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車了一個

我是老徐。

昨天的文章聊到某個車企給供應商要求降價10%的事情,評論區有個讀者說他認為做生意不就是大家相互競爭,價格合理取得嗎?為什麼要一邊倒討伐車企。

邏輯上聽起來沒毛病,可一旦過界就不一定了。

不斷以低價競爭,一開始對消費者對企業貌似都是好事,但後面就變成劣幣驅逐良幣。

舉個例子,原本20萬的車企業利潤有3萬,後面為了卷降價到17萬,那企業不能虧本只能壓榨供應商,最後一環扣一環,看起來好像沒問題。
可是利潤下降後企業就得裁員,進而消費者失業買不起車,那車又得繼續降價。
進入負面惡性迴圈中。
合理的利潤空間是保持經濟可持續運轉的前提。我們的製造業有個問題是沒有太多核心技術,所以只能卷價格。
這個套路以前出海很有用,但現在老外發現後就開始各種限制,不少企業就轉過頭卷自己人,於是就有這種局面的產生。
很多人喜歡低價,但過度強調低價帶來的整體後果比較嚴重。
近期有個叫羊毛月的網紅翻車了,原因是他用很賤的語氣去嘲諷00後找不到工作,還說之前不是要整頓職場嘛,咋連工作都找不到。

但問題不在00後身上啊。
今年就業環境不好,很多公司要麼不招聘要麼少招聘,導致學歷貶值現象非常嚴重,連我們這種小公司一開啟招聘都能接到滿屏的研究生簡歷。
有大廠朋友跟我說,他們今年某個運營崗位應聘者居然普遍QS前30的,清北復交都屬於排後。
這個網紅翻車的根源是他以為是00後心高氣傲找不到工作,但核心是經濟不好,就業形勢嚴峻。
而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呢?究其根源就兩個:內卷導致沒利潤,收入下降導致沒消費。

所以你看一環扣一環,有些東西過度一定引發負面影響。

….

昨晚我們在內部給會員分析了昨天暴漲的小作文不靠譜的原因,今天A股立刻被砸。
現在也習慣了,反正只要是小作文帶動的基本第二天就會跌回去,喜歡做t的可以留意下這規律。
市場方面有幾個值得留意:
1、深圳釋出“併購十四條”,推動併購重組市場持續活躍,同時,北京相關會議也在展開。這個板塊還能看。
2、宏達高科的減持公告火了
宏達高科近期減持了海寧皮城,在A股減持沒啥稀奇的,但這家公司的公告用了個詞叫“抓住機會減持”,說明大股東都知道他們公司不值這個錢。
我看了下海寧今年股價的走勢是翻了一倍多,大股東減持也是我畫圖這個高點,難怪他們自己說等了10年終於“抓住機會”。
A股散戶喜歡炒這種幾塊錢的公司,但大股東無時無刻都在盯著股價,漲起來後恨不得全部賣給散戶,真扎心…
最後。
今天是醫保談判落幕日,我的感受是這次官方減少了很多“靈魂砍價”的宣傳,更多是突出了跟醫藥企業的“雙向奔赴”。
給企業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同時也把價格降低到醫保能接受的範圍,這種策略才是長遠的。
前兩年我們都在宣傳如何砍到醫療企業肉疼的角度,但完全忽視了過度砍價後企業如何運轉,尤其是醫療這種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研發的行業,沒有利潤壓根無法驅動。

現在從官方層面已經意識到問題存在,對醫療行業也算是利好了,投資了醫藥的股民/基民可以稍微鬆口氣。

今晚美國感恩節,美股不開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