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女主,她又有什麼新招?

在“大女主”氾濫成災的熒屏市場,觀眾曾不止一次地問:“大女主劇什麼時候可以不要忙著談戀愛?”
終於在2025開年,來自大唐盛世的商賈之女何惟芳登場,她不僅沒有忙著談戀愛,還僅用8集時間上演唐朝版“出走的決心”!
真實還原封建社會背景,地獄開局、被暴力毆打,男主不再英雄救美,何惟芳如何“裝慫賣慘”、精心設局,九死一生逃離婚姻,白手起家?
前夫懊悔追妻,如何判斷他是否真愛?
被評“虐女劇”,古代女性面臨的困境我們都低估了?
#
婚姻的本質也是交易!
古代商賈之女的
自我修養
古代士農工商,商賈地位極低。出身商賈之家的何惟芳,對這場與官宦之家劉家結親的“交易本質”看得非常透徹,即劉家貪圖何家的嫁妝,而何家急需劉家的貢藥為病重的何母續命,丈夫是不情的,我更是不願的。
在知道貢藥是贗品之前,何惟芳心平氣和地接受了自己被交換的命運,雖然母親最後還是病逝了,但既然當初劉家兌現承諾拿出了貢藥,何家也不能背信棄義,這裡體現的是商賈之人的契約精神。
作為商賈之女,何惟芳更是懂得靈活變通的女商人,與核心利益相比,名聲可以不值一提,而核心利益不一定是金錢,在何惟芳這裡是王母留給她的牡丹花。
縣主要摘何惟芳的牡丹花,何惟芳坦誠這是母親的遺物,不敢不孝,哪知縣主不吃這套,何惟芳立刻換了一套策略,她裝出一幅貪財粗俗的市儈形象,稱這些牡丹花是她的金疙瘩、活財神,不捨予以。她精準地抓住了縣主高高在上的心理,敢於透過自我矮化,讓縣主為了和商賈的“低賤”劃清界限而放棄糾纏。這種通權達變的性格能力,貫穿了她後來的經商之路。古裝背景下,白手起家的經商女主,“裝慫賣慘”“身段柔軟”是最基本的。
如果不是意外得知劉家背信棄義,用贗品貢藥耽誤了母親治療,何惟芳也許會像無數封建時代的女性一樣,揹著《女誡》,在後院磋磨一生。
親如妹妹的丫鬟玉露被管家推進河中致死,是壓死何惟芳的最後一根稻草,丈夫劉暢更言“何必為一個下人如此狼狽?”劉家高高在上地冷眼旁觀、見死不救,她也看清了隱忍順從的結果是連最親的人都保護不了,決意與丈夫劉暢和離並帶走財產!
#
前夫哥挽留你
真的是因為愛你嗎?
而說到劉暢,何惟芳很早就看透了他的本質,總結來說就是“上進但軟弱”,這是很多“耀祖”的通病。
“耀祖”們揹負了沉重的枷鎖,不得不上進,但又不敢和真正壓迫他們的系統對抗,或者說對抗但失敗了,轉而逃避。
劉暢表面寫著要強,他不同意父母給他打點官場,強調“我要靠自己的本事科考”;明明是因為家族榮辱才屈服於婚姻交易,因為門第偏見才被迫與縣主分離,卻把氣撒在何惟芳頭上。
牡丹找他和離遭到他拒絕,有觀眾覺得是他對牡丹有點心動不捨得放手,但其實他拒絕的理由非常符合他的性格——爹媽做我的主就算了,你也想做我的主?婚姻之事他屈從了父母,在妻子這裡,怎能妻子說離就離?他要把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好顯得自己像個男人,這也是所謂有毒的男子氣概。
劉暢之前因為門第差異被迫與縣主分離,但他卻不能洞悉:玉露之於他,和他之於寧王無異,都是賤若螻蟻,他對於“下人”性命的漠視,正是他對於本質問題的軟弱和迴避。
#
父權、夫權、官官相護
古代婦女離婚
有多難?

唐宋律法是允許和離的,和離可以帶走嫁妝,但法律條款反映的是“應然”的社會,不是“實然”的樣子,實然的社會不在法條裡,而在卷宗裡。
歷史學家史景遷的《王氏之死》講述了清朝山東一個小縣城裡,和男人私奔離開家的女人王氏的命運,真實古代女性走出家庭的困難程度,要遠遠超過一些觀眾的想象。
《國色芳華》用何惟芳的經歷告訴我們,古代女子和離在執行層面有多麼艱難,看何惟芳如何關關難過,九死一生。
第一回合,聯手設局,借力打力,與縣主聯合上演一齣“姦情敗露”,何惟芳“當眾賣慘”,借眾人之勢,讓自己有和離的正當理由。
第二回合,劉暢不願意籤和離書,並試圖婚內強姦。“協議離婚”行不通,何惟芳帶著一身傷鬧上公堂“起訴離婚”!
第三回合,何惟芳利用蔣長揚不想娶縣主這一點,提前拉攏戰線,與其談判,爭取他的支援,並且請他找人在縣衙門口壯大聲勢,為自己爭取輿論支援!上了公堂,劉家和縣令一丘之貉,官官相護。但又奈何蔣長揚官大一級壓死人,還是推助何惟芳拿到了和離文書。何惟芳回到夫家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結果……
第四回合,公公為了侵吞何惟芳的嫁妝,大白天就敢派人在院子裡滅口,何惟芳拼盡全力逃脫之後,終於要回到孃家了,然而……
第五回合,何惟芳遠遠看到父親屈從於劉家的淫威,“低賤”的商賈沒有硬剛的底氣,如果劉家強行拿人,何父報官,那便又會回到第三回合,官官相護。何惟芳不想讓父親為難,也為了保證自己的自由,拜別父親,轉身離開。
在真實的古代背景下,她大機率就會這樣消失在夜色裡,或失足跌下懸崖、或被綁架拐賣、或被強姦毆打……有一萬種死的可能,只有一分活的希望。何惟芳是那九死裡的一生,她製造自殺假象,選擇孑然一身開啟重生之路。
#
女性!永遠別放棄
拯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國色芳華》還原了戶籍制度對流動人口的限制,讓觀眾相信何惟芳是一個真實生活在唐朝商賈家的女孩子,她的「困境」更準確說是「險境」,都是真實存在且非常普遍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暴力
短短8集,何惟芳已經遭受了3次真實的男性暴力,甚至不同於偶像劇男主從天而降、英雄救美的傳統套路,這次的男主,淨是一次都未出現相助!而五娘更是無數個長期遭受家暴的女性縮影。劇中的暴力場面都真實用力,隔著螢幕都能讓人感受到窒息。
儘管何惟芳遭遇悲慘,但她從不自苦,也絕不內耗。為了自由,她勇敢堅韌地一次又一次“出走”,儘管面臨的是一次次暴力毆打和白手起家的苦日子,但她的受苦,是選擇在苦難中成長,而不是在封建對女性壓迫的苦難中墮落,這便已經脫離了“虐女”的最初層面。而她自救的信念也激勵了“已經被打怕了”的五娘。
過往影視劇的“女性互助”會讓女主幫人在前,以強化塑造女主的品格,而《國色芳華》選擇讓女主先接受了其他女性的幫助,是先有五娘救了何惟芳,何惟芳才有機會救出五娘。
在五娘出現之前,何惟芳離家後先到了一家農戶,換了一身不那麼招搖的衣服,這件衣服有可能是何惟芳用它物交換的,也可能是對方送給她的。
導演刻意省略了對話過程,遠景模糊了對方的面容,讓觀眾更傾向於理解成「幫助」而非「交易」。這位農婦是誰也不重要,她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普通女性,她和五娘、芸店主一樣,跟何惟芳萍水相逢,卻願意信任和幫助其他女性。
就像現在我們可以放心地向其他女生借用衛生巾,哪怕素不相識,但你卻相信只要對方有,就一定會借。或許你並沒有機會“還”了,但依舊習慣用“借”字,因為這片衛生巾總會以“借”給另一個女生的方式,完成“還”的閉環,這也是“女子之間的道義和情誼”!
義大利學者克羅齊在《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一書中提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強調歷史對當下現實的參考意義。
何惟芳給現代女性無限的鼓舞力量就在於,哪怕在九死一生的封建王朝,依舊有女性不屈從於男性的暴力,為了爭取自由而豁出去的勇氣。
現代社會的你更不要害怕!如果遭遇婚姻中的不幸,不要猶豫,不要內耗、僥倖,不要覺得自己是弱者,首先要有自救的信念,請你像何惟芳一樣:“千次萬次,毫不猶豫地,救自己於這世間水火之中!”
*圖源網路
監製/Sherry寧李
文/刀疤蝶
編輯/賢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