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名老人於週一因接觸到自家後院病死的雞隻而感染禽流感,不幸去世,成為美國首例禽流感死亡病例。讓人更加警覺的是,收集到的樣本表明,病毒可能已經具備了附著在人類上呼吸道細胞的能力。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最新報道顯示,類似的突變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家醫院急診中的一名13歲女孩身上也被發現。
這可能標誌著科學家們長期以來擔憂的第一階段:禽流感病毒演化為能在人類之間輕鬆傳播的病毒。
如果這一變異成為現實,我們將面臨一場可能超過新冠大流行死亡人數的疫情。
上一次禽流感引發的恐慌發生在2004年,當時一名11歲的泰國女孩將禽流感病毒傳染給了她的母親和姑姑,成為首例已知的病毒人際傳播事件。英國內閣正式通知當時政府,禽流感對國家的威脅堪比恐怖主義。緊急服務部門被悄然告知,為可能出現的75萬人死亡做準備,並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可用作大規模停屍房的場所。
目前,北美禽類遭遇的禽流感疫情已造成嚴重打擊,病毒也在哺乳動物之間廣泛傳播,老鼠、貂、松鼠、山羊、狐狸、水獺、熊、山獅、海豹、海豚和家貓等動物均已感染。
動物園也未能倖免。僅僅兩週前,華盛頓一處保護區的超過一半的大貓就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更為嚴重的是,禽流感在牛群中已經蔓延。據專家表示,病毒現已進入牛奶中,並以“驚人的”速度傳播,達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高濃度。儘管巴氏滅菌法能有效殺滅病毒,但隨著生牛奶在美國的日益流行(每週有250萬人飲用生牛奶),牛奶中可能隱藏的危險性也日益嚴重,已導致貓咪因攝入生牛奶而遭受腦損傷甚至死亡。
專家指出,禽流感的威脅在正常流感季節中更為嚴重,尤其是在此時,禽流感與季節性流感相結合,可能透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其致病性。
一旦發生大規模流行,疫情將極難遏制。儘管沒有人能夠預知其致命性,但目前的跡象令人不安。全球已有900人感染禽流感,其中近一半不幸去世。
如果疫情持續蔓延,死亡率有可能降至25-30%。相比之下,新冠的死亡率僅為1%。屆時,全球的人類生命、健康服務和國家經濟都將遭受嚴重衝擊,這使得我們有理由認為各國政府應積極採取預防措施。然而,事實卻截然相反。

拜登政府在應對美國牛群禽流感危機時顯得遲鈍無力。疫情初期僅限於少數農場時,政府未採取足夠措施,直到今年才開始檢測牛奶。而儘管現已有部分疫苗可提供有限保護,政府仍未對最易受感染的農場工人實施免疫接種。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團隊即將接管白宮,現任衛生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的提名人堅稱要擴大生牛奶的供應,並表示將暫停關注傳染病問題,且在新疫情爆發時不會優先考慮疫苗接種。
與此同時,全球缺乏有效的監測系統來及時發現人類爆發疫情的跡象,抗擊大流行的談判也陷入停滯。專家們表示,世界各國在應對大流行的準備方面,甚至比新冠疫情爆發前還要薄弱。
英國政府至少購買了超過500萬劑禽流感疫苗,但這一數量遠遠不夠,而新冠疫情調查暴露了我們防疫體系的巨大漏洞。

全球專家一致認為,另一場嚴重的流感大流行即將來臨,而這次它將不會透過船隻緩慢傳播,現代航空讓病毒能夠以噴射速度環繞全球,數小時內抵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相比1918年全球人口的1/35,今天的全球人口可能會面臨數億人的死亡。
全球準備工作監測委員會在今年秋季警告稱,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會“讓世界措手不及”。
世界衛生組織前主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前負責人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博士表示,禽流感大流行的發生似乎已不再是“如果”,而是“何時”問題。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4267633/killer-fludemic-Covi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