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反彈結束,北京炒家又賺80萬!元傑指數又來了!~

今天繼續寫股市,但“經濟前景”系列已經正式結束了,或者暫時告一段落。有興趣看我這個專題的,可點選上一篇《我發現一個風口》,也可以在本文下面的連結中去找。自10月中旬以來老夫一天一篇(被封除外),已經堅持兩個多月了。為什麼我要加持?
因為我想試試我的毅力怎麼樣。看來,我是可以做短影片的。
但短影片遲遲沒起步,是因為我還沒準備好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準備好,可能馬上?或者頂多三四個月?我以前說過,我做短影片絕不會做財經,因為這玩兒太危險。所以我還在準備,想選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題材,包括詩詞、歷史、旅遊之類的。

好了不多說了,今天(12月27日)盤面貌似不錯,但尾盤跌下來了,說明弱反彈結束
七漲三跌,收盤三市一共成交14480億,比昨天12865億多1615億,算是溫和放量。但問題是:量主要是上午上漲時放的,跌下來之後就萎了。而且下午主力再次撕下了面具,全天出貨370億。
有個段子很有意思:

9:50,買入!

10:50,加倉!

11:15,買少了!再加!

14:00,怎麼跌下來了?

15:00,還是不買為好

看來下週一二,也就是今年最後兩個交易日,玄啊難道又要拉銀行三桶油?馬上元旦了,就不能讓散戶過個好年嗎?
好像我發感慨有點早,今年還有四天,走走看

。現在很多人都開始寫年終總結了,我也得籌備一下。不是寫我,寫我也可以,而是寫大勢。我再想想哈。

好了,說說北京炒家。

炒這貨真厲害,今天又賺了82萬多,倉位28.9%。
北炒這次是怎麼掙錢的?
深圖中只顯示了景旺電子,而且賺的不多。看來是昨天打板進的,今天早盤立刻開跑。
另一個賺大約10%(其實是11%)的票不知道是啥,但肯定是前天進的,因為前天他只有兩個票。至於其中有筆賺600多的是買了債券還是什麼的不知道。今天他又進了兩票,看顏色是虧錢的?由於他打板,可能只虧了個手續費。
北炒的風格就是打板,第二天早盤出。因為只要形勢不是很差,第一天上板的票第二天很可能高開,也可能連板,這樣大機率就賺錢了。

當然,不是誰都能打上板的。北炒有資金優勢,因此也有通道優勢,一般人比不了。另外,他也不是無腦打板,還要觀察。他有一個評估系統,這樣大機率是掙錢的。

不過北炒始終比較謹慎,你看中小票大跌之後他也只敢用1/4倉位。之前一個月倉位平均只有1/6。如果中小票繼續下跌,我估計他會把倉位加到1/3以上。確實很狡猾,很高明。

北炒就是打板。有網友問他最近銀行股很好,怎麼不買啊?北炒說“它不漲停啊”,意思是漲停了才買。

這和很多人的直覺相反,漲停不是價格更高了嗎?但北炒就做一日遊(除非連板

,所以基本得上板他才買。實際上,如果他前天(25日)買了銀行股,這兩天銀行股都不太好,他反而是賠錢的。他又不做中長線,就是打板一日遊,打出快感了。一招鮮吃遍天,他現在炒股很輕鬆,別人比不了

最近一個重要的財經新聞是管理層上調了2023年的GDP,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3690億元,增幅為2.7%。
過去到年底一般是下調上一年的GDP,今年很奇怪,居然上調了,而且幅度不小,高達2.7%。這意味著2023年的GDP同比增速高達,高達多少呢?高達7.43%!
很容易計算啊:2023年GDP129.43萬億/2022年GDP120.47萬億 – 1 = 7.43%。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2024年能完成5%“左右”的GDP增速嗎?
今年(2024)前三季度我國GDP為94.97萬億元,除以3再乘以4,粗略估算一下,今年我國GDP是:126.63萬億元。好吧第四季度往往多一點,咱估算今年GDP是130萬億行不?
而去年是129.43萬億,這意味著今年幾乎沒有增長。
除非,第四季度的GDP達到,咱們逆推一下,按5%的增幅算出GDP,然後減掉前三季度的,也就是129.43*1.05 -94.97,等於40.93萬億元。

前三季度的季平均才94.97/3 = 31.66萬億,第四季度能達到40萬億左右?

所以除非出現奇蹟,否則今年5%“左右”的目標,有點難啊。

好吧,就算能完成,也就是今年的總GDP大約135.9萬億左右,那明年呢?
如果明年可以繼續完成5%“左右”的增速,那就是142.7萬億了。
這速度,相當令人滿意

不過我還是很狐疑:上修了去年GDP之後,今年和明年的增速真的能達到5%“左右”?
難道,在為2024年的GDP增速下降找理由?你看看我們抬高了去年的GDP,今年明顯降一些也是合理的嘛,明年很可能也這樣嘛。會不會這樣?
不過,管理層也早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回答說現行的核算方法不一樣,“基本不影響其(2024年的)增速”。
老鄧這腦子有點轉不過來了

。不管怎麼算,總得算個總量然後和2023年對比吧?難道真有信心今年的總量有望達到135萬億,“左右”?

如果是我,寧可把2023年多出來的3.37萬億的GDP,一部分挪到今年,另一部分挪到明年,這樣增速是不是更好看呢?
我承認我暈了。不知道是在為更低增速準備理由,還是真有信心在這更高的基礎上,繼續實現5%的增速從而顯得我們更牛逼呢。
因為這很可能牽涉到人民幣匯率的問題,GDP可以按人民幣計算,我相信增速肯定沒問題。但在國際上又要按美元計算

不寫了,總之我暈了。反正也沒幾天了,2025年初就會公佈我國2024年的GDP初步是多少,這樣很容易就知道GDP增速了。到時候我們看會是多少,然後逆推第四季度GDP到底多少,會不會很驚人。

好吧,又到了每週亮投資收益的時候了。自老鄧10月28日入市以來,截止到12月27日週五收盤,累計收益率是31.42%

同期大盤:上證漲3.04%,深成長0.38%,創業跌1.52%,科創50漲2.76%,北證50,跌13.10%。
看來這一輪“中小差”確實沒戲了?至少我入市之後中小盤總體表現不行啊。
持倉很簡單,繼續滿倉滿槓桿銀行股。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我曾經滿倉過一隻網路ST?此股我在文章中提過多次,最近走得也不錯,可見老夫的眼光。我只恨我的錢少,否則都買了

。因為ST股不能用融資融券賬戶買,也不能加槓桿,所以我只能割愛了。其實我要一直拿著它,這段時間的收益率比銀行股還好。

本文最後,聽說寧德時代還要在香港上市,我又要暈了。
因為港股的估值比A股低得多,過去有些公司不滿估值低,比如萬達,就從港股退市了。阿里也從港股退了。當然後來阿里又在港股上市,萬達卻沒這運氣,所以王健林近期基本上完全退出了萬達。

寧德這得多缺錢,才在港股上市啊。它在A股撈的還不夠多嗎?2018年寧德上市募資54.6億元,2020年7月它增發一次,狂融197億,2022年6月再次融資450億,每次都是幾何級數增長。這才幾年,又要去港股上市了?

我們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到底掙不掙錢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