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均水平上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作者:郭滿天
來源:郭滿天
文章已獲授權
一、在經濟總量指標上,中國早已超過所有發達國家
12024GDP前二十國家
2024年,中國的GDP總量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
全球各國GDP總量的分化十分直觀和清晰:
經濟總量的第一梯隊是美國和中國,GDP領先其它國家。
2024年美國和中國的GDP分別是28.8萬億美元和18.8萬億美元,只有中美兩國的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
經濟總量的第二梯隊包括4個發達國家和1個發展中國家,分別是日本、英法德和印度。
印度是人口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此外都是老牌的發達國家:包括歐洲三大老牌強國英法德和亞洲最早的發達國家日本。
第二梯隊國家的GDP總量在3~5萬億美元之間,這些國家的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與中美的經濟總量差距巨大。
但是第二梯隊國家的GDP總量仍然顯著超過世界其它國家,畢竟絕大多數國家的GDP總量都不到1萬億美元。
經濟總量的第三梯隊:GDP總量在1~3萬億美元的國家。
全球GDP總量在1~3萬億美元的國家一共有12個,加上前兩個梯隊的國家全球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一共只有19個。
這批國家中既有老牌的發達國家如義大利、加拿大等,也有規模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如墨西哥、印尼等國家。
22023年主要國家制造業增加值
中國除了GDP暫時處於第二,在其它經濟總量指標上早已達到全球第一。
2023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是4.66萬億美元,大幅領先美國的2.80萬億美元和歐盟的2.76萬億美元。
中國製造業規模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處於第一梯隊,美國和歐盟處於第二梯隊,在總量上與中國有1萬多億美元的差距。
發達國家中美國的製造業規模絕對領先,比歐盟所有國家制造業的總和還大。
德國和日本的製造業規模僅次於美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製造業經過長期的去工業化之後已經很小,甚至不如發展中大國。
以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為代表的發展中大國,製造業規模只有3000~4000億美元,與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
32024年主要國家商品出口金額
2024年中國的商品出口金額是3.6萬億美元,顯著超過全球其它國家處於第一梯隊。
美國和德國的商品出口金額處於第二梯隊:美國的商品出口金額只有2.1萬億美元,德國的商品出口金額只有1.7萬億美元。
除了中國、美國、德國三個國家之外,其它國家的商品出口金額都不到1萬億美元,日本2024年的商品出口金額只有7070億美元。
中國的商品出口金額早已超過所有發達國家位居全球第一,而且領先優勢十分顯著。
4:主要發展中國家商品出口金額
2024年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金額遠低於發達國家。
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墨西哥的商品出口金額最高,達到6171億美元。
印度GDP全球排名第四,但印度的商品出口金額只有4426億美元,與東南亞四小龍的規模差不多。
資源出口國代表俄羅斯和沙特,2024年的商品出口總額分別是4172億美元和3054億美元,同樣與東南亞四小龍相當。
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金額與中國的差距更大,大部分國家的商品出口金額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左右。
52021年主要國家汽車銷量
2021年中國的汽車銷量達到2631萬輛,也是處於遙遙領先的第一梯隊。
美國和歐盟的汽車市場排在中國之後:同年美國的汽車銷量是1493萬輛,歐盟27國的汽車銷量是1414萬輛,美國和歐盟的汽車銷量都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中國、美國和歐盟是全球最大的三個汽車市場,2021年三個市場汽車銷量總和佔全球汽車銷售總量的比例高達66.9%
在三大市場之外,日本和印度的汽車銷量超過300萬輛,此外除了少數幾個國家的汽車銷量超過100萬輛之外,大多數國家的汽車銷量都只有幾十萬輛。
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不僅是全球第一,而且中國汽車銷量相當於美國和歐盟的銷量之和。
美國和歐盟都擁有超過3億的人口,中國的人口規模是美國和歐盟人口總和的兩倍左右,中國的汽車銷量達到美國和歐盟之和,說明在人均汽車銷量水平上,中國也已經開始追趕上歐美髮達國家了。
在能源消費總量、發電量、鋼鐵水泥產量等產業經濟指標上,中國在總量上早已達到全球第一併大幅超過美國,即使是人均指標也已接近發達國家。
在人均指標上趕上歐美髮達國家,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極其重要的標誌。
二、在人均經濟指標上,中國正逐步追上發達國家
6:各國人均GDP對比
在人均GDP上,中國與發達國家仍有巨大的差距。
2023年美國的人均GDP高達7.8萬美元,是七國集團中最高的;英國和德國的人均GDP5萬美元左右,七國集團中人均GDP最低的義大利也有3.3萬美元。
2023年中國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17.4%),只有德國的四分之一多(27.6%),日本的38.9%
西班牙被稱為發達國家守門員,2023年中國的人均GDP只有西班牙的45.8%,即中國人均GDP還不到發達國家門檻的一半。
7:主要國家人均製造業增加值對比
在人均製造業增加值上,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沒有像人均GDP那樣大。
2023年中國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是330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是8386美元,中國人均的數值相當於美國的39.4%
七國集團中德國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最高(10136美元),中國人均的數值相當於德國的32.6%,同樣低於兩國之間人均GDP的差距。
中國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接近日本的一半,更是達到英國和法國近八成的水平。
在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指標上,中國已經接近了英國和法國的水平(八成),但是與美國和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82023年主要國家人均能源消費量
在人均能源消費量上,中國已經超過了部分發達國家。
2023年,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是4.09噸標煤,人均能源消費量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超過了七國集團中的英國和義大利,與法國、德國和日本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僅低於美國和加拿大。
2023年美國人均能源消費量是中國的2.3倍,美國勝在同時擁有經濟最發達和資源稟賦條件最好兩項優勢,而加拿大則再多一個人口少的優勢。
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超過了歐洲的平均水平,高於像西班牙、波蘭這些所謂的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均能源消費量。
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擁有巨大優勢: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均能源消費量只有2噸標煤左右,只有中國人均水平的一半多,而印度的人均能源消費量更是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
從人均能源消費量來看,中國已經超過了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92023年主要國家人均發電量
2023年,中國人均發電量達到6697千瓦時,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發達國家。
中國人均發電量高於七國集團中的德國、英國和義大利,略低於法國和日本,達到美國和加拿大人均發電量的一半左右。
在發展中國家裡,中國的人均發電量是巴西的兩倍,是印度的四倍多。
從人均發電量來看,中國同樣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顯著高於其它發展中國家。
10:中國移動使用者總數
在行動通訊領域,中國早在2015年前就完成了行動通訊的普及,行動電話使用者總數超過了人口總數。
2020年後,中國移動使用者總數更是超過了16億,相當多中國人擁有不止一臺手機。
行動通訊的普及同樣是中國人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標誌。
112022年主要國家人均乘用車銷量
2022年,中國每萬人乘用車銷量達到167輛,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人均乘用車銷量水平。
2022年中國的人均汽車銷量相當於美國的86%,歐盟27國的66%,德國的53%,不論是發達國家整體還是單個國家,人均乘用車銷量水平都沒有超過中國的兩倍。
中國人均乘用車銷量水平雖然還低於發達國家,但是中國人均乘用車銷量水平與這些發達國家已經不再有數量級的差距。
以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至少是中國的3倍以上,但是這些國家的人均乘用車銷量相比中國卻沒有如此大的優勢。
不論是人均製造業增加值,還是人均能源消費量、人均發電量、人均手機銷量和人均汽車銷量,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都沒有像人均GDP那樣巨大。
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服務業上,中國GDP的含金量要遠高於發達國家。
三、中國的人均經濟指標早已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122023年主要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對比
在主要的發展中大國裡,中國的人均GDP水平已經處於前列。
2023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高於拉美的墨西哥和巴西,高於歐洲的土耳其,也高於東南亞的印尼、泰國和越南。
中國的人均GDP和東南亞中發展水平最好的馬來西亞相當,也接近俄羅斯的人均GDP
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裡,中國的領先優勢在不斷擴大。
2023年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對印度經濟擁有巨大的優勢。
即使是發展得較好的東南亞,印尼的人均GDP只相當於中國的36.7%,而越南的人均GDP只相當於中國的34.3%
13:主要發展中國家人均能源消費量
在主要的發展中國家裡,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大幅領先其它國家。
2023年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量相當於4.09噸標煤,在主要發展中國家裡只低於馬來西亞的4.79噸標煤。
巴西和墨西哥的人均能源消費量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半多,而土耳其的人均能源消費量只相當於中國的68.2%
東南亞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和越南,人均能源消費量分別是1.24噸標煤和1.69噸,只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
印度人均能源消費量不到1噸標煤,只相當於中國的22.7%,不到四分之一。
14:主要發展中國家人均乘用車銷量對比
中國人均乘用車銷量顯著高於其它發展中國家。
在主要的發展中國家裡,只有中國和馬來西亞每萬人汽車銷量超過100輛。
發展中國家裡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巴西、土耳其每萬人汽車銷量只有70輛左右,而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每萬人汽車銷量都不到30輛。
在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各項指標的對比中,同樣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中國人均GDP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幅度要低於人均能源消費量、人均汽車銷量等指標的幅度。
中國人均GDP只是巴西的1.4倍,但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是巴西的1.9倍,人均汽車銷量是巴西的2.3倍。
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5.2倍,但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是印度的4.4倍,人均汽車銷量是印度的6.2倍。
為什麼不論是相比發達國家,還是相比發展中大國,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人均乘用車銷量的實際數值都高於人均GDP所對應的水平?
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中國絕大多數商品都是本國製造的,因此中國的GDP中商品的含量最高。
不論是相比發達國家,還是相比發展中國家,中國GDP的含金量都更高!
中國人均GDP代表的實際購買力相比世界任何國家都是最高的,中國的實際生活水平要遠高於人均GDP數值反映的水平。
四、從人均經濟指標上看,中國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從人均經濟指標來看,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從人均經濟指標來看,中國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有多大?
15:主要國家人均蛋白質供應量
在很多人均指標上,中國已經接近或者超過很多發達國家。
中國不僅在發電量這樣的工業指標上,在人均糧食佔有量、人均肉類消費量等指標上也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發電量、汽車銷量、糧食消費量、肉類消費量,這一個個具體的指標都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中國在這些指標上都已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甚至超過了像日本、韓國這樣的發達國家。
16:中國人均農產品佔有量
中國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大國,國內各地的差距很大。中國在人均指標上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意味著國內發達地區的人均指標早已超過很多發達國家了。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很接近甚至超過了日本和歐洲的英法德。
由於擁有強大的中央政府,即使是偏遠地區的公路、鐵路、供電、行動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樣也很高,甚至高於歐美髮達國家的水平。
即使是中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由於能夠享受到便捷的基礎設施,這些地方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也是高於人均GDP數值所代表的水平的。
172023年主要國家人口總數
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人口規模超過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
美國只有人口3.3億,日本人口1.2億,歐洲發達國家的人口都不到1億:德國只有8000多萬人口,英法只有6000多萬人口。
為什麼所有發達國家對中國都越來越忌憚,因為中國人口規模比所有發達國家都大得多,中國人均水平發展起來之後,在總量上對發達國家就擁有極大的優勢。
中國人口規模是美國的4倍多,中國的人均指標只要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就能在總量上與美國齊平,例如中國人均發電量是美國的一半,但中國發電量總量就可以達到美國的兩倍。
中國的人均發電量與德國基本相當,但是中國發電量總量是德國的16倍左右,這就是中國的規模優勢。
18:如果中國下場結果就不是那樣了
中國在人均指標上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意味著中國不僅對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即使對發達國家整體都擁有巨大的優勢。
這是一件徹底顛覆世界格局的事件,而很多人還沒意識到世界已經改變了。
為什麼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的規模相當於七國集團之和,即使美國加歐盟27國也比中國高不了多少?就是因為中國在人均水平上接近了發達國家,而同時擁有人口優勢。
就像美國在聯合國一直汙衊中國軍事援助俄羅斯,我國代表耿爽反駁的理由是:“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那麼戰場形勢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在分析和判斷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時,從總量資料對比轉到人均資料對比,資料種類改變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曾幾何時——其實離現在並不遙遠也就是十幾年前,對於絕大多少經濟指標,中國只能用總量水平與發達國家進行比較。
中國的發展程度低,人均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天壤之別,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唯有依靠全球第一的人口規模,中國在各種經濟總量指標上才能與發達國家勉強進行相比。
現在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中國在各種經濟總量指標上早已超過了全球所有國家,總量上的對比早已體現不出什麼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
只有人均水平的對比才能看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不同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成為中國發展的參照。
從總量指標對比到人均指標對比,這本身就是巨大的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