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圖片來源:Pixabay
昨日(3月20日),行業內突然爆出訊息,B站自研專案「代號:UE」已被裁撤,團隊面臨解散,令人遺憾。
據悉,「代號:UE」由前《古劍奇譚》系列主創胃妖(鄭雯)帶隊開發,是一款國風開放世界APRG專案。專案已經開發2年左右,團隊成員不到200人,此次專案解散或波及大部分員工。團隊成員可以延遲一個月離職,補償N+1。
去年,B站靠著爆款遊戲交出一份驚豔的成績單:《三國:謀定天下》不僅帶動遊戲業務實現高增長,更幫助公司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
三國SLG後,「代號:UE」顯然延續了B站“做非二次元專案”的思路。從代號名和招聘資訊看,該專案也是用虛幻引擎開發,瞄準次世代、3A方向的國風開放世界,但結果令人遺憾。
但在國風題材次世代遊戲上失利的,不止有B站一家。
同一日,中手遊釋出業績盈利警告,公司預計2024年度將錄得不超過22億元的淨虧損。虧損原因有多個因素,如報告指出“部分已推出遊戲的市場表現未達預期”,這指的顯然是2月剛剛上線的《仙劍世界》,專案組也在近期傳出裁員訊息。

疊加去年網易投資10億的《射鵰》的重大失利,國風開放世界賽道接連出現急劇動盪,也讓GameLook聯想到韓國MMO大廠困境。早早完成次時代、3A化升級的韓國MMO遊戲大廠們,並沒有如預期高歌猛進。如今來看,追逐3A、開放世界的中國廠商似乎正在重演韓國MMO的慘劇。
按常理來說,國風仙俠/武俠題材,本應在國內擁有大規模使用者群,但隨著賽道往3A化、次時代化升級,開始做多平臺開放世界方向後,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品類處境,正變得愈發不妙。
次時代化讓國風遊戲「再次偉大」,是偽命題?
過去三四年,3A/次時代化+開放世界升級,曾經是國內仙俠、武俠MMO的救命稻草,
以《原神》為代表的二次元遊戲,不僅帶動內容型遊戲的熱潮,也推動行業集體走向開放世界升級。大量開放世界遊戲集中立項,並在這兩年逐步走向市場。其中,首日DAU超千萬、創下行業記錄連續一年領跑MMO賽道的《逆水寒》手遊,首次讓行業看到煥新登場的次世代武俠MMO摧枯拉朽的威力。

《逆水寒》手遊
去年,《黑神話:悟空》發售後連破多項行業紀錄,累計銷售近3000萬套。僅用3億+研發支出,活生生撬動近100億的營收,再次震驚從業者。
《原神》《逆水寒》手遊和《黑神話:悟空》帶來的三大刺激,昭示著中國遊戲3A次時代化時代的徹底到來,大量頭部公司和上市企業、甚至是中小團隊紛紛跟進立項。
騰訊不僅投資遊戲科學,內部也有單機專案立項,而開放世界條線最大的專案,是今年有可能上線的《王者榮耀世界》;去年,網易則拿出延續MMO優勢、和逆水寒既有路線的《射鵰》,以及更單機化的《燕雲十六聲》。
行業中游的上市廠商梯隊、尤其是手握IP的廠商也在跟進,中手遊超3億成本打造的《仙劍世界》、完美世界研發投入5億的《誅仙世界》……對有業績壓力的上市企業而言,這輪次時代開放世界升級,是完成產品形態革新的重大機會點,他們加倍研發投入,以實現自身IP的煥新。

《誅仙世界》
中小團隊和創業公司交出答卷更多,他們和《黑神話:悟空》一樣吃到技術紅利,端出大量寫實化的3D次世代單機專案。光是GameLook統計到的,截至2025年有30款潛力國單,其中大量專案出自小團隊之手,國風遊戲佔據多數。

至於二遊賽道,大量公司緊跟米哈遊的步伐,研發自家跨平臺開放世界專案,如《鳴潮》《無限大》《明日方舟:終末地》《藍色星原:旅謠》。
GameLook預估,這輪3A/次世代開放世界升級引發的密集投資潮,可能是超百億級別的資金支出,行業內企業相當一部分辛苦賺來的利潤投入這場世紀豪賭。但客觀上說,行業人士簡單目測,這型別遊戲中二次元產品更易成功,國風仙俠、武俠的成功率的實際結果確實讓人遺憾。
比如,《射鵰》因為立項上的嚴重失誤,遭遇重大危機;《誅仙世界》開局破3億流水,表現中規中矩;《仙劍世界》則是表現不達預期:2月(納入統計僅10天)iOS端預估收入200萬左右,加上PC,《仙劍世界》全平臺首月收入顯然還沒有中手遊此前習慣的IP遊戲成績高。

《射鵰》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B站突然裁撤「代號:UE」。
同網易相比,B站尚且還缺少火候;完美世界、中手遊的實際表現,以及疊紙多個專案的遭遇,讓B站已經提前看到一款中規中矩國風開放世界專案的結局,友商的實際遭遇終於讓B站管理層下定決心。
3A、次時代化國風開放世界遊戲,真的是個大坑嗎?
使用者需求理解錯位:「國風遊戲次世代化難」癥結所在
國風遊戲面對的最大問題,在GameLook看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需求和產品的錯位。即玩家想要的國風3A次世代遊戲,同廠商實際提供的產品形態發生割裂。
前段時間,《天涯明月刀》世界觀與市場負責人顧婷婷離職後的朋友圈,也反映了《天刀》需求錯位的問題。據她所說,國風遊戲真正的痛點在於,使用者結構已經發生變化,玩家年齡跨度愈大,且不同年齡段使用者需求各不相同。
這就是國風使用者的現狀,使用者有不同需求,廠商要做對味,挑戰很大。也就是說,不是國風遊戲不能做3A次時代化,而是需要先釐清自己面向哪一類使用者,這些目標受眾將決定產品形態。
比如,玩家對仙劍IP的印象,一直都是單機遊戲,仙劍玩家想要的也是新一代的3A水準的單機,但《仙劍世界》是一款開放世界MMO遊戲。

《仙劍世界》
遊戲公司也有自己的難處,中手遊並未放棄單機遊戲,比如2021年釋出的《仙劍7》,而在仙劍網遊產品方面,畢竟過去也有很多月流水千萬、乃至上億的仙劍IP改編MMO。不過,當研發成本被拉到3億+,中手遊必然面對商業化變現的問題,這也是海外3A遊戲一直以來的困境、遊戲不賣個幾百萬套都廠商無法盈利,中國廠商也是類似的、免費網遊的流水收入不達到研發支出的5倍以上、無法回本。
另一個嚴峻的挑戰是,雖然投入3億鉅額資金,但《仙劍世界》實際品質同玩家理解的次世代遊戲存在落差。但同樣的研發支出,遊戲科學卻能端出首個國產3A大作,也反映了行業現實:不是人人都有頭部廠商的技術積累和資金實力,不是誰都可以用虛幻5引擎做出大賣的爆款。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射鵰》身上,最初做更年輕化的年輕化畫風,顯然是想培養新一代武俠玩家,卻與核心武俠遊戲玩家審美天差地別。最終產品陷入兩難:新生代玩家沒興趣,武俠玩家也不認可。

《射鵰》
包括B站砍掉國風開放世界專案、疊紙多款單機專案出現停擺,他們遭遇的困境都是一樣的——是否對準核心玩家訴求。只要踩中使用者興奮點,玩家社群、媒體都會湧現強烈反饋。《黑神話:悟空》近3000萬套銷量是如此,《影之刃零》單個影片千萬播放量也是如此。
在GameLook看來,並不是國風題材不能做出高質量的3A次世代遊戲,而是很多團隊立項階段在產品表現形態、使用者群理解上,出現與玩家脫節的隱患、進入研發資源大量投入生產階段後,又無法開倒車。在商業模式上,上市遊戲公司承受著業績壓力,一直在“賺大錢”和“做高質量遊戲”選擇上,不斷自我糾結和衝突。
這導致的一個結果,一是核心玩法“換湯不換藥”,還是MMO時代的老套路;二是放不下過於賺錢的手遊,即使目前移動裝置無法完美執行寫實畫風的虛幻引擎5,為了擴大使用者群,廠商卻一定堅持做移動端的跨平臺。如包體太大、最佳化差等玩家槽點,也都在《燕雲十六聲》《無限暖暖》移動版本出現。
歸根結底,沒能在立項階段想清楚自己對標哪一類使用者需求,不僅是B站砍掉「代號:UE」,以及《仙劍世界》《射鵰》等專案出現問題,後面還會有更多次世代國風專案重演這樣的悲劇。
結語
玩家並非不願消費這型別遊戲,而是希望廠商端出來的國風遊戲,是真正符合「3A」「次世代」「開放世界」含金量的產品。但GameLook認為,不該盲目追逐行業大詞,擺在國風遊戲面前有兩個出路,一個是走懷舊路線,另一個是對標國際。
在全球遊戲圈,“懷舊”已經是一門大生意了,海外主機遊戲已經實現多次“炒冷飯”式勝利,國內遊戲市場,也有近期取得成功的《龍之谷世界》、《小冰冰傳奇》懷舊服,雖然不是次世代遊戲,但靠著老產品升級,也能讓玩家滿意。

《龍之谷世界》
至於“對標國際”,當然不是光喊「3A」「次世代」「開放世界」口號,而是做符合全球高質量標準的遊戲。從資料角度看,Steam中國玩家月活躍使用者量已經超過5000萬,他們被海外大量3A主機遊戲洗禮後,高質量2A、3A遊戲的定義,已經不是由遊戲廠商自己喊,而是有一套已經形成的玩家“公允標準”評價。
放眼全球市場,其實每一款成功3A遊戲、或者IP,都有其獨到的成功標籤,或是題材、或是玩法、或是商業化方式。對中國遊戲廠商來說,眼下做3A遊戲,不止是搞工業化生產的「工程」問題,成敗更多是「設計」導致的,而設計無法靠外包完成,考驗的是製作人、策劃對自家遊戲的定位,在市場上真實競爭力的理解。
中國單機遊戲、3A遊戲其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仍處於早期的探索期,而眼下形成這種強烈標籤意識和IP效應,擁有廣泛玩家認知的成功專案,其實只有《黑神話:悟空》和《影之刃零》。而這,往往需要製作人和團隊在立項階段想清楚再動手。

《影之刃零》
尤其是國風武俠、仙俠遊戲,使用者需求的分化,更考驗製作組的創意能力。其實,小遊戲是題材、玩法創新最猛烈的一個市場。如果團隊拿著行業最頂尖的技術和能力,還不能像小遊戲一樣擊中多數玩家興奮點,還不如放棄3A遊戲。
或者說,國風3A遊戲不是靠“憋”出來的,而是等待合適的人才拿出獨特的創意。一如《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十幾年如一日紮根西遊題材,沉澱出創意;《影之刃零》製作人梁其偉也是紮根武俠遊戲多年,展現出強烈的創作欲。
歸根結底,大家會發現,人才將是決定國風3A遊戲未來成敗的關鍵。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