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某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為啥“亮亮麗君夫婦”總想擺脫生活的苦,卻總有吃不完的苦?
底下一堆大聰明講他們的認知,選擇有問題,不該買房不該生子,好好做好避孕之類的。
亮亮麗君夫婦和普通夫婦不是一個概念。
亮亮麗君夫婦最大的特徵不是夫婦,不是認知,不是愚昧。
而是「網紅」夫婦。
如果普通夫婦因為愚昧認知而過的差,很正常。
但是「網紅」夫婦還能活成這樣。
只能說明一個現象:
流量不值錢,沒任何屁用,網紅不網紅,和普通人都一樣要過苦日子。
那為什麼流量不值錢了?
因為流量的價值被張一鳴一己之力給徹底搞臭了,變得賤如廢紙。
2013年之前,如果亮亮麗君夫婦火了,有現在這個熱度。
一條十萬不好說,但是3萬還是有的,一個月只發個5條就有15萬,一年就有接近200萬,這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一年有200萬進賬,還談什麼生活苦不苦的。
但是現在亮亮麗君有這個熱度,不要說一年200萬。
一年2萬的收益,就算不錯了。
這個就是他們吃苦的最關鍵所在。
不是因為愚昧,認知,
完全就是因為流量賤如廢紙。
為什麼流量賤如廢紙?
因為產品結構變了。
網際網路的社交網路,經歷過3個階段:
這3個階段不是論壇貼吧——微博工號——短影片時代。
而是這3個階段:
1,商家獨吃;
2,大V賺錢;
3,回到商家獨吃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貼吧論壇時代,天涯貓撲貼吧的老闆,都是非常賺錢的。
但是他們內部的大V,內容創作者,不賺錢。
鳳姐,芙蓉姐姐,已經成了國民第一網紅,比現在所有的各種所謂網紅加起來,都要出名。
但依舊是沒錢拿。
Ayawawa大學沒畢業就已經是某個論壇第一網紅頭部超級紅人,畢業後只能去上海找份工作,月薪3500不到。
這個就是10年之前網紅的真實待遇。
如果那時候網紅就有高收入,鳳姐不可能走最臭的下策用zz庇護的方式移民。
第二階段,是大V開始賺錢,而且吃的有點太飽,導致商家都開始眼紅羨慕嫉妒恨了。
這個階段是傳統的論壇,貼吧產品開始衰敗,人類的資訊傳播渠道從桌面電腦,轉向了手機。
手機的微博app開始興起,大眾的關注度和資訊的傳播方式,從以前論壇的「板塊」話題,變成了個人大V。
個體大V的權重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當時北京深圳2000萬左右的房子就算是頂級豪宅。
這些豪宅某些大V一年就買到了,很多大V兩年也就能買了。
不僅僅是大V,MCN公司也在這裡異軍突起。
做平臺的產品公司還焦頭爛額贏利點,MCN公司都快上市了。
在這個階段,中外都一樣,所有的公司都在發愁如何才能賺到錢,贏利點在那裡,youtube就早早的賣給了谷歌,國內的土豆就很慘,叫獸等紅人大爆火財富自由,平臺倒閉了,創始人不知道自己下一帕在哪。
在國內又出現了工號這個平臺,更猛,我以為10萬一條就已經算是極限了,工號已經報價超過了100萬一條,實在是突破我的想象力極限。
但是工號背後的公司賺不到錢,眼紅大V們賺錢,所以把產品到處瞎改,徹底改沒了。
然後就是現在這個時代,從2018年開始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公司獨斷說了算。
因為張一鳴個人天才般的產品思維和技術水平,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平臺,重新革新了資訊傳播方式。
大V個人的粉絲和關注度變的狗屁不是,分文不值。
所有的資訊分發,全部由公司內部的AI演算法,興趣推薦,資訊流主頁是第一,比大V粉絲量強多了。
到了這個時代,普通人能否成為大V,以及成為了大V之後能否賺到錢,就不是自己的個人才能說了算了。
而是全部由平臺公司,以及公司背後的資本決定。
很多看到現在這個時代,全民網紅,全民直播,人人都可以靠自媒體吃飯,而且看到各種頭部主播,大賺特賺。
其實這些人,都是資本篩選出來的。
最典型的就是三隻羊,剛轉型做帶貨時候,直播間基本不賺錢。
引入資本後,才有了加成,才能賺到錢。
即便如此,賺錢的大頭,也是平臺公司,而非大V。
因為平臺牢牢把握住興趣推薦的資訊流,在資訊流投廣告,肯定是要比給大V投要划算很多。
所以這個時代,因為資訊本身產生的營銷費用。
99%以上,都是被公司一家給賺走的。
也正是因為出現這種奇特的現象,
大V的權重無限降低,
大V本身的粉絲數量,流量,也賤如廢紙,完全無用。
所以亮亮麗君夫婦哪怕紅了,也賺不到錢。
賺不到錢,當然過不好日子。
賺到錢,哪怕意外懷孕,也會有第一流的醫護資源,
哪怕愚昧,只要是個正常本科文化的人,被醫生耐心科普循循善誘,都會知道如何避免宮外孕,以後這些事就不會再犯。
但是他們都沒有這些資源,只有自作聰明的網友提意見互相矛盾不知道聽誰的。
錢,沒賺到。
網友的戾氣,網路的攻擊,這種職業病副作用,全部都接受到了。
當然日子過的比普通愚昧夫婦還要更差。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