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結婚,年輕人快不想談戀愛了”,「戀愛腦」當代年輕人眼中的絕症

1
1

Albert開通影片號啦
點選下方影片,關注影片號
Albert英語小課堂
👇👇

“A hopeless romantic is someone who is more susceptible to falling in love and gets carried away in their romantic feelings,” says Bree Jenkins, dating coach and licensed therapist. “Usually, they will dream and fantasize about people they like. They typically wear rose-colored glasses when it comes to potential love.” 
The flames of passion burn bright immediately upon meeting a new partner, but after a relatively short amount of time, the romance either ends in flames or fizzles out. Hopeless romantics get burned often, but that doesn’t stop them from chasing the light.

📝重點詞彙與表達

hopeless romantic [ˈhoʊpləs roʊˈmæntɪk]
情痴; 戀愛腦;浪漫主義者
susceptible [səˈseptəbl]
敏感;善感的; 感情豐富的
dating coach[ˈdeɪtɪŋ koʊtʃ]
約會教練
therapist [ˈθerəpɪst]
治療師 ;心理醫生
fantasize [ˈfæntəsaɪz]
幻想; 想象; 做白日夢
rose-colored glasses [roʊz ˈkʌlərd ˈɡlæsɪz]
過於樂觀
flames of passion [fleɪmz əˈpæʃn]
激情之火;熱情的烈焰
fizzle out [ˈfɪzl aʊt]
失敗;泡湯;告吹

3天免費直播課
8月29~8月31
Albert老師連續3晚直播
帶你構建英語思維
輕鬆突破口語屏障
👇👇👇
🔥新增老師微信領取課程🔥

2
補充閱讀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來,年輕人不太愛結婚了。
據《2021 中國民政統計年鑑》,自 2013 年達到頂峰的 9.9‰ 後,國內的粗結婚率就一路走低,至 2021 年結婚率已連續八年下降。房價、工作壓力、生育成本……都成了年輕人邁向婚姻之路的絆腳石。
不只是結婚意願低下,許多年輕人連戀愛都不想談了。
2021 年,中國人民大學有項研究調查了全國 22 個省份、共 9775 個大學生的婚育觀,發現超過四成的大學生都沒有戀愛的打算。
其中,女生的戀愛意願相對更低,有戀愛打算的比例只有 54.42%,低於男生的 56.88%。
而網路上有個梗說,對一個年輕人最惡毒的詛咒,除了貧窮和裁員,恐怕就是祝福ta患上“戀愛腦”。
各大社交平臺上,批判“戀愛腦”成為了一大趨勢。
有人罵的很直接:
有人覺得戀愛腦是不清醒:
還有人建議,戀愛腦作為重大疾病,納入醫保:
虛構人物也沒有逃過這次大批判,王寶釧堪稱這次運動最大的標靶,簡直成了戀愛腦的代名詞。
2012年熱播的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被大夥兒翻了出來,那裡面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吃飯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居然挖野菜挖得興高采烈,吃野菜吃得甘之如飴。看起來智商就不太線上,屬實是戀愛腦了。
我們從小到大看過的影視劇,幾乎沒有一個能逃得過現代語境下“戀愛腦”的道德審查。
《七仙女》裡,董永面對玉帝開出的條件,竟然拒絕自己考公落戶修煉成仙,反而讓七仙女承受剔骨之痛,和他一起在人間做凡人。
一個普信男想娶仙女,連最起碼的付出都做不到,七仙女放著神仙日子不過跑去和他吃糠咽菜。又是一個值得批判的戀愛腦反面典型。
還有紫霞仙子,她不必下凡遇到至尊寶,畢竟在佛祖跟前做一根燈芯,還算是一份穩定安逸的體制內工作。
《孔雀東南飛》裡的劉蘭芝也不必投湖自盡,和婆婆關係不好,直接去民政局離婚,創業崛起做大女主不就行了?
甚至這把劍,能跨越太平洋,一路砍到大洋彼岸。
《泰坦尼克號》的故事,無非就是兩個戀愛腦給無辜的富豪男友戴綠帽,出軌都不知廉恥。
《教父》裡的康妮,被家暴後仍然戀愛腦,害得哥哥桑尼死在亂槍之下。
就連莎士比亞也變得令人費解:茱麗葉為什麼不能服從家裡的安排?為了愛情去死,有這個必要嗎?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放棄優越的階級身份和優渥的財富金錢,這比放棄生命還讓人無法理解。
豆瓣甚至出現了一個名叫“打醒戀愛腦”的小組,創建於2020年11月,現有組員接近2000名。
小組裡,很多人分享自己或身邊人的“戀愛腦”故事,因為自認戀愛腦深受其苦,在組裡發帖,哭著“求打醒”:
網友@喬少恭手辦
“我一高中同學談了個某省農村的,男的去她學校找她,一分錢沒有,還得她出路費,再跟她要幾塊錢買餅吃。然後他全家嫌棄她是專科,配不上211的男的。 
後來某天這男的突然跟我同學說想結婚,我同學還挺激動,後來知道是男的爸爸得癌症了,需要有人伺候照顧。就想起她這個大冤種了,你別說,她還真去了呢。伺候了半年,最後男的也沒娶她。”
網友@陳西燭:
“大學同學花唄分期給物件買蘋果手機,然後那醜男出軌了……她自己還了很久分期……”
在大眾的印象中,戀愛腦似乎是一個貶義詞,在網路上,當一個“戀愛腦”被伴侶背叛或辜負,越來越多的謾罵會指向“戀愛腦”。
但戀愛腦,它其實是個中性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做出戀愛腦的舉動,某種程度上也是推進戀愛關係的一種方式。
戀愛腦也分不同程度、不同型別,不能一概而論、一竿子打死,那些因為愛情而喪失自我的戀愛腦,應該才是大家“恨鐵不成鋼”的物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