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醫療影像變革機遇,智束科技釋出多款重磅CT球管產品

作為CT整機的“心臟”,CT球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佔到整機生產製造成本的30%以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技術壁壘的存在,國內欠缺核心部件生產製造的能力,高階CT產品的核心球管部件大多來自國外。並且,由於海外廠商的優勢地位,它們往往可以獲得更優的包括CT球管等在內的零部件價格。而這也進一步對國產CT整機及球管產品的發展產生影響。
CT球管等核心部件的國產替代勢在必行。而CT球管領域的創新企業們正在加速推動這一程序。近日,中國首家液態金屬軸承CT球管生產製造商智束科技,對外宣佈杭州智慧生產基地投產併發布了覆蓋市場主流64排CT產品的多款創新CT球管產品。它們的釋出也在表明,中高階領域國產CT球管產品正與進口品牌在一個更大的市場中實現著同臺競技。

與此同時,國內CT球管市場近來也風起雲湧。商務部決定自4月4日起對原產於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管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並展開進口醫用CT球管產業競爭力調查,重點關注相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而這則向外界釋放出兩個訊號:一是CT球管的關注度“更上一層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二是國內市場中,國產CT球管廠商們正迎來一場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而在這場變革與機遇中,創新技術,仍舊是企業最核心的要點。
01
實現液態金屬軸承球管技術突破,年產4000只CT球管加速商業落地
為了實現球管更長的壽命、更快的陽極散熱效率,球管技術經歷了從固定陽極到旋轉陽極,從玻璃管芯到金屬管芯,從純金屬靶到金屬石墨複合靶,從機械滾珠軸承到液態金屬軸承的發展歷程。液態金屬軸承球管,正廣泛應用於64排及以上中高階CT機中,並逐步成為整機配置使用的“必選項”。但在過往幾十年的發展中,海外僅飛利浦、東芝、GE、西門子掌握相關技術。直到2022年,隨著智束科技液態金屬軸承球管獲批,才宣告我國突破相關技術。
與會現場集錦(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軸承是CT球管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從工作原理上可以分成相對傳統的滾珠軸承結構和液態金屬軸承結構。”智束科技創始人兼總經理胡銀富指出,“液態金屬軸承技術的應用對於CT整機裝置會帶來幾個方面效能上的明顯提升:第一是球管散熱效能提升。它允許CT連續對患者進行掃描,支援大量患者檢查;第二是能夠承受更高的機架轉速。它允許對心臟等運動器官快速高畫質掃描,減少運動偽影,提高影像質量,使醫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冠狀動脈等細微結構;第三是液態金屬軸承工作起來幾乎沒有噪音。患者體驗往往更好;第四是陽極不停轉,無接觸磨損。工作壽命往往是滾珠軸承CT球管的兩到三倍,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智束科技創始人兼總經理胡銀富

實現技術突破,中間的難題可想而知。其中,液態金屬作為軸承的潤滑介質非常容易洩露出來,而一旦洩露就會影響球管的正常工作。面對液態金屬真空密封這一世界性難題,智束科技最終透過對鎵銦錫材料的選擇、獨創多元複合塗層鍍膜工藝、全工況加速壽命實驗體系的建立等,實現了創新設計與驗證。在這背後,則與國家對醫療器械創新的支援、智束科技本身複合型的團隊與極具韌性的企業精神有關。胡銀富曾先後就讀於武漢大學和清華大學,並獲得物理電子學的博士學位。其擔任過IEEE中國委員會的副主席、IEEE北京分會的MDC主席,更累計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在真空電子學領域擁有近20年研發、生產和管理經驗。在最艱難的時期,為了加速產品研發迭代,工程師們更是通宵達旦守候在旁。而隨著智束科技實現從實驗室研發到產品獲證,其也在進一步加速商業化程序。2024年,智束科技將公司總部遷址落戶杭州。2025年,隨著智束科技杭州智慧生產基地的投產,也標誌著其高階醫療裝備核心部件進入自主可控和商業化量產的新臺階。據悉,目前智束科技已經可以實現年產CT球管4000只,而這也為CT球管加速替代做好了準備。
02
全新發布多款重磅球管產品,國產CT球管躋身高階產品陣列
今年2月,智束科技囊獲了多款市場主力產品64排及以上X射線管元件醫療器械註冊證。在4月的新品釋出會上,智束科技正式將這些產品推向了市場。
智束科技副總經理楊凱現場主持產品釋出
智束科技新推出的CT球管產品包括三款液態金屬軸承CT球管產品和一款滾珠軸承CT球管產品——

CT球管產品講解
ZS702L/H847B型號為液態金屬軸承CT球管產品,其適用於Optima CT620、Optima 680 expert/Optima CT680 Professional/670、Revolution Maxima、Revolution Ace。140KV的標稱電壓允許其提供更高的射線強度,以應對更復雜的掃描需求。

ZS712L/H485B型號為液態金屬軸承產品,適用於SOMATOM go.TOP、SOMATOM go.Top Wise、SOMATOM go.Sim、SOMATOM go.Open Pro、SOMATOM go.All、SOMATOM go. Fit。其熱容量更是高達7.1MHU,在連續工作時有著極強的穩定性。
ZS502L/H580C型號為液態金屬軸承產品,適用於SOMATOM Perspective系列 CT裝置。而更小的焦點尺寸也使其可以提供更高的影像質量。

上述液態金屬軸承產品,均有著零磨損、零振動、低噪音、高機架轉速、高散熱、陽極不停轉壽命長等產品特點。而ZS352C/H485A 型號則為滾珠軸承CT球管產品,其適用於西門子SOMATOM gO.Now、go.Up。
實際上,截至目前,智束科技已經囊獲14款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其中,基於滾珠軸承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6款,4款為醫用CT用X射線管元件,2款為醫用診斷旋轉陽極X射線管;基於液態金屬軸承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8款,其中5款醫用CT 用X射線管元件,3款醫用診斷旋轉陽極X射線管。此外,智束科技仍有多款高階醫用CT用X射線管元件在研。它們可充分滿足前裝市場以及替代市場中對CT球管的需求。隨著重磅新品的釋出以及對市場主力64排CT應用的覆蓋,這也意味著智束科技全面對標國際頂尖產品,也進一步標誌著國產CT球管產品正式躋身全球高階產品陣列。

精密檢測產品講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品釋出會上,智束科技不單面向醫療領域推出了CT球管產品,還面向工業精密檢測領域推出了ZS-LC4100S型號產品。該產品可帶來高質量的檢測影像,並以3.7—3.9s的快速曝光時間進一步提升檢測效率,它更有著高達1萬+小時的超長壽命。據悉,目前已有相關企業與智束科技達成相關產品方面的合作。這也意味著智束科技正在打破過往對企業的刻板印象,其正在開啟醫療+工業雙輪驅動的創新矩陣戰略。而它也意味著,智束科技不僅在為醫療行業賦能,更在以奈米級洞察力,為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產業鍛造“工業慧眼”。
03
核心部件研發突破“引進-仿製”路徑,CT球管領域從產品跟隨走向行業引領
目前,智束科技的CT球管產品累計發貨近千臺,覆蓋國內所有省份並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而在會上,智束科技更是與海內外8家戰略合作伙伴達成獨家授權。隨著簽約完成,智束科技也將加速開拓全球市場。

但產品跟隨並非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的終極目標。對智束科技而言,更重要的無疑是重構行業,實現技術以及行業的引領——
從技術層面來看,一方面,智束科技在售的液態金屬軸承CT球管產品質量方面與進口產品處於同等水平。在壽命指標上,其最高使用的曝光秒次已經超過150萬秒次,平均壽命表現達到進口產品同等水平。以ZS502L為例,截至去年年底,在用球管平均曝光資料達到了67萬秒次,而且90%以上的球管還在繼續服役中。另一方面,智束科技正在向更高階前沿技術探索,實現技術引領。在128排及以上超高階CT領域,核心技術長期被海外壟斷,已成為制約我國醫療裝備產業升級的突出瓶頸。2024年12月,智束科技成功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國家重大專項。其著力構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態金屬軸承CT球管技術體系。而隨著專案推進,其有望在明年推出相關CT球管產品,將國產CT球管推向全球技術制高點。而它也將意味著我國CT球管核心部件研發正式突破“引進-仿製”的傳統路徑,開始自主定義行業標準。
智束科技杭州智慧生產基地(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從產業層面來看,首先,智束科技正在推動CT球管生產製造工藝向智慧製造的升級。過往,生產製造工藝長期依賴人工經驗,標準化程度低、質量控制難度高。智束科技向球管智慧製造邁進,構建起更模組化、標準化、自動化的智慧製造體系。目前,智束科技濱江智慧工廠搭載的MES系統,成功實現了全生產流程的精準監控、生產質量資料與成本資料的精準採集與智慧分析。其次,隨著自身智慧化升級,智束科技也在實現面向產業的賦能。其CT球管全生命週期監測平臺,如同為每支球管裝上了“數字心電圖”,允許其實現智慧運維。而透過為國內CT整機廠商及全球第三方維保市場提供穩定可靠的“智束芯”方案,其有望加速醫療影像裝置的自主可控與產業升級。
隨著產業生態的進一步協同,國產企業的快速崛起,CT球管產業鏈的自主可控無疑將進一步得到提升,而它也將作為一個“核心點”,加速重構整個CT產業。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