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藍字“
北美觀察家”關注我們哦!


案件回顧:六年等待換來無罪判決
2019年5月2日,一場車禍奪走了加拿大華人牧師張武偉(英文名Tom Cheung)的生命。當日上午,張牧師駕車行經美加和平拱門邊境口岸時,一輛來自美國的SUV突然以120公里/小時的高速衝入限速30公里的邊境車道,猛烈撞上張牧師的座車。這位來自滿地寶(Port Moody)社群、受人敬重的牧師當場不幸身亡。肇事司機為美國公民辛格(Gurbinder Singh),事後被加拿大警方以“危險駕駛致死人命”罪名起訴。
然而,此案的司法程序一波三折:法醫驗屍報告竟遲遲拖了兩年多才送交,庭審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事故發生五年後的2024年10月底才終於安排初審。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漫長等待六年後,今年4月17日法官Daniel Weatherly竟以肇事司機在事故發生時“精神病發作”為由,當庭駁回了全部指控。這一裁決既沒有提供書面理由,當天也缺乏肇事者精神狀況的直接醫療證據。更令家屬憤懣的是,4月30日卑詩省檢察廳通知張家決定放棄上訴,不尋求任何進一步法律審查,理由是“未發現法官有適用法律的錯誤”。六年的漫長等待,就這樣換來了案件無法上訴、肇事者法律上無罪的結局!
釋出會現場:華社震驚群情激憤
5月9日下午,張牧師的家人在列治文召開新聞釋出會,首次向公眾公開發聲討回公道。現場座無虛席,許多大溫地區華人社群居民和媒體記者聞訊趕來,會場擠滿關切此案的聽眾,連過道都站滿了人。甚至有政界人士親臨聲援,包括擁有心理健康專業背景的列治文市議員兼候任聯邦保守黨國會議員區澤光(Chak Au)、以及列治文-昆士堡選區省議員Steve Kooner等。釋出會規格之高、關注人數之眾,足見此事在華人社群引發了強烈震動和憤怒。

區澤光發聲:呼籲司法與心理健康改革
擁有心理輔導專業背景的區澤光議員在釋出會上表達了對張家遭遇的支援,並呼籲從司法和心理健康兩方面著手進行制度改革。他指出,這起悲劇暴露了當前司法體系在處理涉精神疾病案件時的系統性漏洞,應該在聯邦及省級層面推動改進,強化精神健康方面的問責機制。身為加拿大保守黨成員,區澤光鄭重表示:“我們保守黨非常非常關心司法改革,我們已經為此倡導了一段時間了。”他強調應當完善受害者支援體系,確保無辜家庭不再陷入無人問津的困境。

家屬悲憤控訴:信任盡失,質疑司法公正
面對如此判決結果,張武偉牧師的遺孀和孩子們在釋出會上難掩悲憤,對司法制度的公正性表達了深深的不信任。張師母透過翻譯質問法官:“精神疾病究竟該如何定義?難道僅憑辯方精神科醫生的一紙報告就足以定案嗎?”她傷心地指出,法官宣判時甚至沒有一句對受害者家屬的同情和安慰,這樣的法院表現令她震驚,令他們一家再次受到傷害。
張師母坦言原本打算默默接受這個殘酷不公的結果,但4月下旬發生的一起造成11人死亡的“拉普拉普日”慘劇(涉事司機同樣被指有精神疾病)促使她決定打破沉默、站出來發聲。她擔心那些受害者家屬將來也會步自己家的後塵,不希望這次判決成為下一個案件的“先例”。“我要讓公眾意識到:大溫地區的每一個守法市民,都可能隨時陷入我們所遭遇的這種危及生命且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境地!”張師母悲憤地說道。
張家的兒子們同樣無法平復心中的憤懣。長子Solomon回憶道:“我們愚蠢地相信了加拿大的法律體系,苦等了漫長的6年,我們滿懷希望、努力抗爭,可最終對肇事者的指控卻被撤銷。”
他質問:“為什麼我們守法公民的家庭要如此艱難地追尋正義?難道因為我們是華人移民、又或者因為父親是一位牧師,他的生命就在他們眼中變得無關緊要嗎?” Solomon指出,在案件處理過程中,負責調查的騎警先後換了兩次,檢察官也中途更換了一次,這些都讓他感覺政府眼中他們一家人的痛苦“只是被一腳踢開的罐頭,小麻煩而已”。父親遇難後的幾年裡,Solomon自己也飽受精神創傷的折磨——憂傷、焦慮、抑鬱、失眠揮之不去,他不得不自費接受心理輔導。
但更讓他憤慨的是:“政府口口聲聲提倡心理健康,可當我幾近崩潰時他們在哪裡?所謂的《精神健康法》根本沒有幫助我們這些受害者,反而成了罪犯的保護傘!”他直言整個制度彷彿在拿受害者的痛苦開玩笑。

聚焦制度漏洞:精神免責與賠償困境
張武偉案將加拿大司法與保險制度中的漏洞血淋淋地擺在公眾面前,引發了更廣泛的反思。首先,在刑事責任方面,目前加拿大法院可以在未經過正式審訊的情況下,直接因被告“精神不健全”而撤銷指控。倘若不透過正式的“精神失常不負刑責”(NCR)裁定程式,嫌疑人既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也不會受到專門康復治療和公共安全監管。換言之,一個可能仍有危險的人可以“不負任何責任”地重返社會,令公眾安全和司法公正都蒙上陰影。
其次,在受害者補償方面,卑詩省現行《受害者賠償法》明確將機動車事故排除在外,這意味著交通事故受害人無法透過該公共機制獲得任何經濟補償。張家事後只能依靠卑詩省機動車保險局(ICBC)的保險理賠,但肇事司機僅購買了區區20萬美元的第三者責任險,而且這筆錢還要讓事故中四個受害家庭共同分攤!每個家庭實際拿到的賠償甚至不足以覆蓋基本的喪葬費用,更遑論對家屬的長期撫恤和支援。
制度上的這一系列漏洞,讓無辜遇難者家庭在失去至親後雪上加霜,既得不到司法公義,也缺乏經濟援助,難怪張家對加拿大的司法和社會保障體系都心生質疑。
請為正義發聲,守護受害者權益
張武偉牧師的不幸遇難和隨後的司法風波,已經成為加拿大華人社群警醒的案例。張家表示這絕不是他們維權的終點,他們將繼續為推動制度改變而奮鬥,希望父親的故事不被遺忘。正如張牧師長子所說:“我希望確保我父親的故事不會被遺忘。對於任何經歷過類似痛苦的人來說,你們並不孤單。”
這起案件也呼喚著更多大溫哥華地區及卑詩省的華人正視上述問題,一起關注司法制度改革,推動更完善的心理健康政策和受害者權益保障。
如果您也對這場不公感到憤慨,請動動手指轉發這篇文章,為張牧師一家發聲,也為我們社會的公平正義發聲!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悲痛的故事,凝聚起推動改變的力量!
想了解更多溫哥華熱點話題?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掃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權威資訊,深度解讀熱點話題!
北美華人每天都在看的公眾號,權威新聞資訊,
解讀熱點話題,獨家觀點評論,講述北美華人故事!
– 微信公眾號 :北美觀察家 –
內容編寫 | 北美觀察家責任編輯
出品方 | 北美聚焦海潤傳媒

宣告:【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