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特朗普認為關稅不僅僅是“籌碼”,更是解決美國問題的“靈丹妙藥”。
近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由三位資深記者Jonathan Swan、Maggie Haberman和Ana Swanson撰寫的深度報道,揭示了特朗普總統在關稅問題上的真實立場。
文章指出,許多美國企業界人士誤以為關稅只是特朗普的談判籌碼,但事實是,他將關稅視為目的本身,旨在透過這種單邊主義手段重塑美國的經濟地位,這引發了人們對“川普2.0”執政風格和未來經濟走向的深刻擔憂。
據報道描述,特朗普總統對待關稅的態度遠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他不僅認為關稅是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靈丹妙藥”,還是他行使總統權力的重要方式。這種立場不僅給汽車行業帶來了衝擊,也讓整個美國企業界感到震驚。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震驚之處在於,他真的相信自己四十年來公開宣稱的那句話:外國正在剝削美國,關稅是解決美國問題的靈丹妙藥。”“當他說‘關稅’是字典裡最美麗的詞時,他是認真的。”

特朗普對關稅的“喜愛”超出預期
文章開篇引用了特朗普與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通用汽車、斯特蘭蒂斯和福特)的通話內容,點出了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核心。
通話中,特朗普明確表示,關稅即將於4月2日生效,要求他們“做好準備,都得配合”。這明確傳遞出一個訊號:關稅不僅僅是一種談判手段,更是他要實現的目標。
對於企業界而言,這種轉變令人措手不及。許多企業高管認為,特朗普會像過去一樣,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的籌碼,以換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他們甚至為此投入鉅額資金,聘請顧問來解讀特朗普的政策。
然而,現實是,特朗普將關稅視為一種能夠“讓美國再次富有”的手段。正如文章中引用的那樣,“他對關稅的喜愛,超越了僅僅作為談判工具的範疇”。
基於對十多位特朗普政府官員和白宮相關人士的採訪,報道指出,企業界正迅速重新評估自大選日以來對“特朗普2.0”的樂觀假設,需要適應新的貿易政策環境。

股市不再是特朗普的“晴雨表”?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股市的表現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關稅政策。因此,企業界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股市是特朗普政策的“晴雨表”。
然而,事實卻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自特朗普新政府開始推動關稅舉措以來,道指已下跌超過600點,標普500指數進入技術性回撥,而這些市場反應並未動搖特朗普的立場。
資料顯示,在第一任期內,特朗普對價值3000多億美元的產品實施了貿易政策;而現在,上任不到兩個月,他已對約1萬億美元的商品採取了措施。
文章引用了特朗普一位顧問的觀點,認為特朗普已經意識到,股市不再是衡量經濟未來和選民情緒的“萬無一失”的指標。 顧問認為,如果股市是可靠的指標,那麼在股市繁榮時期執政的拜登總統應該能夠連任。

團隊幾無異議,為“特朗普2.0”掃清障礙
報道還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與第一任期之間的最大區別之一是,他對自己的直覺更加自信,並配備了一支與他觀點一致的團隊。他很少聽到有關其經濟政策的強烈異議。
在第一任期中,特朗普面臨來自那些認為貿易措施會提高消費者和企業成本並減緩經濟的人的激烈反對。他的團隊包括一些被他嘲諷為"全球主義者"的人物——如時任財政部長的Steven Mnuchin和經濟顧問的Gary Cohn。
如今情況已經截然不同。財政部長貝森特曾是對沖基金高管,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是華爾街公司Cantor Fitzgerald的執行長,他們在獲得職位前已公開支援特朗普的貿易立場。
報道稱,無論他們私下如何看待這些政策,現在已經沒有人坐在辦公桌對面,強烈反對特朗普的經濟理念。
文章援引分析人士觀點指出,決策環境的變化導致了政策執行的一致性增強,“當顧問團隊與領導人持相同理念時,政策的貫徹執行會更為堅決”。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