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學者而言,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似乎難以入門,但它們正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
BBC micro:bit《遊樂場調查》推出了一項專為小學生設計的機器學習活動,鼓勵孩子們使用真實資料訓練自己的模型。
我們採訪了三位技術專家,探討 AI 和機器學習的未來、兒童學習數字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入門。
專家介紹
簡·懷特博士:樹莓派基金會高階研究科學家,專注 AI 教育。
馬克·安德森:教育技術專家,幫助教師和機構整合 AI 教學。
何珊娜·哈里:技術顧問,The Tech Cornr 創始人,致力於鼓勵女性投身科技行業。
“AI 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世界將大不相同。”

小學生可以透過參加 BBC micro:bit《遊樂場調查》活動了解更多有關機器學習的資訊。

什麼是人工智慧?
懷特:AI 系統利用資料或複雜規則構建模型,生成類似人類反應的輸出。它們並不具備真正的理解力,但能在特定任務中模擬人類行為。
安德森:AI 是基於大量訓練的技術,旨在模仿人類智慧。
哈里:AI 讓計算機變得更“聰明”,能夠學習、推理和解決問題。我們用演算法幫助它們從經驗中學習。

什麼是機器學習?
懷特:機器學習是構建 AI 模型的一種方法,透過分析大量資料總結模式,並據此做出預測。
安德森:機器學習是 AI 的一個分支,它讓計算機透過資料訓練,自主最佳化決策,而無需明確程式設計。
哈里:機器學習關注演算法,透過大量資料訓練計算機,讓它們學會識別模式並進行預測。

為什麼7-11歲的孩子需要學習人工智慧?
懷特:AI 技術正在改變世界,孩子們需要理解它如何影響生活。
安德森:AI 是未來的重要技術,學習 AI 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適應和創造未來。
哈里:AI 和機器學習正在塑造我們的世界,掌握這些技能將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迎接未來。

Dr Jane Waite has investigated a wide range of computer-related topics, such a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programming, design, educ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and loves working with teachers to discover what we should teach and how.

BBC micro:bit《遊樂場調查》有何意義?
懷特:資料是 AI 的核心,學會記錄和分析資料對未來至關重要。《調查》為孩子們提供了有趣的學習機會。
安德森:《調查》是一套與課程匹配的資源,不僅幫助教師教學,也讓孩子們掌握關鍵的 AI知識。
哈里:資料科學和數字技能將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調查》能讓孩子們更早接觸這些領域,為未來做好準備。
“資料將推動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模型的發展,而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模型將塑造我們的世界”
馬克-安德森(Mark Anderson)作為主旨發言人和戰略顧問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推動在教育領域有效和有影響力地使用技術的議程。

在你看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
目前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成就是什麼?
懷特:我的答案是 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它不僅能幫助醫生更早發現疾病,還能最佳化治療方案。比如,帶 AI 技術的聽診器能檢測心力衰竭,智慧影像分析能更精準地預測疾病,AI 還能加速抗癌藥物研發。
安德森:我驚歎於 AI如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眼下,AI 最令人興奮的應用是生成式 AI,它正把創造力推向新的高度。
哈里:AI 和機器學習在醫療上的突破讓我印象最深。比如,AI 能極速分析醫學影像,幫助醫生更快、更準地診斷癌症等疾病,大大縮短診斷時間。

Mark Anderson has spoken worldwide as a keynote speaker and strategic consultant, driving forward the agenda for effective and impactful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你認為 AI 未來會如何發展?
你擔心它的訓練方式嗎?
懷特:目前,我們還無法預測未來的 AI 形態,也不知道政府會制定哪些法規來監管它。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需要了解 AI,才能推動它朝好的方向發展,防止被濫用。
安德森:我確實對 AI 感到擔憂,特別是它的學習方式。AI 將越來越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資料偏見、隱私問題和倫理使用都是必須關注的議題。持續的討論和強有力的監管至關重要,這也凸顯了 AI 教育的重要性。
哈里:AI 未來可能會擁有和人類同級的智慧,並深度融入我們的生活。我確實有些擔憂,因為 AI 只能學我們教給它的東西,而現實中的偏見和歧視依然存在。倫理問題不容忽視,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掌握 AI 和機器學習的相關技能。
“利用技術取得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你如何理解、何時使用,以及如何發揮它的價值。”

你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慧嗎?
懷特:我自用的系統裡都嵌入了 AI,比如網路搜尋、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我樂於使用 AI 來幫我查詢資訊、編輯內容、解決問題。
安德森:我每天都用生成式 AI,但我會有意識地使用它。AI 確實能提升效率,但不能盲目依賴。比如,AI 資料中心的冷卻每次可能耗費 500 毫升水,有時,AI工具就像用大錘來敲小釘子,力度過大,精準有失。學生和老師都需要學會用對工具。
哈里:我工作中的 AI 已融入各種工具,比如 PowerPoint 裡的智慧設計建議。我希望能用 AI 聊天機器人來寫郵件、做研究、解答技術問題。

Hosanna Hali is passionate about helping women with their careers in tech and is a Sales Engineer at a leading cybersecurity company.

你認為AI會如何影響孩子們未來的職業?
懷特:工作和職業將經歷許多變化,但具體會如何發展尚不確定。變化的方向取決於我們的言行——如果我們不主動發聲,認可可取的變化,否決不可取的變化,未來可能會有不同走向。
安德森:和所有技術一樣,AI本質上是工具,關鍵在於如何使用。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年輕人學會明智地運用這些技術。
哈里:AI 將深刻影響就業市場。一方面,它能取代一些重複性工作;另一方面,它也會創造新職業,尤其是在科技領域。

是什麼讓你如此熱衷於AI在教育中的應用?
懷特:AI 正在改變世界。我們必須增進大眾對AI的瞭解,讓人人成為受益者,而非落伍者。
安德森:我熱愛科技。AI 和計算技術是開啟無限可能的鑰匙,它讓世界更緊密,也能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哈里:我創辦 The Tech Cornr,就是為了激勵、賦能更多人投身科技行業。我希望下一代能充滿熱情,並具備在AI 時代成功的能力。
BBC micro:bit《遊樂場調查》旨在幫助7-11歲的孩子在寓教於樂中掌握資訊科學和數字技術。訪問我們的網站,獲取更多免費資源和活動。

往期回顧

▲ 點選瞭解:AI時代 | 教育最怕的是不變

▲ 點選瞭解:PBL可以這麼玩:火出圈的7個專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