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轉載於“麥穗觀察”

▼
李嘉誠賣港口這件事,沸沸揚揚的鬧了這麼多天,在有關部門明確表態,官方點名多次批評,港府明令將依法行政稽核相關程式時,他依然頂著壓力決定將和記全球港口資產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
這個貝萊德財團是個什麼背景呢?你說它是私營資本,卻有著美國國家力量為其保駕護航,在全球各地搜刮有價值的資產服務於美國的戰略利益。比如特朗普要讓烏克蘭簽署用全國礦產資源償還美國5000億美元的援助,具體執行上就是由貝萊德財團操作的。
你說它是美國國營資本吧,它的資本構成又比較多元化,基本上是以華爾街專業力量為代表,集合了西方眾多知名私營財團的央格魯撒克遜集團。美國的國家機器本就掌握在各大壟斷財閥家族和華爾街手中,政治與寡頭資本經營的高度結合也算是美國的特色。
當然,隱藏在各大寡頭資本幕後的猶太精英階層,藉助財團的力量對美國國家機器的深度滲透和掌控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話題了。
貝萊德在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機收購李嘉誠和記全球港口業務,稍微有點宏觀思維的人都看得出,這絕不會是一場純粹的商業收購,完全是配合特朗普政府發動新“關稅戰爭”,加強對全球貿易通道和關鍵港口控制權的明牌。
美國原本重點關注的是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逼迫巴拿馬政府透過審查港口交易來敲打李家,再安排財團來洽談收購,來個“抄底”。結果嗅到危機的長實集團直接來了個金蟬脫殼,打包甩掉全部境外港口業務不玩了。
有訊息稱,十年前四家央企組成的財團收購和記港口40%的股權金額就與貝萊德目前整體收購和記的報價差不多。在去年港口業務利潤暴增,成為集團主要的現金流大腿時倉皇甩貨,可見長實集團嚇的不輕。
李家對美國如此唯諾的原因表面上看主要有兩點,一是長實集團從中國大陸與香港市場大撤退已佈局多年。在公開喊出“黃臺之瓜,何堪再摘?”後,李嘉誠的資產重心逐步遷移到了歐洲,準確的說是英國。
目前,長實集團在歐美的資產佔比超過70%,在內地的資產不到10%,預計香港和內地的資產還將進一步萎縮。也就是說,李家資產安全的“睪丸”已經被捏在了歐美政府的手裡。所以,當美國表達出傾向時,李家不僅沒有半點掙扎,還表現得異常積極,主動配合,站隊姿態明顯。
其次,李嘉誠的整體投資風格隨著年紀的增長趨於保守,主動避險的操作頻繁成為輿論焦點,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關鍵資產,李嘉誠當然會抓緊出逃,並向強者妥協。
爭議點就在這裡,你李嘉誠的和記發家於香港,雖然國際化程度高,但終歸是帶有中國血統的華資。為什麼能如此不顧國家和民族的大義呢?這些年被美國發難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像tiktok的不公正收購案,中國企業都能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背後也得到了國家的充分支援。李家怎麼就表現的如此吃裡扒外呢?
這都還要從李嘉誠發家後對自己的定位說起,發跡於香港殖民時期的李嘉誠已經習慣了扮演“超級中間人”兩邊吃紅利的角色。
既透過香港國際化的地位搶佔內地改革開放,積極吸引外資發展經濟的政策紅利,又利用自己熟悉中國內地,深諳內地經營之道,持有內地大量資產的契機獲得港英政府的禮遇,雙邊政策套利做大做強。
在特殊歷史階段,嚐盡了“超級中間人”的好處李嘉誠將自己完成當成了一個“獨立”的超級商業帝國,擺出了對政府,甚至是國家對等的溝通姿態,有好處我就留下,沒有好處走的比誰都決絕。
與香港以霍英東家族為代表的愛國商人相比,李嘉誠可謂是十足的老奸巨猾,沒有起碼的民族和家國情懷可言,眼裡只有利益,說的通俗點就是隻有錢。
儘管做了些慈善,那也是各種稅務籌劃下,富商們的正常操作,不做捐贈也會以稅收的形式上繳,自己做慈善捐贈還能留下名聲功績,落個好名聲。所以不會有超級富豪不做慈善的。
商人在商言商本也無可厚非,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富商都能擁有熱烈的愛國情懷,身懷民族大義,做好他們自己的事也是本分。所以縱使李嘉誠家族在近十多年來的操作飽受非議,只要在市場準則和遊戲規則之內,並沒有受到主管部門和香港政府的多少干預。
而此次出售和記全球港口業務,香港政府,官方媒體和國務院港澳辦公開點名多次,勸其懸崖勒馬,要考慮國家的戰略安全,李嘉誠家族的決絕和固執超出了外界的預料,一直堅持完成交易,直到國家主管部門出手表態要核查相關交易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時,李家才倉促的按下了暫停鍵。
中國有句俗話叫“事不過三”,李家在官方輿論數次警告勸解之下仍然我行我素,胳膊肘往外拐,已經充分暴露了李嘉誠家族的政治立場,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態度,在涉及國家重大戰略安全和民族大義上的綏靖策略。
這樣的操作稱其為新時代商界的汪精衛也不為過。
既然李家將大部分資產都轉移到了國外,為了利益極力討好歐美政府,並以出賣涉及國家戰略安全的商業利益來換取自己家族海外資產的安全,並以歐美政府作為靠山,視作同港府以及內地有關部門打交道的博弈籌碼,繼續玩著超級中間人,兩邊“撈油水”的把戲,這次之後將作古。
沒有了國家的支援和靠山,並被劃清界限,李嘉誠家族與幣圈的趙長鵬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縱使是全球首富,也只不過是西方政府眼裡待宰的肥羊和臨時提款機而已。
沒有了民族認同感和國家標籤,李家也就失去了“超級中間人”的利用價值。西方最不缺的就是資本,財閥和買辦,憑什麼要把大量基建專案和政府專案給到你李嘉誠家族來做?
據傳,李嘉誠家族在內地乃至香港的眾多業務將會受到限制,不會再有什麼特殊優惠的政策對待。既然李家已經堅定表達了媚外的立場,香港並不缺愛國財團和愛國商人。
江湖再無“李家”。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