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菁北京
來源:菁kids北京(ID:Jing-kids)
女兒拿到大學offer後,我的加拿大陪讀生涯就正式結束了。
女兒問我老公:“爸爸,你給我媽陪讀打幾分?”
我老公說:“給你媽打九分,她圓滿完成了陪讀任務,把你也照顧的很好!不錯!很不錯!”
女兒又問我:“媽媽,你給自己的陪讀打幾分?”
在老公和女兒眼裡,三年陪讀就是我的一份工作:照顧女兒生活,一日三餐要安排到位;疏導女兒情緒,喜怒哀樂都要陪伴;檢查女兒學習,無論好壞都不能罵。海外的一切都是我負責。
女兒看我沒有回答,她說:“媽媽,我給你打十分,也就是滿分。”
我在想,我到底該給自己的海外陪讀打幾分呢?
作為一個海外陪讀的新手,我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了。
陪讀三年,我把海外陪讀當成職場來對待。老公是 “老闆”,女兒是“同事”,家人之間情緒糾葛的麻煩事,就變得簡單了不少。
01
《陪讀崗位職責》出爐後,平息爭吵
三年前,看著我寫的《海外陪讀崗位職責》,老公說:“你怎麼有這麼多活要幹?你忙得過來嗎?海外陪讀還有這麼多風險呀,你得多帶點錢吧……”
從決定送女兒去加拿大留學起,我和老公就一直在爭吵。
有一次老公送我去東直門辦簽證手續,他甚至把車停在路邊,跟我吵了一個多小時。
吵架的原因只是簽證寄送的地址寫錯了而已。為了這麼點小事情吵架,我真覺得很無語。
我老公認為,我做了十幾年的旅遊博主,經常出國旅遊工作,自己DIY辦學籤就跟玩一樣。海外生活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碟小菜,沒有搞不定的!
我女兒認為,媽媽不是公司高管嗎?管理那麼多人,處理那麼多複雜的事情都能勝任,陪讀不就是做飯、收拾房間,這要是都搞不定,也太不像話了吧?
而現實是,以往,我的簽證都是請我出國旅遊的機構給辦的,我只用配合提供資料罷了;我是會管理公司業務的,但是陪讀我真是新手——從來沒有在海外租過房,也沒有辦理過留學手續,更不瞭解加拿大的教育。
老公和女兒對我的期待太高了,他們把我的二十年職場經驗等同於可以勝任陪讀,認為沒有我應付不來的事情。

當問題還在萌芽的時候,一定要先把它扼殺掉,是我的工作習慣。看來不統一家人的思想,今天你和我吵,明天我和你抱怨。就這麼折騰,這趟陪讀之旅根本沒法順利進行。
我開啟電腦,按照崗位職責的模板,寫了一份海外陪讀崗位職責。
我寫道:
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
幫助孩子適應學習、疏導心理壓力
做好規避各種風險的準備
隨時待命
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
配合著這份崗位職責,我還製作了《每日工作安排》和《留學教育目標》的方案發給了老公和女兒。
三年陪讀下來,老公告訴我,他有事沒事就看我寫的崗位職責。
不是為了監督我到底有沒有按照職責去執行,而是提醒自己問我需不需要支援,並且隨時待命給我支援。
他說:“這份崗位職責在我眼裡就是一份溝通的橋樑,我看到了你主動的態度,也看到了我自己對海外陪讀的不瞭解。”
三年陪讀下來,女兒說,幸虧有了這份崗位職責,她才知道原來在海外生活需要克服的問題那麼多。
看著我和房東為了不漲房租鬥智鬥勇,看著我去找校長談她被霸凌的事情,她感覺,媽媽確實非常敬業。
同時,女兒也感受到了母愛不是光有嘴上的甜蜜,更多是在需要承擔時表現出來的責任感。
02
每天都發朋友圈
是我的“工作日報”
“太卑微了!簡直太卑微了!你怎麼還能給你老公搞工作日報呢?你也不是他的奴才,帶著孩子已經夠辛苦了,還要伺候老公,這太不像話了!”這是一位同在加拿大陪讀的媽媽對這件事的評價。
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這是我二十年職場的日常。
我很習慣這種工作方式,自己彙報和同事們的彙報能夠幫我把複雜的工作梳理清晰,經過梳理,我也能尋找拓展的新方式,並且取得非常好的業績。
到了加拿大之後,我也糾結要不要跟我老公按照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的方式來彙報我的陪讀生活。
我寫過一份日報,就跟記流水賬一樣。早上起床做飯、送女兒上學、中午出門購物,晚上回家寫作業。這種陪讀的日常別說讓我天天寫,就算讓我老公天天讀,他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說我彙報太卑微的陪讀媽媽告訴我,她剛開始來加拿大的時候,每天還給老公透過微信說一說日常的生活。後來她公總是覺得她像個碎嘴婆,經常不接電話。
經過了幾年的異國分離,夫妻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冷漠,最後走到了不談錢不聯絡的狀況。

我老公是一個特別煩囉嗦的人,我婆婆每次來北京小住,唸叨幾次我老公就煩了,催促著我婆婆趕緊回老家。
我也恰恰不愛講瑣事,聊點文學和經濟還可以,一說到家務事,我都只說重點,能少一句絕對不多一句。一個家分成兩半,一邊在北京,一邊在加拿大。如何做到保持溝通,又不讓大家都有負擔呢?
平時,我愛發朋友圈,每天都至少發一條,有時候會發好幾條。
發了這麼多年的朋友圈,我老公從來沒有給我點過贊,也沒有評論過,我以為他根本就不看我的朋友圈。
才到加拿大時,我發了一條女兒玩滑板的朋友圈。不到一分鐘,老公的電話就到了,說我應該給女兒帶上頭盔,摔著腦袋就麻煩了。
透過這件事,我才知道我老公一直“躲”在暗處關注著我們。
女兒告訴我,我老公每天都要登入微信網頁版,把我發的朋友圈的圖片點成大圖來看。
我想,這簡直太好了,我愛發、他也愛看,我就把日常瑣碎都發到朋友圈裡,省去了我每天說,這不是一舉兩得嘛!
在加拿大三年,我是天天都在發朋友圈的。去超市買菜,發一條加拿大特產;在家做飯,發一條一桌子美食。陪女兒演出,發臺前幕後的各種合影……
三年海外陪讀,我一共發了三千多條朋友圈。
老公跟我說,這三千條朋友圈他是每一條都認真看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啟手機看我有沒有發朋友圈。
他感覺看我的朋友圈簡直就是他續命的“藥”,工作苦悶時,翻看我的朋友圈,看到我們的積極向上的日常,他低落的情緒很快就消除了。
03
“兩岸三地”家庭會議
女兒高中畢業典禮之前,我們一家三口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也是女兒高中時期的最後一次家庭會議。
女兒在自己的書房裡主持了這場“兩岸三地”的家庭會議,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討論出她到底該選擇接受哪一家大學的offer。
女兒先陳述了每家大學的優缺點,還有學費和獎學金情況。然後發表了心中想選的大學,並且把大學專業的國際排名和教授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老公坐在北京家裡的客廳沙發上,一邊認真聽女兒的陳述,一邊在網上查詢大學相關的資訊,給女兒更明確的回覆。
我此時是最輕鬆的,走在小區的公園裡,一邊聽他們聊著,一邊喝著冰咖啡。
平時我和女兒溝通的多,我大概知道女兒會選擇哪所大學,只是在最後的時刻需要我老公再一次的確定。
不到三十分鐘,這場家庭會議就結束了。我從公園回到家之後,女兒告訴我:這種家庭會議的溝通方式真好,解決問題很高效,等她讀大學之後還要繼續跟我們開會。
看著女兒高興的樣子,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拉著她開家庭會議時費勁的樣子。

在北京的時候,我和我老公是共同管理我女兒的生活和學習:我負責接收學校的通知、在班級微信群裡接龍;老公負責每天接送上下學,給女兒輔導功課。
到了加拿大後,我讓女兒跟爸爸彙報下她的學習情況和日常生活,她居然說:“你跟我爸彙報吧,我跟他沒話說!”
開學沒多久,女兒在學校和幾個同學吵架,她抹著眼淚跟我說,要找爸爸給她撐腰。和女兒通完電話之後,老公以為女兒被霸凌了,讓我趕緊去報警。
而事情的真相是,女兒沒聽明白英文單詞,幾個英文母語的同學也沒有明白她的意思,一著急就爭論了起來。沒有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去報警,簡直太滑稽了。
看著一個說不清的女兒,一個慌亂的爸爸,我必須要建立一個正向溝通的方式,那就是家庭會議。
第一次家庭會議是我主持的,就是為了解決女兒被“霸凌”的事情。
那一天我記得正好趕上降溫,大風颳了一整天。為了避開女兒的情緒化,我站在家裡的院子裡吹著冷風,堅持把家庭會議開完了。
這個會議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鐘,就把問題說清楚了。我女兒也知道了真實的情況,我老公也明白了是個誤會。
從此之後,家庭會議就成了我們討論重要事情的方式。誰有需求就可以申請開家庭會議,每次會議的主題必須明確,也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我老公說,他非常喜歡這種溝通方式,他就怕女兒和我在電話裡各種哭,一哭他就慌,一慌他就亂。如果我沒有建立一個三方都感到舒適的家庭會議模式,他在北京會焦慮死的。
04
年度總結愛發獎
家庭進步的驅動力
在職場時,我就善於用總結和獎勵的方式來管理團隊。到了加拿大陪讀之後,我發現,總結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獎勵也是促進一家人共同進步的方式。
第一年到加拿大,我把我們的海外年度總結放在了聖誕節前後。
那段時間,我們一家三口剛分開生活,大家都非常不習慣。
女兒每天喊著想北京的繁華和美食,老公每天盯著我問女兒的學習情況,我就像一個情緒疏導師,一邊哄著女兒說要帶她去華人餐廳大吃大喝,一邊跟老公彙報我正在幫助女兒適應儘快融入。
這種問題一多,我就會感到十分煩躁。我想,這麼下去我的情緒也會崩潰的。必須得有個目標,讓大家都清晰起來。
當我提出年度總結論功行賞時,我老公拍手稱快,他說,他一直很擔心到了海外我管不住女兒,看到留學抑鬱、休學回國的新聞他就感到害怕,恨不得在我們住的房子裡安個攝像頭,來監督我平時和女兒的溝通。
記得第一次辦“年度總結會”時,如果沒有給女兒頒發五個大獎,還有蘋果手機、平板電腦和拍立得這些禮物可以拿,她就要睡著了。
經過了三次年度總結之後,女兒認為總結會讓她更有動力。
例如,剛開始陪讀的時候,我給自己制定了跟學校溝通的目標:
開學時要能夠透過郵件和各科老師溝通學習;
一個月後,實現英語能夠和老師電話溝通;
三個月後,參加家長會和校長當面溝通;
……
女兒說,在面對從中文學習轉到全英文學習的環境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難,有時候特別想擺爛算了。但是看著我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規劃,一步一步成長,她彷彿也被帶動了起來。
最後一次年度總結,是女兒參加高中畢業典禮,拿到了榮譽畢業生和學生會的獎項。
總結時,當我把留學三年來女兒獲得的各種獎項又都念了一遍時,老公說:“當時越聽真是越激動,真有一種虛榮了的感覺,那一刻體會到同學們說的人到中年拼孩子是什麼樣感覺了。參加了三次年度總結,我在北京感到十分安心。每次聽完總結之後,我也給自己買點獎勵品。特別在工作壓力大、容易洩氣的時候,來上一次總結,確實很提氣。”
現在陪讀結束了,我也基本不插手女兒的學習生活了
。
最近,女兒和老公一直在唸叨,說咱家的這個年會不能停呀!讓我趕緊籌備起來,他們都想再次被我表揚和肯定。
圖源:Pexels
本文授權轉載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北京國際教育和社群資訊首選中文平臺,帶你瞭解京城國際學校,探討擇校、留學、中產家庭生活方式。
FindingSchool
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面試?
都有哪幾種面試方向可以選?哪種最好?如何預約?
面試官喜歡問什麼問題?
面試的時候應該穿什麼?
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在面試中超常發揮?
面試中有沒有什麼禁忌?
面試之後怎樣跟學校繼續保持溝通?
……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為大家準備了《2025美高面試寶典》,裡面會從預約面試階段、面試準備、面試當天注意事項,到面試後跟學校跟進的過程……為進行大家詳細的分析和介紹。
請您關注我們公眾號
掃碼新增FindingSchool小助手
免費領取《2025美高面試寶典》
(備註:面試寶典)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