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KTLA 7月10日報道
華裔男子勞倫斯·程(
Lawrence Cheng
)的家族在洛杉磯南部擁有7家溫迪漢堡(
Wendy's
)店。

KTLA報道標題
最近的一天,他親自在店裡的收銀臺前接單,併兼顧著將一筐筐熱氣騰騰的炸薯條和雞塊倒入容器中,再往上撒鹽調味。
勞倫斯·程的這家位於橙縣芳泉谷的分店曾經有約12名員工上下午班。然而,自今年4月1日起,加州新工資法生效,將快餐業員工的最低時薪從16美元提高至20美元,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現在,他不得不每個班次僅安排7名員工。
他說:“我們只是在盡力削減開銷,少安排一個人,然後我也會盡量在有空的時候也來店裡幫忙。”
勞倫斯·程希望隨著暑假的到來,學生們放假、家庭出遊或外出就餐的機會增多,傳統意義上旺季能給他們的生意帶來更多的利潤,以彌補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增加。

專家表示,現在判斷最低時薪上漲對快餐行業的長期影響,以及是否會出現大範圍裁員和店鋪倒閉還為時尚早。過去,工資增長並不一定會導致失業。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當加州和紐約州的最低工資比聯邦規定的每小時7.25美元翻了近一倍,達到每小時15美元時,就業率仍在繼續增長。
到目前為止,加州快餐業的崗位數量持續增長。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在4月1日實施新法後的頭兩個月(
4月和5月
),該行業增加了8000個工作崗位,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6月的相關資料尚未公佈。
推動加薪的國際服務僱員工會(
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
)的執行副總裁Joseph Bryant說,新法實施後,加州快餐行業的工作崗位不僅增加了,“許多商家還指出,較高的工資吸引了更好的求職者,從而減少了人員流動”。
但許多大型快餐連鎖店的經營者表示,他們正在被迫削減員工工時以及提高菜單價格,以維持經營。
在洛杉磯擁有9家Jersey Mike's三明治連鎖店的店主Juancarlos Chacon說:“我已經做這些生意25年了,經營著兩個不同的品牌,但我從來沒像今年4月這樣提高過定價。我也很無奈。”
此前,一份不到10美元的火雞肉三明治,現在的售價是11.15美元。雖然仍有顧客光顧,但顧客們發現,漲價後的餐品不包括飲料、不含薯片,也沒有甜點。
由於Jersey Mike's的午餐是其核心業務(
最賺錢
),Chacon只能減少店裡早晨和晚上的人手。他還不得不裁減了一些兼職員工,將他僱傭的總員工數從165人減少到145人左右。
受最低工資標準影響而加薪的不僅僅是初級員工。店裡的組長、經理助理和其他高層員工也加薪了,這一勞動力成本約佔總成本的35%。
Chacon說:“我現在的預算非常緊張。”
一家全球餐飲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Aaron Allen說,他接到了許多來自加州餐館經營者和供應商的“恐慌電話”,這些商家們仍在努力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恢復。他預測,像麥當勞這樣有錢投資自動化代替員工等方式降低成本的公司,與那些可能倒閉或面臨門店大幅減少的小型、地區性連鎖店之間的鴻溝將越來越大。
勞倫斯·程則表示,他雖然沒有計劃裁減他漢堡店僱傭的250名員工,但他必須嚴格控制以及減少員工加班的時間,以及減少每個班次上班的員工數量。他還在今年一月將店內的菜單價格提高了約8%,以應對4月生效的加薪法。
但他說,他的賬目顯示,他每兩週發一次的工資已經超出預算2萬美元。
反對最低工資法案的加州餐飲協會(
California Restaurant Association
)的總裁兼執行長Jot Condie說,除了最低工資大幅上漲外,這些企業還同時面臨著租金和食品成本上漲帶來的共同壓力。
Condie說:“勞動力成本一夜之間躍升超過25%,利潤本已很薄的餐飲企業只能被迫減少其他方面的開支。除了提高價格、縮短營業時間或縮減員工規模之外,他們別無選擇。”
在洛杉磯一家必勝客工作了一年多的Julieta Garcia說,她現在每週工作5天,而不是以前的6天。她說,多賺一天的錢意味著她可以按時支付手機賬單,以及帶兒子去檢查他的扁桃體。
在加州首府沙加緬度一家溫迪漢堡連鎖店工作的63歲退休人員Howard Lewis說,他將在快餐店工作賺來的錢(
除退休金外多出來的錢
)用於投資。
Lewis說:“今天是發薪日,我買了500美元的股票。”他說自己還可以用一部分錢幫前妻修理汽車的剎車。
加州州長紐森表示,為了讓全州50多萬快餐業員工獲得足夠維持生計的工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勢在必行。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