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後面就看烏克蘭自己的能耐了。
1
知名教授,暢銷書作家施展教授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談後,發了一篇公眾號文章《澤連斯基賭的梭哈》
施教授認為澤連斯基這一場大獲成功,把美國作為調動國際情緒的槓桿。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記者會上激烈爭吵,全世界都看到了。
我倒是覺得小澤這一場大獲成功,他在跟川普賭膽小鬼競賽,看誰先眨眼,川普顯然先眨眼了。小澤這次真的是敢賭,而且賭贏了。他這樣的政治家,控制情緒是基本功,如果發火,肯定是精心計算和設計過的。
於是,整體國際氣氛被小澤一把重塑了,成功地以小博大,國際激情被巨大地調動起來了。如果小澤老實簽了那個協議,反倒國際激情迅速就過去了,烏克蘭很快也就沒人關心了……
沒想到,真的打完三年之後,小澤居然這次賭了把大的,把國際激情重新調動起來了,這肯定是個巨大的成功,只是打死也想不到,是用美國作為調動國際情緒的槓桿。
但是這次烏克蘭和歐洲的時間視窗大概又是三四個月,如果不能這段時間內結束戰鬥(打到個合適的點及時止住就算,然後就能有個比現在好的基礎來談判了),激情的保鮮期又過去了,那最後的結果一定是非常難看的了。
現在大概是小澤能夠調動的最後一把國際激情,他這把算是梭哈了
我和施教授觀點不完全一樣,但我也認為控制情緒是政治家的基本功,更何況澤連斯基是演員出身,表演更是他的本行。澤連斯基的情緒外露,並不是被萬斯和特朗普現場刺激,而是精心計算後的策略。
澤連斯基的幕僚顯然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們非常沮喪。會議中,烏克蘭駐美大使幾乎落淚,這張捂臉的照片被廣為傳播。

會議結束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稱:澤連斯基的大使和顧問流著淚希望能繼續推進會議,但澤連斯基仍然在嘴硬爭辯。

華盛頓郵報用“淚水和震驚”來形容特-澤會後的烏克蘭和歐洲。

烏克蘭的官員們顯然不認為澤連斯基的激情表演是大獲成功。這次表演也許是澤連斯基的成功,但並不是烏克蘭的成功。
2
施教授覺得澤連斯基是會議的贏家。特朗普是輸家。我並不這樣認為。
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中,歌頌特朗普英明神武,敦促中國儘早投降的一群人,現在因為特朗普反對援助烏克蘭,痛罵特朗普,說特朗普是傻瓜、瘋子、粗人。
特朗普並不是傻瓜,相反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是為了拉攏MAGA選民,故意表現出粗鄙憨蠢的樣子。JD Vance也不是粗鄙的紅脖子,同樣是一個聰明人。網路上有些大聰明,總喜歡錶現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傻我獨精的樣子。能走上政壇高位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心中的盤算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推演一下。
在烏克蘭問題上,特朗普的幕僚分成兩派:第一派是棄烏派。副總統Vance是其中代表。這一派堅決反對美國為俄烏戰爭掏腰包,花美國納稅人的錢保衛烏克蘭和歐洲。俄烏戰爭是歐洲的戰爭,歐洲人應該自己花錢。特朗普的基本盤,MAGA選民大多持有這個觀點。
第二派挺烏派,主張美國應該支援烏克蘭,遏制俄羅斯,做自由世界的燈塔。國務卿魯比奧是這一派。傳統共和黨鷹派主要持有這個觀點。這一派的勢力也不小。沒正當理由就斷供烏克蘭,也不好向這一派交代。
特朗普自己更傾向棄烏派,但他也需要平衡兩派的意見,讓自己站在裁決者的決策,爭取最大主動權和靈活性。
特朗普確實不想在烏克蘭身上花冤枉錢,不想繼續援助烏克蘭;但同時,他也不希望烏克蘭徹底輸掉這場戰爭。如果俄羅斯的坦克真的開進基輔,特朗普也沒法向共和黨鷹派交代。所以,特朗普希望的俄烏結局是:要麼雙方妥協達成一個停火和平協議,要麼歐洲出錢烏克蘭出人繼續打下去,美國不當出錢的冤大頭。與此同時,美國最好能搞點好處,回收一下之前的成本。
3
圍繞烏克蘭的礦產協議的反反覆覆,就是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兩人之間的一場爾虞我詐的大戲。
把烏克蘭的礦產資源拿出來和西方國家分享,最早是澤連斯基自己提的。這個所謂的礦產資源,其實就是個大忽悠。烏克蘭所謂萬億美元的礦產資源,既沒有科學的勘察報告,也沒有開採需要的基礎設施,很多礦產資源在俄戰區或者交火線附近,在戰爭期間也不可能完成開採。
澤連斯基畫了個大餅,所謂的礦產資源本來就是水中月鏡中花。澤連斯基覺得特朗普是一個重利的商人,用錢來誘惑他最好用。反正我就是畫個餅,也沒實質性賣國。
特朗普也不是傻瓜,你出招,我就接著。忽悠對忽悠,上來就忽悠出一個5000億美元的援烏數字。你以為特朗普不知道真實的援烏金額?他清楚的很。你澤連斯基畫餅忽悠我,我就給你報花賬忽悠你。
澤連斯基看形勢不對,絕對不能承認欠美國5000億美元這個數字。於是雙方就不再談數字。但美國也堅決不給烏克蘭任何實質性承諾。看協議草稿和媒體報道,這個協議就是忽悠對忽悠。
美國不給安全承諾,說如果我們在礦產協議中賺到錢了,自然我們會維護自己的利益,保護烏克蘭的安全,現在不需要安全承諾。背後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你的礦是真的,我賺到錢,就會保護你的安全,維護我的利益。如果你的礦是畫餅,那我自然不會管你的死活。
礦產協議,就是一個忽悠對忽悠的,虛名大於實質的協議。
對特朗普來說,這個虛名是個美名,是需要的。一方面表面上可以“美國再贏一次”,“從勝利走向勝利”。另一方面,如果後續要援助烏克蘭,也增加個理由。援助烏克蘭不是白花錢,是有回報的。反正協議就是個忽悠,既沒有實際付出,也沒有實質性承諾。
特朗普知道,這個協議只是個虛名,所謂的烏克蘭礦產是忽悠,餅還沒吃到,不可能給實質性安全保障。
對澤連斯基來說,這個虛名就是臭名了。“名義上賣國”,也是賣國。小忽悠碰到大忽悠,沒吃到羊肉,反而惹得一身騷。澤連斯基背了個賣國的臭名,啥實質東西都沒拿到,自然一肚子不爽。
下面的烏克蘭官員幕僚怕得罪美國,從烏克蘭的利益出發讓他籤協議。但澤連斯基不願意了,畢竟賣國的臭名是總統擔,又不是官員幕僚擔。
白宮會議之前,澤連斯基想的就是,怎樣能不籤協議,同時搞點事兒出來,控制損失。最好能讓外界覺得是特朗普翻臉不籤,而不是我不籤。
那個會議一開始,澤連斯基就不配合。特朗普想搞個友好的簽約儀式,上來就說你好我好的吉祥話。澤連斯基卻上來就開噴。澤連斯基究竟是沒控制情緒,把事情搞砸,還是主動把事情搞砸?這我就不知道。我認為主動搞砸可能性不小,畢竟知名演員控制情緒是本行,你好我好說吉祥話,誰不會?
副總統Vance,也不是傻瓜。他自己是棄烏派,和國務卿魯比奧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協議搞砸了,背鍋的是魯比奧和盧特尼克,不是他。會議中,看到特朗普明顯不爽,跳出來維護特朗普,一方面表忠心,一方面給魯比奧上眼藥,還可以把協議搞黃。萬斯也達到目的了。
這場大戲,誰贏誰輸?
表面看,是特朗普輸了,澤連斯基贏了。特朗普想籤的協議沒簽成。表面上看也是美方不籤協議,不是烏克蘭。澤連斯基演技高超,也確實得到了一波國際同情,全球網際網路輿論場痛斥特朗普萬斯霸凌澤連斯基。
但實質上烏克蘭真的贏了嗎?正如特朗普在會議中所講,烏克蘭和澤連斯基最大的問題是手裡沒牌。

特朗普已經要求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當然,特朗普說烏克蘭沒有美援,連兩週都撐不到是誇大其詞。但沒有美援,烏克蘭的持續戰爭能力將遭遇重大打擊。只靠不團結的歐洲,烏克蘭能撐住嗎?
別忘了歐盟外交決策需要一致同意。之前美國全力挺烏時,匈牙利都三番兩次給歐盟援歐製造障礙,現在美國自己都不援烏了,匈牙利,斯洛伐克的反對力度只會比之前更大。
歐盟意見分裂,美國後撤,難道最後只有大不列顛靠得住?英國要是靠得住,母豬也能爬上樹。
歐洲靠不住,澤連斯基最後也許還是會籤這個“名義賣國協議”,他雖然反抗了一下,歷史上名聲會好點,但這次反抗無疑會讓美烏關係跟惡化。得不償失。
如果美國停止援烏,烏克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靠自己撐住了,澤連斯基就是贏家,打臉特朗普。如果烏克蘭撐不住,被迫求和,澤連斯基就是輸家。當然,美國,歐洲也都不會是贏家。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後面就看烏克蘭自己的能耐了。中國當年打了八年抗戰,烏克蘭剛剛打了三年而已,後面的日子還長著呢,祝烏克蘭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