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人類、蟲子,“夯算力”還是“巧演算法”?在全球的AI史上中國DeepSeek註定留名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DeepSeek近期以一己之力,透過“巧演算法”而不是“夯算力”,以開源和極致的價效比,將以英偉達、Open AI、META等為代表的美國AI科技股掀了個人仰馬翻,弄得特朗普都出來提醒美國科技公司:你們該醒醒啦!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DeepSeek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畢竟GPT的大模型之路已經擺在這裡了,而蒸餾演算法的前提是必須先有個“老師模型”,“學生模型”才能夠成功。但是蒸餾演算法這個事情本身是公開的,全球玩家包括Open AI自己也可以蒸餾,而DeepSeek還是領先一步,掌握到了蒸餾的奧義。到今天,已經有幾個機構複製了DeepSeek 的開源模型,他們的訓練成本更低。所以開放和“閉源”相比,開源必然帶來全新的活力。
如果用生命演化類比,多細胞生物都是大量借用了單細胞生命的基因模組,高等生命也大量利用了低等生命的代謝路徑,但現代育種技術興起後,同樣存在著類似的路徑,比如用多倍體育種後,形成二倍體用於農業,只要能夠滿足應用需求,能夠快速繁衍,要那麼多基因幹啥?一點都不經濟。這也是一種打引號的“蒸餾”。
同樣的,以遊戲舉例,像《上古卷軸:刀鋒》《黑神話悟空》這樣的大製作當然好玩,但非常簡單的俄羅斯方塊至今長盛不衰,甚至前幾年的“羊了個羊”同樣一時爆火。
我也曾經和地平線的餘凱兄聊過無人駕駛,有一個觀點很有趣。
比如我們思考一個觀點:為什麼車載晶片28nm製程的晶片就夠了?為什麼不上更強大GPU,比如來幾塊A100,這不就更能提高對外部環境的感知和內部操控的效率麼?
原因是,總能量上限決定了你必須給出取捨。新能源車現階段的主要競爭等於獵豹對羚羊,提速快、跑得持久才能活下去。而同級別的每臺車體積大差不差,故其電池配置和總容量終究是有限的,有這個能量或者說功率預算,當然要優先給到續航去雪中送炭,而不是在算力上錦上添花。
試想,如果你把獵豹裝個人類的大腦,這種“大頭豹”還能在自然界中存活下去嗎?
上面的幾個案例,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DeepSeek它找到了恰當的生態位。它不一定要擁有最高的智慧,但一定可以非常恰當的適應當下的環境。
在歷史的長河中,技術的封鎖與突破總是相伴相生。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幾百年,18世紀世界上最頂尖的製造業不是晶片,不是鋼鐵,而是紡織業。誰擁有了先進的紡織技術,就等同於擁有了財富之源。
當時壟斷著最先進紡織技術的英國,對自家紡織技術的態度,與如今美國對自家晶片技術的態度如出一轍:嚴格保密,嚴禁出口。結果大家都知道,美國透過一系列的策略,包括吸引英國技術人才移民、商業間諜活動等手段,“竊取”了英國的紡織技術,實現了後來者居上。
歷史證明,越是被限制和封鎖的領域,往往越能激發出強大的創新動力與發展潛力。儘管美國的手段有點不光彩。但估計美國是怕了“剃人頭者人亦被剃其頭”,所以美國永遠是對接近自己的國家下死手,比如對付當年的蘇聯、日本。而如果差距還比較遠的時候,它往往表現得非常紳士,前提是你不要離我太近了。
今天,中國在多項科技領域,包括新能源、生命科學、基因組學、人工智慧領域等已經全面接近美國,甚至區域性實現了並跑乃至領跑。所以這幾年美國政府最忙乎的事情,就是高舉制裁大棒,一輪輪將中國的科技企業、高校、研究院,包括尹哥所在的華大所放入實體清單。昔日的屠龍少年,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自己曾經誓要斬殺的惡龍。它其實已經忘了“越封閉越落後”。
這已經是我解讀DeepSeek現象的第五篇稿子了,因為實在想為以這個團隊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鼓與呼!我知道先進製程的光刻機突破絕非一朝一夕,我們在人工智慧算力上的短板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存在,在美國政府一輪一輪對中國AI乃至科技崛起全面施壓之際,卻因為DeepSeek的異軍突起,卻讓我看到了全新維度的希望。所謂“暗透了,也就看到了星光。”
三體中有一個經典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看看吧,這就是蟲子,它們的技術與我們的差距,遠大於我們與三體文明的差距。人類竭盡全力消滅它們,用盡各種毒劑,用飛機噴灑,引進和培養它們的天敵,搜尋並毀掉它們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們絕育;用火燒它們,用水淹它們,每個家庭都有對付它們的滅害靈,每個辦公桌下都有像蒼蠅拍這種擊殺它們的武器……這場漫長的戰爭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現在仍然勝負未定,蟲子並沒有被滅絕,它們照樣傲行於天地之間,它們的數量也並不比人類出現前少。把人類看作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這兩天,關於DeepSeek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無論是美國啟動了國家安全審查,多家美國公司認為其非法獲取資料,或者說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說他參與了做空英偉達的股票,甚至還有各種陰謀論……
你唯一不能否認的,就是它確實依然改變了世界的AI格局。
您想起了什麼?我想起了1997年,重回蘋果擔任CEO的喬布斯,推出了著名的《Apple Think Different》廣告: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B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是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你不能忽略它,在全球的AI史上,中國DeepSeek註定留名。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