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丁海寅,大家一定不陌生。
他是《鬼怪》中金高銀的初戀男友,淺淺一笑,讓人心臟停半拍,短短幾分鐘的鏡頭,就讓他成為新一代的“國民初戀”。
帥氣的模樣,引起孔侑吃醋,甚至找他去pk棒球。

他還是《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中和孫藝珍談戀愛的年下弟弟,陽光帥氣,一臉純真。
如此懂事可愛的弟弟,誰看了不想擁有……

今年更是和鄭素敏一起合作了《媽媽朋友的兒子》,玩起了青梅竹馬的浪漫橋段。

有人說,他的出現,又給韓劇增加了一種可能性,在浪漫愛情喜劇中不只有滿屏霸總,也有乖乖聽話的年下小奶狗。
青春浪漫愛情劇是韓劇的拿手好戲,也是丁海寅的舒適區。
但他並不只滿足於拍攝情情愛愛的劇,在事業上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雖然長了一張流量的臉,但是一直不斷嘗試各種型別的角色。

比如今天廠長要說的這部電影。
可以說是,丁海寅的轉型成功之作——-
《老手2》

看海報上的兩人,都是熟臉。
除了丁海寅,還有忠武路的神—-韓國實力派影帝黃政民。
在第一部中,黃政民攜手劉亞仁上演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爆裂刑警暴揍財閥富二代"的爽感劇情,一舉殺入韓國影史票房榜前五名。
如今九年的等待,終於等來了續集大作。


劉亞仁可以說是第一部中最大的驚喜,他飾演的反派喪心病狂中夾雜著癲狂,暴躁,自卑,讓人看了極度憎恨。
珠玉在前,丁海寅此次挑戰不小。
畢竟前作過於優秀,拿到了千萬級別的電影票房。

說實話,該片陣容牛逼,但情節有些老套,喜劇元素,懸疑元素,暗黑內涵,動作表現,導演都想面面俱到。
但是,你要想想,再暗黑的內涵,也不及“首爾之春”直接扒出“總統zheng變”這麼火爆……
此時此刻,韓國甚至還正在上演“首爾之冬”。
但是,丁海寅作為這次的主力,並沒有拉垮影片,反而給人一種新穎感。
不少人擔心他之前一直拍攝的都是浪漫愛情喜劇,在這樣的全是「男人戲」中,怕他不適應,拿不出最好的狀態。
萬萬沒想到,電影一齣,口碑逆轉,甚至有人說:
黃政民老叔徹底被演變態殺人魔的丁海寅比下去了誒。

是的,丁海寅飾演變態殺人魔在影片中並沒有遮掩,甚至從一開場就告訴了觀眾。
在往常的拍攝手法中,這等懸念幾乎都是到了片尾才揭秘。
這次《老手2》開篇就告訴懸念,這是廠長著實沒有想到的。
深夜,他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白天,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正義感十足的警察。

他的雙面面孔,導演很機智的用了「一面鏡子」來展現。
當著前輩徐道哲(黃正民 飾)的面,他介紹自己名叫樸善浩。

這一幕,兩人始終沒有“同框”,樸善浩則是一直在鏡子中出現,當徐道哲看到樸善浩抓捕人如此賣力的時候。
他說他們兩個是同類,別想溜走。
還讓他好好幹。

注意,這時候,樸善浩並沒有回答,只是低頭笑。
他的這個笑,讓人不寒而慄。
因為在觀眾視角,我們都已經知道他是變態殺人犯,相當於開卷考試,但卻不知道答案,不明白他為什麼要一直殺人……

目前來看,他所殺的人都是該死之人。
而且死法都與受害者的死法相同,比如長期性侵女學生的教授,最終和女學生一樣高空墜落而死。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還有男孩用菸頭燙傷奶奶的臉頰,折磨而死,最終男孩也受到了同樣的遭遇。
用暴力懲治不法之徒,讓大眾對這個變態殺人狂魔並不反感。
甚至還很崇拜,稱他為—–獬豸。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獬豸是一種能辨是非,懲惡揚善的神獸。
在該片中,它卻成了一個專門獵殺"該死沒死"之人的殺手。
他專門殺那些在大眾眼中罪有應得,卻因為種種原因逃脫法律制裁的人。


獬豸是一個正義凜然的"英雄"嗎?
並不是。
隨著劇情的推動,我們看到了他心狠手辣的本性,獬豸的熱度高升,以至於有網路主播為了賺錢不惜請人假扮獬豸來獲取流量。
而他作為警察,則正大光明的追捕這位“假獬豸”。
真假獬豸,眼神相對。
樸善浩一句,你搞什麼。
隨即就把他往外一推,這個眼神,這個動作,讓人看了後脊樑骨頓時發涼。


然後他就假借抓捕犯人為由,光明正大的當著所有人的面往死裡毆打這個“假獬豸”。
這一幕,真的壞到了骨子裡。
而且,他心思尤為縝密,一步步設計連環套,讓自己擺脫獬豸的嫌疑,不惜把眾多無辜的人牽扯進來……


他的變態與劉亞仁的變態不是一個型別。
如果說劉亞仁是癲狂的,像嗑了藥般的折磨,殺人。
那麼丁海寅這次扮演的有點類似於斯文敗類般的偏激,暴力。
他的成功在於形象的塑造,他頂著一張人畜無害的臉蛋,再搭配上反派角色那種冷酷無情的氣質,確實是有種反差萌的魅力。
每次他面對鏡頭,一臉邪魅又單純無辜的微笑,都讓人隔著螢幕能感受到他的恐怖…


而他也憑藉這一角色,拿到了青龍電影獎榮獲最佳男配角和人氣獎。
甚至有網友說,這麼多年了,他終於找對了自己的賽道。

他第一次下海出演瘋批反派就打敗了《首爾之春》中的樸解浚,獲得青龍最佳男配,這個含金量可能只有電影人懂。

青龍電影獎在韓國什麼地位?
相當於國內的華表獎,都是代表國家級別的大獎,業內人士的最高追求。
丁海寅一個常年混跡浪漫愛情喜劇的偶像男演員,勇闖忠武路,第一次提名就拿到了最佳男配角。
這個實力有目共睹,讓電影圈的大佬們都對這個“忙內”愛不釋手。
在青龍電影節的頒獎禮上,三封影帝的黃政民當著韓國所有演職人員的面叫丁海寅上臺講話。

上臺的這幾步可能只有短短十幾米,但他卻走了整整十一年。
對於一個偶像劇演員來講,能拿到電影級別的大獎,並不容易。
為了演好這一反社會人格的反派角色,那段時間他儘量減少與人見面,營造一個孤獨自我的空間。
在拍戲期間,他的父母都對他感到很陌生。

最終,他憑藉著作品,還走上了戛納紅毯,成為了父母的驕傲。

回頭看內娛,像他這個年齡,像他這樣常年拍泡沫愛情劇的偶像演員。
能拿到專業電影獎項的男演員,少之甚少。
種子選手鄧某,李某峰,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也已經成為消失的演員了……
廠長能想到的僅有兩位男演員,一位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邱澤。
他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
還有一位就是內地演員朱一龍,可以說是野蠻生長了,從電視劇邁向大銀幕進步神速。
何老師曾對他評價:
“如果說他是偶像派的話,我覺得對不起他精湛的演技;但是如果說他是實力派,好像又不能忽視他俊俏的面容。”
這句話,用來評價丁海寅也是蠻契合的。
看到這種百花齊放的場面,真好。
因為最終受益者,只有觀眾。
希望越來越多的偶像派,轉型為實力派,是演員的福氣,也是觀眾的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