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頂上來嗎,小澤在英國得到療愈|不罵川普就是不支援“正義”?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路
網友說,小澤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得到了療愈。他在與英王查爾斯的握手中終於找到了“依靠”。英國作為老牌貴族沒有嫌棄他“沒有穿西裝”,從首相斯塔默到國王,他們熱情歡迎澤連斯基、給予他“英雄”應有的待遇。首相斯塔默在倫敦召開峰會,討論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有媒體報道說,歐洲將頂起來,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他們將不再躲在美國的後面,而是獨自承擔起防衛責任。
01
這對歐洲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人只有不斷歷練才會真正成長,國家也一樣。
澤連斯基訪美在白宮與特朗普發生“爭吵”,特朗普團隊取消了與烏克蘭的“礦石協議”簽署,澤連斯基非常委屈地飛到了倫敦。也有自媒體猜測這是英國的“離間”。英國政治刊物說“澤連斯基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被特朗普趕出了白宮,斯塔默則熱情地接待了他,歐洲10幾國領導人就像溫暖的媽媽,他們向小澤張開溫暖的懷抱,安慰他,都一致批評特朗普的霸凌,然後討論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
斯塔默組建自由聯盟,貸款20多億英鎊給烏克蘭,讓人看到一個團結的歐洲。
但這些資金根本就無法解決烏克蘭面臨的問題,他們的戰士急需彈藥。
經濟學者何清漣調侃說,大會從脫美開始,以不脫美結束。
英國網友說,英國想拯救烏克蘭,而他們只有25輛坦克可用,只有幾萬戰士,烏克蘭反攻需要幾十萬人,看來他們只是在媒體面前喊口號、搞氣氛,卻很難落實到實處。
北約秘書長呂特建議澤連斯基與特朗普修復關係,目前來看只有美國有實力促成俄烏停火、和平談判。澤連斯基已表示想與美國簽署礦產協議,特朗普會接受嗎?
很多網友還指望英國成為自由世界領袖,而這幾十年英國已在拋棄傳統信仰,吸納穆斯林移民,英國社會已經喪失了奮鬥的勇氣。
英國自然科學家道金斯曾自稱“達爾文鬥牛犬”,他是新無神論騎手,去年突然發現基督教被從英國清除了。這是100多年來左翼知識分子和進步學生的傑作,但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國家非但沒有成為世俗烏托邦,反而慢慢被伊斯蘭教征服了。和許多無神論者一樣,道金斯太遲地發現,他曾竭力摧毀的宗教信仰其實是他的文明賴以生存的基礎。
基督教被成功地從公共場所清除出去,但取而代之的不是理性和理智,而是對現實更為極端的否定。
作家道格拉斯·默裡在其著作《歐洲的離奇死亡》裡說,沒有了基督教為其文化身份的其他方面注入精神活力,歐洲似乎慢慢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從根本上敵視歐洲生活方式的充滿活力的新移民。
02
歐洲如果不能借助這次烏克蘭危機組織起來、恢復基礎產業,歐洲很難獨立起來,他們會繼續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但他們又不想承擔軍費,又想要獨立的話語、行動權,這自然會與美國的利益發生衝突。
斯塔默在峰會上表示,英國已準備好透過地面部隊和空中飛機來支援援烏克計劃。
但他表示,要使協議生效,需要美國的強力支援。
北約秘書長呂特稱,他的“三個關鍵點”是:烏克蘭需要歐洲提供更多即時支援;任何和平協議“必須持久”,歐洲需“加大力度”確保其成功;此外,歐洲需要增加國防開支,“以保持北約的強大”。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X上寫道:“通向和平的道路是力量。軟弱只會滋生更多戰爭。我們將支援烏克蘭,同時加強歐洲防務。”
03
此前有網友調侃馮德萊恩,在大會、媒體面前承諾要給烏克蘭2000多億歐元援助,但落實下來200多億歐元都難。
馬斯克轉發的這位生物學家說的很有道理:要麼全力以赴,向烏克蘭提供足夠的武器和支援擊敗俄羅斯,要麼達成和平協議結束流血犧牲。
因為只有用“現實主義”的方式解決戰爭問題,但網上每天的口水,群友間拉黑、撕裂,大家都在爭論“道德問題”。
03
尤其是中文網路,大家把“罵普金”轉向了罵川普,不罵特朗普就是不支援澤連斯基,不支援澤連斯基就是不支援“正義”,他們認為通往“正義”只有一條路,就是支援澤連斯基繼續戰鬥、肢解俄羅斯。
但打敗俄羅斯需要的武器彈藥,歐美在去工業化後已出現生產不足。烏克蘭已出現兵荒。有媒體報道,烏克蘭街頭出現多起“暴力征兵”,儘管他們已經把徵兵條件降到17歲,但還是嚴重不足。這些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新兵到戰場上就是送死。2月14日徵兵處就出現極端事件,一位母親為了保護小兒子不上戰場引爆炸彈。
這種“徵兵方式”,使得民眾與政府出現對立,烏克蘭民眾繼續“抗戰”的意願已經下降,甚至很多出現了厭倦、反戰,而只有那些生活在海外不用上前線的烏克蘭人還在支援戰爭。
“和平談判”,這對烏克蘭民眾來說,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為了生存下來,城市重建,需要犧牲部分“正義”。
美國大多數人不再支援戰爭,希望和平談判,這是特朗普的民眾基礎,在他們看來,個人生命更重要,畢竟是他們在付出金錢、生命的代價。
這也是我始終支援烏克蘭人,他們的確在戰爭中付出了太多,烏克蘭太多人飽受戰爭的創傷,有太多的人死亡、終生殘疾、家庭破碎。
但澤連斯基卻堅持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他認為只有徹底打敗普金才能保證烏克蘭的安全,這是他與特朗普對“和平”的分歧之處。
今天有好幾位讀者留言說:為什麼你的文章閱讀量如此之低?因為你在粉川普、不支援澤連斯基。他們說川普是一位目光短淺的人、沒有正義的擔當等等。
正如他們所說,我的文章閱讀量不高,我從來不跟時髦,寫文章不是收割流量。像這類馬川普、萬斯會得到上百人讚賞、平臺推薦。
但我的文章經得起時間檢驗,翻看我3年前的文章,價值觀一直就沒有變過。從2020年挺川、挺烏克蘭,今天依然支援烏克蘭。
就如他們說川普不是SH,他只是人,是人都有罪、有缺點,澤連斯基也一樣。那麼我們評價一位政治人物就要看他的政策,給民眾帶來的好處,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聽他說的怎樣,而要看他具體做了什麼?
我們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看他要完成的目標,而不是在嘗試進行和談時就否定,並按個人固有思維做出判斷,那就成了滿足個人的願望。
只有巨嬰才會從自我出發,成人都知道在現實世界永遠沒有最好,只能做次優選擇,這也是國際政治的複雜之處,它不是簡單的黑白對立和強制,而是一種脆弱的平衡,是不斷演化的秩序,文明既不會馬上完蛋也不會堅不可摧,它會非常有韌性。
END
容易失聯、文章敏感打不開、被遮蔽請加入漢娜書房知識星球
往期精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