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太古匯一騎絕塵上海太古匯差過疫情前

2025年3月14日:由於港陸兩地地產市況欠佳,太古地產(1972.HK)去年因物業公允值大幅下滑錄得近8億元港元虧損,基礎盈利同樣因零售和辦公樓低迷亦有所下降。
2024財年太古地產由盈轉虧,錄得7.66億港元淨虧損,而2023年淨利潤26.37億港元,主要因投資物業公允值下滑62.99億港元影響,較2023年44.01億港元的跌幅進一步加劇;基本溢利則由2023年的115.70億港元下滑至67.68億港元,主要反映2023年集團出售港島東中心九個辦公樓一次性收益,而2024年出售停車位的溢利減少。
最能反映公司投資物業的經常性基礎溢利2024年亦下滑逾一成,由2023年的72.85億港元降至64.79億港元。
儘管溢利減少太古地產擬派0.76港元末期息,連同0.34港元中期息,全年派息提高5%至1.10港元。集團管理層表示維持50%派息及每年5%的增長策略。
業績報告中太古地產指出於中國內地的500億港元投資計劃已經執行90%,其中核心城市上海的投資物業增加至四個,浦東新專案正式命名為太古源;另外北京頤堤港在增持後將更名為北京太古坊,但表示三里屯太古里改造程序較預期慢。
執行長彭國邦表示內地商場客流量在2024年持續上升,證明集團於內地零售物業的吸引力,且零售額於四季度回穩,反映去年9月開始的多項刺激政策提升消費氣氛。
儘管如此,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零售物業租戶銷售去年表現悉數低迷。2024年集團於內地的應占零售銷售額同比下滑7%,唯較2019年同期高55%。
期內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零售銷售下滑1%,成都太古里、廣州太古匯、北京頤堤港和上海興業太古匯分別下滑14%、11%、4%和14%,上海前灘太古里零售銷售則上漲3%。與2019年相比,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和廣州太古匯零售銷售分別增加1%、24%和67%,北京頤堤港銷售則下滑1%,上海興業太古匯下跌15%,前灘太古里則是於疫情期間開業。
儘管租戶零售銷售下滑,但太古地產表示去年於內地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仍增加7%至44.89億港元,撇除對成都太古里的增持和匯率影響,增幅4%。
三里屯太古里去年租金收入創新高,同比增加12%,反映南區及西區定位升級、新旗艦店開業以及免籤政策、北京工人體育場重開以及附近地鐵強勁人流的正面影響。至於正在改造升級的北區,零售額下滑1%。
成都太古里雖然零售額大幅下滑,但租金收入基本持平;廣州太古匯去年租金收入則因銷售下滑錄得6%的跌幅;北京頤堤港租金收入下滑2%;零售表現最差的興業太古匯去年收入更加糟糕,期內租金收入大跌17%,該物業目前同樣面臨升級改造;同處上海的另一物業前灘太古里去年租金收入增加7%。
展望2025年內地物業表現,該集團稱,儘管奢侈品牌零售商在北京、成都和上海等城市審慎擴張,但對具有高潛力和體驗式消費的核心區域露面需求將持續,在廣州奢侈品對露面的需求將持續,另外,預計來自體育和休閒品牌的需求將會上升。
2024年太古地產來自內地的投資物業應占租金收入61.54億港元,內地物業應占權益估值890.07億港元。全年集團於內地投資物業組合租金收入49.07億港元同比增加7%,增幅主要受益固定租金增長,銷售佣金租金收入則有所下滑。
報告期內太古地產來自內地零售物業的應占租金收入增加2%至52.25億港元,固定匯率增幅4%。
於香港本地市場太古地產去年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下滑3%至23.69億港元,期內三大零售物業太古廣場購物中心、太古城中心和東薈城名倉店零售額分別下滑11%、2%和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