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滴酒不沾,現在已經78歲了,依舊是一尾活龍,雄心萬丈的誓言要讓美國再度偉大。川普的健康與活力是天賦異稟,還是與滴酒不沾有關,至今並沒有定論。不過,根據醫學研究,喝酒確實會增加罹癌風險。
美國醫務總監表示,喝酒會增加罹患乳癌、肝癌等7種癌症的風險。AI生成示意圖
美國醫務總監莫西(Vivek Murthy)今天在公告中說,飲酒會增加罹患乳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肝癌、口腔癌、咽癌和喉癌乳等7種癌症的機率,呼籲在酒精飲料上標註致癌風險警語。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莫西說,酒精和癌症之間的關聯自1980年代就為人所知,有愈來愈多證據證實酒精的危害。然而,目前強制標註的警語無法解決這種健康威脅。
莫西在宣告中說:“酒精是公認且可預防的致癌因素,每年在美國造成約10萬名癌症病例和2萬名癌症死亡個案。”
他強調,這比每年約1萬3500名與酒精相關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還要多,「但多數美國人不知道有這種風險」,因此亟待宣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滴酒不沾。圖為他在演講時喝白開水。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現有警語是於1988年推出,僅提到“基於(嬰兒)先天缺陷風險,女性在孕期中不應飲酒”,以及“飲酒有損駕駛車輛或操作機械的能力,且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莫西呼籲國會效法韓國、愛爾蘭等其他國家的做法,更新這些警語,以反映當前公認的癌症風險。
他在宣告中指出:“飲酒是美國第3大可預防的致癌因素,僅次於抽菸和肥胖。
公告提到,無論飲用啤酒、葡萄酒或烈酒,目前已確認飲酒會增加至少7種癌症風險,包括乳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肝癌、口腔癌、咽癌和喉癌。單以乳癌來說,所有病例中,有16.4%可歸因於飲酒。
但大眾對此風險的意識遠遠不足。2019年一項調查發現,僅45%的美國人認為酒精是致癌風險因子;相較之下,有91%認為輻射暴露是致癌風險因子,認為菸草、石棉、肥胖有致癌風險的人也分別佔89%、81%和53%。
此外,美國飲食指南建議男性每天最多飲用2杯酒、女性最多1杯,新公告也質疑是否恰當。令人擔憂的是,有17%與酒精相關的癌症死亡個案均遵守上述指南建議,顯示這些建議有待重新商榷。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