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影響最大的是誰?

美國一半汽車都靠進口,沒有車企在關稅面前能獨善其身
文|《財經》記者 王靜儀 
編輯|趙成
北京時間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徵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3日生效。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3月27日表示,美方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無益於解決自身的問題。
“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特朗普表示,如果在美國製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
訊息一齣,全球主要車企的股價紛紛下跌,三大美國車企的股價跌幅尤甚:通用汽車(NYSE: GM)盤後下跌超6%,福特汽車(NYSE: F)下跌近5%,擁有克萊斯勒和Jeep等品牌的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NYSE: STLA)下跌超4%。
因為美國製造的成本較高,很多美國品牌的汽車,都是墨西哥生產的。根據諮詢公司標普全球汽車(S&P Global Mobility)的資料,2024年在美國銷售的乘用車新車中,近一半從海外進口。
墨西哥是美國最大進口汽車來源地,2024年一共有245.9萬汽車在此組裝後賣到美國,涉及通用、豐田、日產、寶馬、大眾和奧迪的多款車型。
韓國和日本分別是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車進口來源國,2024年分別有139.9萬和132.2萬輛汽車賣到美國。加拿大位居第四,豐田RAV4和本田思域等熱門車型從加拿大進口到美國銷售。
(美國幾大進口汽車來源國,圖源:標普全球汽車)
一個例外是特斯拉。訊息釋出後,特斯拉(NASDAQ: TSLA)盤後股價一度上漲超1%,因為該公司在美國銷售的電動汽車是在美國本土製造的。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美組裝生產也需要進口零部件,本輪加徵25%關稅不止涉及汽車,而且包括關鍵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等),並可能擴充套件至其他零部件。美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墨西哥供應美國42.5%的汽車零部件進口。
跨國車企的利益錯綜複雜,沒有車企能在關稅面前獨善其身。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3月27日表示,“徵收汽車關稅對特斯拉的影響也是重大的。”此前特斯拉考慮過在墨西哥投資建廠。
美國目前對乘用車徵收2.5%的關稅,對卡車徵收25%的關稅。如果加徵25%的關稅,乘用車和卡車將分別被徵收27.5%和50%的關稅。白宮透露,對發動機、變速箱和動力總成等關鍵零部件也將徵收25%的關稅。
根據諮詢公司的測算,在美國,每輛汽車的價格可能因關稅而上漲3500美元至12000美元。
加徵關稅對於中國車企的直接影響較小,2024年,美國市場約佔中國汽車總出口的2%,僅佔中國汽車總銷量的0.4%。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可能受到影響稍大。

(圖源:標普全球評級)

吸引企業到美國建廠、擴大工人就業,是美國加徵汽車關稅的核心目的。
這一策略已經見效。就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的前一天,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宣佈,從2025年到2028年的四年裡,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生產汽車以及核心零部件,這是現代汽車集團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筆投資,超越了過去30多年在美投資的總和(205億美元)。
根據現代汽車集團的預計,到2028年前,將在美國創造1.4萬個直接就業崗位以及10萬個間接崗位,年產量高達120萬輛,生產旗下現代、起亞、捷尼賽思等品牌的汽車。同時還要提高汽車零部件(包括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如電池包)在美國的國產化率,甚至在美國生產鋼鐵。
對於加徵25%的關稅,各方態度不一。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指責,這些關稅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他說,加拿大官員將在看到特朗普行政命令的措辭後再決定採取哪些行動,包括可能實施的報復性關稅。
由於加徵關稅損害了諸多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益,歐盟對此也表示遺憾。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說:“歐盟將繼續尋求透過談判解決問題,同時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不過美國製造業對此表示歡迎。美國最大汽車工會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主席肖恩·費恩(Shawn Fain)稱,這些關稅“對全國的汽車工人和藍領社群而言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在他們看來,自1994年簽署最初的自由貿易協定以來,汽車行業外包給墨西哥已導致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大幅減少。
責編 | 張雨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