到好運了。有人找自己演戲,說明行業認可自己了,演的角色被喜歡,說明觀眾承認自己了,這就已經很好了,還要用獎盃告訴她:劉丹,你很棒。
她忘不了那一年在戛納電影節,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所有人都是為了電影而來,不認識也相互打招呼,還有人跑過來對她說:我非常喜歡你的電影,演得真好。上臺的時候,臺下鼓掌的時長讓她吃驚,他們怎麼可以那麼長時間站在那裡,鼓那麼久的掌?她能感受到,他們在發自肺腑地鼓勵自己。她的眼睛瞪得老大,我不是在做夢吧?老天爺對我真不錯。這條路走起來真不容易,但他一定是有什麼理由,讓我到這個時候才開始真正地享受自己的工作,被人看見,並且有更多的可能。
卡其色大衣 ALAÏA
黑色打底背心、灰色長褲 私人物品
攝影 澤林
採訪、撰文 十一
統籌、策劃 暖小團
化妝 亞楠
髮型 Lily
服裝造型 大壯
製片 July
美術 Rth
道具 阿文
助理 耀耀、Apollo、黑朋
美術編輯 孫毅
場地鳴謝 安廬茶室
新媒體執行 紫蘇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