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麼是“掙扎線”(ALICE)?
報告中使用的“掙扎線”(ALICE)是英文 Asset Limited, Income Constrained, Employed 的縮寫,意思是:
資產有限、收入受限、但仍有工作的家庭。
這些家庭雖然並不“赤貧”,收入也略高於聯邦貧困線(FPL),但仍無力負擔住房、食物、托兒、交通、醫療等最基本的生活開銷。
他們最大的風險在於:只需一場意外(如失業、生病或修車)就可能陷入債務深淵,甚至流落街頭。
▶ 全美現狀:近 5500 萬戶家庭生活在“掙扎線”之下!
這份 2025 年報告基於 2023 年的全美資料分析顯示:
-
13% 的家庭處於聯邦貧困線以下
-
29% 的家庭屬於“掙扎線”(ALICE)群體
合計有42% 的美國家庭(約 5500 萬戶)正在為基本生存苦苦掙扎。

▶ 重點來了:俄勒岡州情況不妙!
在俄勒岡州,也有 42% 的家庭落在“掙扎線”以下,約合73.7 萬戶家庭。
其中,大波特蘭都會區四大縣的資料如下:
|
|
|
---|---|---|
|
|
|
|
|
|
|
|
|
|
|
|
換句話說,在波特蘭周邊,每三個家庭中就有一個生活在“掙扎線”之下!
▶ 真實生活:連社交都成奢侈品!
KPTV 報道:
波特蘭州立大學學生 Grace Martin 吐槽道:
“一杯雞尾酒就要 $17,喝酒還不能空腹,還得點吃的,再加上 Uber……現在連‘生活’都負擔不起,更別說社交了。”
而另一位剛搬來波特蘭的女士則直言:
“房租離譜得離譜,他們知道大家需要住處,所以就狠狠漲價,根本不給人喘息的空間。”
▶ 專家呼籲:別再無視這個“隱形群體”
United Way 哥倫比亞—威拉米特區負責人 Kelly O’Lague 表示:
“這些掙扎線下的家庭,並不總是看得出來‘在受苦’。但他們的困境是真實的,我們不能繼續無視。”
她強調,如果真心希望每個家庭都有成功的機會,就必須解決系統性不平等、邊緣化、和政策排斥的問題。

▶ 結語
這份報告不只是資料,更是一記警鐘。它揭開了“中產幻覺”的真相,也點名了我們俄勒岡州的現實:
努力工作 ≠ 能過好日子
“掙扎線”下的他們,或許不是街頭流浪漢,也不是電視上的“窮人”,但他們可能是你每天擦肩而過的鄰居、同事,甚至——你自己。
↓↓ 冷暖器維修 ↓↓↓↓留言評論比新聞精彩,歡迎指點江山!↓↓↓煎餅師傅波特蘭店 回味無窮↓餐館,報稅,超市,皮膚診所,快遞。↓↓↓↓↓↓








(↓美西記事公眾號 商業合作 ↓)
(↑ 別無分號,獨此一家。商機無限,先來先發達! ↑)

這個公眾號太好了,我要關注它!
—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 更多新聞在 malldo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