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本文字數:2705,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潘寅茹
封圖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時發生了激烈爭辯。視覺中國圖
在眾目睽睽下,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之間一場罕見的外交爭執讓國際社會震驚,也讓外界為烏克蘭危機的走勢捏一把汗。
當地時間2月28日,原本是澤連斯基與特朗普見證美國與烏克蘭礦產協議簽署的日子。用特朗普的話來說,這份協議“價值”1萬億美元。
在協議簽署前的雙邊領導人會晤中,起初會議氣氛相對友好,但在特朗普表示“願意再回答一個問題”後,澤連斯基與特朗普,以及一同參會的美國副總統萬斯之間爆發了激烈的唇槍舌劍。這段長達十多分鐘的爭執透過現場直播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此後,澤連斯基被請出了白宮,與特朗普的午餐會被取消,雙方記者會也被取消,美烏礦產協議自然也未成功簽署。澤連斯基此次美國之行空手而歸。特朗普後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不尊重美國,他可以在準備好實現和平時再回來。”
與美方的會談不歡而散後,澤連斯基並沒有在美國停留。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1日,澤連斯基已經抵達英國。就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面“談崩”一事,英國首相斯塔默提議3月2日在倫敦召開會議磋商如何應對。十多名歐洲國家和歐盟領導人以及澤連斯基本人都將與會。

“用商業邏輯處理烏克蘭危機”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均對美烏領導人“談崩”一事並不意外,但未曾料到在外交場合出現如此罕見的衝突。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韋進深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會談最終以“談崩”收場並不意外:一方面,特朗普急於希望在與俄總統普京會晤之前“搞定”烏克蘭,在處理俄烏問題上秉持所謂的“商業邏輯”,即花費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種以壓促和的做法招致澤連斯基的抱怨和抗議在意料之中。另一方面,對烏克蘭來說,澤連斯基最大的目標並非簽署礦產協議本身,而是希望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和軍事援助,而這正是特朗普不願意承諾的。”他分析道。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成則認為,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和萬斯的互懟以及最終一拍兩散,再一次展示了現實主義傳統及其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強勢迴歸,也充分證明外交既是一門精打細算的科學,更是一項相互妥協的藝術。“中國先賢早就提出了大小國相處之道,可惜這次雙方行為都背離了上述原則。”他說道。
韋進深還表示,會晤之後,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稱“烏克蘭需要公正和持久和平”,澤連斯基對會談的“不公正”的感覺正是談崩的關鍵。
作為烏克蘭局勢的另一方,俄羅斯也密切關注這場談判。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評論稱,“澤連斯基的美國之行在政治和外交上完全失敗”,只有徹底消除俄烏衝突的根源,才能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她表示,俄烏衝突的根源有三個:西方違背北約不東擴承諾、北約吞併整個歐洲地緣政治空間並推進至俄邊境,以及烏克蘭方面蓄意消除俄羅斯的語言、文化和信仰。

美烏礦產協議還會籤嗎
美烏領導人談崩,也使得之前備受關注的美烏礦產協議進退兩難。烏總理什梅加爾此前介紹稱,協議的6項核心內容分別是:烏美雙方將共同持有和共同管理一個重建投資基金;烏礦產和其他相關資源仍屬於烏克蘭,所有權不會轉讓給美國或其他人;烏克蘭將用自然資源未來收益的50%向基金注資;美國將以資金、金融產品和其他對烏重建具有關鍵意義的資產向基金注資;基金吸納的資金將只用於對烏重建專案的投資;該協議與烏克蘭在歐洲一體化程序中所承擔的義務不存在衝突和分歧。
韋進深認為,協議本身是特朗普對烏克蘭進行“極限施壓”的結果,雖然相位元朗普最初的設想,美國在協議的關鍵條款上作出了一些讓步,對美國來說,就是利用政治優勢換取經濟收益,“對於烏克蘭來說,則是希望透過簽署協議‘繫結’美國,換取安全保障。對雙方來說,誰也沒把它視為一份正常的經濟合作協議。”
對於美烏未來是否會簽署這份協議,韋進深告訴第一財經,雖然美烏雙方圍繞礦產協議的部分內容進行了協商,但在核心內容上並不存在根本立場的分歧,“這也表明,此次會談雖然雙方發生爭吵,但並不意味著未來雙方不會簽署該協議。問題的關鍵是特朗普能否給予澤連斯基想要的‘安全保障’。”
而一位在烏克蘭的觀察者透過社交媒體告訴第一財經,澤連斯基不會簽署這一協議,也不會認慫,而會持續戰鬥下去,“對於澤連斯基來說,特朗普建議的和平協議,即在沒有任何美國安全保障下的停火協議,無異於投降。”

▲3月1日,在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英國首相斯塔默(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握手。新華社

俄烏局勢未來再添變數
在會談前,曾有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美烏關係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烏克蘭危機走向緩解的重要一步。但如今,楊成表示,現狀讓烏克蘭危機解決的前景變數進一步增加。
烏克蘭危機爆發三年多,隨著特朗普重回白宮,烏克蘭當前不僅面臨美國重要軍事援助的斷供,而且美國可能與俄羅斯率先達成協議,使烏克蘭陷入孤立,而飽受經濟制裁的俄羅斯可能重返國際市場。與此同時,美國與歐洲的關係持續惡化,橢圓形辦公室內的爭吵也凸顯出大西洋兩岸對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的看法存在極大的分歧。
美烏領導人會談後,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在網站發文稱,澤連斯基已經損害了他與美國總統的關係,而且這種損害可能是永久性的,“除非未來幾天發生重大變化,否則澤連斯基不僅會在與特朗普和普京的潛在對話中被排除在外,而且會完全被排除在外。”
韋進深也告訴第一財經,特朗普在短時間內促成俄烏之間停火的表態顯得過於樂觀,烏克蘭危機作為冷戰後歐洲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其複雜性遠超特朗普在競選時的認識,“短時間內實現停火、迎來和平仍充滿變數。”
前述觀察者表示,對於特朗普來說,這是他上任後試圖實現俄烏和平協議的一次重大挫折。但是他也擔心,當前局面會使得未來各方對俄烏和平協議的達成要價更高。
美烏領導人談崩後,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北約秘書長呂特、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等一眾歐洲領導人都對澤連斯基表示了支援。據央視新聞訊息,1日,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與烏克蘭財政部長謝爾蓋·馬爾琴科簽署一項向烏提供22.6億英鎊貸款的協議,用於加強烏克蘭的國防能力。

澤連斯基:願以辭職換取烏克蘭加入北約
最新訊息,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2日,正在訪問英國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若烏克蘭可以加入北約,他願意辭職。
澤連斯基還表示,假如相關各方都準備好,那麼烏克蘭會簽署礦產協議。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非常強勁”!中國霸榜,取代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