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439期
11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2024年最失敗科技盤點The 8 worst technology failures of 2024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釋出了2024年“最失敗科技”榜單,這份榜單聚焦於8大事件,包括技術失誤、商業決策失當以及意圖雖好但執行失敗的案例。
1. Google Gemini AI的“政治正確”翻車
Google於2024年2月推出的Gemini AI繪圖功能,因開發團隊強行加入多元化和包容性原則,產生了與歷史事實嚴重不符的影像。
例如,生成了黑人維京人和黑人女性教宗的影像。
這些圖片迅速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批評,認為Google的行為有扭曲歷史之嫌。

結果Google不得不暫停Gemini AI的人物繪圖功能,並承認其包容性嘗試“未達預期”。此事件讓外界對科技公司是否該過度干預AI結果產生質疑。
2. 波音星際飛船問題
2024年6月,波音星際飛船首次搭載兩名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然而,因氦氣洩漏及推進器故障,任務失敗,飛船隻能空船返回地球。原計劃在太空停留8天的宇航員,不得不等待SpaceX的接手,延長任務至2025年。
宇航員回地球時間推遲至2025年3月至4月。
波音為此解僱了其太空國防部門負責人。
NASA的信任受到影響,未來專案可能更多傾向於SpaceX。

3. CrowdStrike導致全球大規模宕機
作為網路安全領域的明星公司,CrowdStrike的失誤堪稱災難級。
今年7月,一次錯誤的系統更新導致全球範圍內數百萬臺Windows電腦陷入啟動迴圈,出現“藍色畫面宕機”。此問題特別影響了航空公司、醫院及電視臺等關鍵基礎設施。
達美航空被迫取消7000架航班,造成數億美元損失。
多家公司對CrowdStrike提起訴訟,索賠高達5億美元。
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CrowdStrike的品牌聲譽和行業地位。

4. Bowery垂直農場的破產
曾被視為農業科技新希望的Bowery垂直農場在融資7億美元后,於2024年11月宣佈破產。
該公司宣稱透過水耕技術和機器人種植萵苣的產量是傳統農場的100倍,但高昂的成本及病害問題導致其難以為繼。
Bowery破產成為年度創業界最大失敗案例。
垂直農業模式因其經濟不可持續性受到更多質疑。


5. 呼叫器爆炸案牽連臺灣
2024年9月,以色列透過植入炸藥的呼叫器發動了針對真主黨的襲擊,造成黎巴嫩平民重大傷亡。一家臺灣廠商“金阿波羅”因授權貼牌生產這些呼叫器,被推上風口浪尖,後被證實與爆炸案無關。
此事件被指控為戰爭罪。
對以色列而言是一場軍事勝利,但對科技倫理和戰爭行為提出了更深的拷問。
6. 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的衰退
23andMe曾是基因檢測行業的先驅,但因盈利模式的缺失,現正走向衰退。今年11月,該公司解僱了整個研發團隊,開發基於基因資料的新藥計劃被擱置。
股價幾近歸零,顧客對基因資料的安全性產生擔憂。
此事件也讓外界重新審視基因檢測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7. AI廚餘氾濫
“AI廚餘”(AI Slop)指的是大量未經驗證、低質量的AI生成內容。
研究發現,今年在LinkedIn和Medium等平臺上,約一半的長篇文章均部分由AI生成。
AI生成內容浪費了大量使用者時間,甚至誤導公眾。
這一現象促使平臺加強內容監管,同時引發對AI生成內容的真實性及創意價值的爭論。
8. 自願碳市場的失敗
Nori和Running Tide等碳市場公司以“碳抵銷”概念為核心,宣稱透過植樹或將碳沉入海洋等方式實現淨零排放。
然而,因技術不成熟、碳權可信度低及市場需求不足,紛紛倒閉。
自願碳市場的公信力受到質疑。
環保專案的長效機制需要重新設計,企業的碳中和努力遭遇信任危機。
啟示
這些失敗案例提醒我們,技術創新的初衷可能是善意,但若缺乏深入的風險評估和實際執行能力,往往適得其反。
這些事件不僅讓公司蒙受損失,更影響了公眾對科技的信任。
Reference: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4/12/17/1108883/the-8-worst-technology-failures-of-2024/


近期發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名校之路】過來人的教訓與秘籍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