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自由啊!鬼才漫畫家的炫技之作,絕美精神狀態

今天,日本動畫電影《驀然回首》在國內上映。
本片今年6月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在影迷群體中一票難求,6月底在日本公映,即成為當週的票房冠軍。目前豆瓣評分8.7
它的原作是日本90後人氣漫畫家藤本樹的同名短篇漫畫,他更為著名的作品是長篇漫畫《炎拳》和鼎鼎大名的《電鋸人》
代表作中的名場面,被做成網際網路熱梗廣泛傳播;藤本樹本人,也是近年來名氣最大的新生代漫畫家之一。
《電鋸人》和《炎拳》中的一些名場面
2020年,《電鋸人:公安篇》完結後,藤本樹並沒有立刻開啟第二部的連載,而是陸續發表了3箇中短篇漫畫:《驀然回首》《再見繪梨》和《隨心一聽》
這三篇漫畫迴歸了日常的生活,展現了青春年少時的友誼、成長與愛情,卻又各有主題、各有風格,每一篇都展現了藤本樹天才般的創作能力,每一次釋出,都會在漫畫愛好者中引起熱烈的討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藤本樹這位“鬼才漫畫家”和他的漫畫世界。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精神病人”藤本
如果你在搜尋引擎上搜索“藤本樹”,排名最高的自動聯想條目中,除了他的作品,一定還少不了一個詞——“精神病”。
作為當下最受歡迎的漫畫家之一,藤本樹卻經常做出“放飛自我”的行為,讓讀者時不時就懷疑起他的精神狀態。

比如,將《電鋸人》的動畫改編權交給製作公司MAPPA的理由是:

比如,為了向推特網友證明自己有懸浮的能力,上傳了一段念著“

現在,我要起飛了

”的迷惑行為影片。

他還給給自己的推特賬號捏造了人設“

藤本樹小學三年級的妹妹長山小春

”,經常以小學女生的口吻發表自己的生活日常和胡言亂語。

然而,由於他每年都會將出生年份改小一歲,以維持三年級小學生的人設,“長山小春”2022年因推特“禁止未滿13歲使用者使用”的政策而慘遭封禁
不過,漫畫愛好者們戲稱他為“地表第二自由的漫畫家”(第一名是《刃牙》的板垣惠介),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種種“精神病行為”,更是因為在他的漫畫中,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塑造飽滿、廣受喜愛的角色,會在下一話突然被安排死亡;
劇情推進到關鍵時刻,主角放棄復仇、放棄力量的氣氛鋪墊到了極致,下一個漫畫格里,妹妹卻讓他拾起力量“成為炎拳吧”;
角色前一秒還在感覺“此生或許不再會有悲喜”,下一秒就會因度假的邀請而高呼“好耶”……

《電鋸人》名場面

藤本樹似乎有一種“看到讀者沉浸在某種氣氛中不可自拔,就一定要打斷”的惡趣味,讓人總是會被忽然轉彎的劇情狠狠撞飛。

然而,雖然藤本樹的作品中充滿了“自由”的故事展開,但

這些彷彿獵奇類三流小說才會出現的情節,不僅沒有拖累他的創作,反而成就了他“反套路、反規則”的獨特風格

一部分是因為,與我們常見的日本漫畫不同,藤本樹的漫畫分鏡中,可以見到大量電影的運鏡與敘事手法。
荒誕的故事走向、充滿想象力的畫面、電影質感的鏡頭表達,才共同構成了藤本樹極有個性的漫畫風格。

《電鋸人》中對“黑暗惡魔”出場的鋪墊:黑暗無垠的宇宙、離奇的死亡姿態、詭異的宗教儀式、小心翼翼前行的主角團、蒙太奇一般突然插入的蛙鳴,這些荒誕離奇的元素,烘托出寂靜、詭異、不安的危險氣氛,每一格畫面都極富視覺衝擊力(日本漫畫請按從右向左的順序閱讀)

也或許是因為,如今的讀者,已經看過了太多套路的熱血、羈絆和成長,又在生活中見識了太多“編劇這麼寫都會被罵”的離奇故事,他們已經意識到——“荒誕才是生活的常態”。

藤本樹的故事並非真的放飛自我,在漫畫前後的細節中,你能發現

非常工整的對仗

左:《電鋸人》中主角電次與兩位重要夥伴的告別;
右:《炎拳》中不同時期的幕後boss
而看到故事最後,你甚至會發現每一個“自由”的轉折,其實都是在填補角色的特質;每一個荒誕的發展,都是在對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進行解構
藤本樹的故事並不一定合乎邏輯,卻總能塑造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用那些藏在故事中的人性的美好,喚起讀者的共鳴。
漫畫藝術的極致炫技

《電鋸人》爆火後,藤本樹在接下來的短篇漫畫中又展現了他

天才般的鏡頭把控和創作能力

《驀然回首》在2021年7月19日發表,講述了兩個熱愛漫畫的女孩——藤野和京本的友誼
它創造了漫畫雜誌《少年Jump+》的短篇漫畫閱讀量新高,繼《電鋸人》之後又一次斬獲了去年“這本漫畫真厲害!”男性向漫畫評選的第一名,讓藤本樹成為了史無前例的雙冠王漫畫家
藤本樹電影版的鏡頭語言,以及對人物心理狀態的細膩描摹,在這部短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流淌於畫面中的

真摯友誼

,和他們

對漫畫的熱愛

,也讓無數漫畫愛好者淚流滿面。

主人公

藤野

聽到自己畫的漫畫,被畫技更厲害的京本同學崇拜,那種一開始還暗暗忍耐,但根本難以自制的喜悅,不需任何語言描述:

只需要定格的鏡頭,就能展現時間變遷和兩個好友對漫畫的沉迷與熱愛:
故事的最後,已經成為天才漫畫家的京本,被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犯人襲擊身亡,悔恨不已的藤野透過門內外撕碎的漫畫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天神下凡般拯救了好友。
與故事最開始時呼應的漫畫線索、透過漫畫碎片進行時空轉換的精妙設計,以及實用前後明暗變化暗示人物心情的光線塑造,無一不展露出藤本樹精妙的敘事能力

藤野兒時塞進京本家門縫的四格漫畫,曾經是兩人相識的契機,也暗示了藤野死亡的結局

寫著“不要出來!”的漫畫碎片,飄進了另一個時間線的京本家
另一個時間線中,京本沒有開啟房門認識藤野,卻依然遭遇了襲擊,但被穿越而來的藤野成功救下
藤本樹透過《驀然回首》傳達著這樣的情感:即便經歷了絕望和悲憤,生者也應攜著故者的希冀,繼續懷著對創作的熱忱,堅定地前進。
如果稱《驀然回首》是藤本樹的“溫柔一刀”,那麼接下來的《再見繪梨》,就是藤本樹漫畫技巧的極致炫技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隨書附贈觀影時光紙骰子、繪梨印象拼圖卡
《再見繪梨》講述了一個關於電影和記憶的故事
“請你拍到我死的那一刻為止……”受病重的母親請求,主人公優太開始為媽媽拍攝影片,留下她最後的時光。
可在最後的時刻,他難以直面母親的死亡,跑出了醫院。
他剪輯出來的影片在學校上映,在影片的最後,他出於自己對於藝術創作的理解:“不論做什麼,都要加入一抹奇幻色彩”,加上了一個奇幻的結尾——醫院爆炸了
毫無疑問,他精心創作的影片,招致了差評如潮,重重打擊之下,優太決定上天台了卻人生,卻遇到了一個名叫繪梨的少女。
繪梨是唯一喜歡優太電影的同學,在她的幫助下,優太重拾了對電影的熱情,並在繪梨的要求下決定拍攝一部一雪前恥的電影,再一次到學校公映
拍攝中,他發現了繪梨的秘密:她同樣患上了不治之症——這一次,他能夠彌補未能拍到母親彌留的遺憾,在鏡頭中直面親近之人的死亡嗎?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

幾乎每一張漫畫,都只有2種呈現方式:4個格子構成的一頁,和鋪滿全部畫面的一整頁

但是,這樣的畫面在閱讀中不但不會讓人感到枯燥,還會有一種看電影般的沉浸感,甚至彷彿能在耳邊聽到“咔噠咔噠”的電影膠片轉動聲。
這樣固定樣式的畫面,在藤本樹的筆下,呈現出了精巧的敘事詭計
上一頁,爸爸還在激烈地反對優太和繪梨一起拍攝電影;幾人間一整頁的定格與沉默,似乎在醞釀某種特殊的情緒。

而翻到下一頁,你會發現:

這只不過是他們所拍攝電影的劇情

,固定不動的鏡頭,是在等導演喊“卡”。

這樣炫技式的敘事詭計,在《再見繪梨》中無處不在。
而讀者中爭論最多的,正是漫畫中真實和影片的分野:
哪些是漫畫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哪些又只是優太拍攝出的影片?
繪梨的“吸血鬼”身份,究竟是優太影片中的設定,還是藤本樹本人為漫畫增添的“一抹奇幻色彩”?
一封寫給電影的浪漫情書

《再見繪梨》講述的既是優太拍攝電影的故事,也是藤本樹對電影的真情告白。

眾所周知的是,

藤本樹是狂熱的電影愛好者

,尤其喜歡

恐怖Cult片

昆汀

。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電影的致敬,甚至他本人也被讀者們戲稱為“電影惡魔”。

《電鋸人》中的電影致敬
《再見繪梨》每頁四格的漫畫分鏡,像極了電影的分鏡指令碼。定格的連續畫面、鏡頭的轉換,都呈現出強烈的電影質感
晃動的鏡頭虛影、畫面中的噪點、全黑的畫面和畫外音,會時不時提醒你:你所看到的,其實是優太所拍攝的影片
《再見繪梨》中,同樣藏著許許多多關於電影的彩蛋,甚至有讀者以此猜測:漫畫中存在的9頁特殊的雙圖分鏡,就像《搏擊俱樂部》《盜夢空間》《蘭心大劇院》中的拍攝技法和“座標原則”一樣,是“分割著戲裡戲外”的提示物。
繪梨邀請優太觀看的影片正是《搏擊俱樂部》,這也是兩圖一頁的9頁之一
全篇漫畫所講述的故事,似乎也與電影有著奇妙的互文
在優太的相機中,媽媽溫柔、堅強、美好,可是後來父親回憶的畫面裡,母親其實對於優太的拍攝有諸多苛責和不滿。
全篇漫畫中的繪梨,美麗又個性,讀者只有從繪梨的閨蜜口中才知道:原來漫畫畫面外的繪梨戴眼鏡、戴牙套、脾氣差。
我們如何直面親近之人的死亡?又如何把他們留存在記憶中?
影像的力量,能鎖住時光。
電影之內,導演憑藉有意的剪輯,引導觀眾去觀察導演所希望展示的主角形象。
電影之外,人生之中,我們則調動記憶,去決定我們如何把他人留存在回憶中。
記憶和電影素材很是相似:不斷積累,也在腦海中被自己反覆重構——就像《再見繪梨》中優太對待自己的電影作品那樣,邊拍邊剪。最後,媽媽惡劣的態度、繪梨不好看的樣子被盡數剪去
這是優太的溫柔,也是藤本樹作品中始終傳達的溫柔與善意。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隨書附贈觀影時光紙骰子、繪梨印象拼圖卡

當然,也可能“自由”的藤本樹只是想告訴讀者:

日常的生活中,時刻別忘了
——添上“一抹奇幻色彩”
——————————
另外,也向讀者們推薦《藤本樹短篇集17-21》《22-26》,這兩本合集分別收錄了藤本樹17-21歲、22-26歲期間創作的8篇漫畫作品,可以帶我們來到藤本樹漫畫創作的起點,去觀察“藤本樹苗”時期的靈感迸現。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8個短篇,8個互不相同的題材,雖然不比後面的作品老道,卻已經形成了典型的藤本樹式風格,用荒謬離奇到不行的故事,講述平凡生活中小小的感動。從17到26,能明顯看到藤本樹在不同篇目中畫技的提高和敘事手法的進步。
目前出售的是首刷限定套裝,特典內容豐富。套裝由透明PVC組成函套外殼,正面露出贈品光柵卡。光柵卡融合兩本書的封面圖,轉動角度,能自由切換顯露的書封樣式。
此外,首刷版還附送兩張那由多的工藝明信片,是原作中沒有出現的彩色插畫,專屬簡體中文版的授權。將明信片與透明函套組合,又是2種全新的套裝封面。

兩冊漫畫各附贈4聯燙金郵票,復刻每個短篇中的名場面。另外,《17-21》隨贈藤本樹出道作《庭院裡曾有兩隻雞。》紙立牌,《22-26》附贈書中的最後一篇《妹妹的姐姐》明信片。

就像藤本樹在後記中說:“以現在的心態重新看這本短篇集,我回想起了許多往事。我不僅曾滿懷無力感作畫,有時也餓著肚子作畫,還會跟朋友一起沒日沒夜地練畫。不知為什麼想起來的都是些灰暗的事情,這反倒讓我樂呵了起來。現在的我甚至覺得,不光是《驀然回首》,就連這本短篇集的出版都是件好事。” 
從17歲到26 歲,這就是藤本樹的創作成長路。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點選“閱讀原文”也可直達購書頁面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