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最新心血管指南/共識,一文收入囊中|2月份指南更新

在廣袤的心血管版圖中,臨床指南/共識是臨床實踐的指南針,是臨床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彙總了2025年2月份釋出的心血管領域相關指南/共識,內容涉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血脂異常”、“心律失常”及“澱粉樣變”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診療,供老師們查閱下載~
01
2025 ACC/AHA/ACEP/NAEMSP/SCAI指南: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的管理
在《2013 ACCF/AH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療指南》和《2014 ACC/AHA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徵(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釋出後十餘年,本指南將STEMI和NSTE-ACS結合釋出,並將焦點縮小至特定的1型心梗;全面闡述了ACS的管理策略,涵蓋ACS定義、分類、評估、治療、併發症處理及出院後管理等內容。
連結:
相關連結:
02
2024 SIIA/SIPREC共識檔案:降低動脈性高血壓患者的LDL-C(更新版)
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癥常常合併存在,極大地增加了患者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在日常臨床實踐中,進行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癥的聯合管理,有助於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改善心血管疾病預防。基於此,本共識提出了一種針對高血壓合併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治療新模式 。
連結:
03
2024 JCS/JHRS指南:心律失常的管理(更新版)
本指南是對2020版JCS/JHRS心律失常指南的更新,指南聚焦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內容涉及植入式心臟電裝置、導管消融以及房顫藥物治療與綜合管理。新版指南:①明確了植入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CD)等裝置在一級預防等方面的應用指徵,介紹了無導線起搏器的安全性和適用人群;②探討了導管消融在高齡患者中的可行性;③提出用日本原創的HELT-E2S2評分評估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並依據患者的腎功能、體重等情況進行抗凝治療等。
連結:
04
2025 AACE臨床實踐指南:成人血脂異常的藥物治療
在世界範圍內,血脂異常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且新的治療方案不斷湧現。為規範非他汀類藥物在治療血脂異常中的應用,本指南圍繞成人血脂異常患者的藥物治療,提出了13項循證建議,聚焦於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致力於改善患者預後,保障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連結:
05
2025 WSO/WHL立場宣告:高血壓控制策略在卒中預防和管理中的應用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資料顯示大約54%的卒中和47%的冠心病事件可歸因於高血壓。本宣告給出了一套全面的關於高血壓控制策略的建議,以預防和管理卒中風險;主要內容涉及各種血壓測量技術、血壓分類、血壓與卒中風險、降壓藥物治療在腦卒中一級和二級預防中的作用、降壓藥物治療的選擇、最佳降壓靶點、透過降血壓預防腦卒中的非藥物途徑、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和自發性腦出血的血壓單獨管理、以及在社群實施高血壓預防和管理的策略等。
連結:
06
中國經導管左心耳封堵術臨床路徑專家共識(2025版)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近年來房顫發病率逐年攀升,房顫所致腦卒中風險也隨之升高,左心耳封堵術(LAAC)是有效的預防途徑。為規範LAAC應用,本專家共識釋出,詳細闡述LAAC的發展脈絡,團隊構建、適應證、圍手術期併發症、術後抗栓治療等。
連結:

07

泛血管疾病代謝異常管理專家共識(2024版)
泛血管疾病是指影響人體血管系統(包括動脈、靜脈和淋巴管等構成的複雜網路)的系統性疾病,其共同的病理特徵為血管病變,主要以動脈粥樣硬化(約佔95%)為基礎。泛血管疾病根據表型的不同,可以表現為單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及外周動脈疾病等;也可表現為涉及2個及以上血管床的疾病的組合,稱為多血管疾病。本共識為泛血管疾病相關的多學科醫師提供系統的臨床實踐指導意見,旨在規範泛血管疾病患者的代謝異常管理,改善患者預後,
連結:
08
2025 AHA科學宣告:最佳化圍產期心理健康——孕產婦心血管健康最新進展
圍產期心理健康狀況(如圍產期抑鬱、焦慮)與不良妊娠結局、長期心血管結局和對後代神經發育的代際影響相關。本科學宣告聚焦圍產期(即懷孕至產後1年)女性,重新定義了孕產婦心血管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提供了關於心理健康與心血管結局關聯的有力證據,強調了社會和環境基礎,並提供了關於如何將心理健康納入孕產婦心血管健康的指導等。
連結:
09
2025 ASE建議:超聲引導下血管穿刺
血管穿刺是醫療領域廣泛應用一種手術操作,在眾多的醫療場景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血管穿刺可實現穿刺的即時動態監測,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本建議涉及成人和兒科患者中央/外周靜脈和動脈穿刺的超聲引導推薦,指出了超聲在血管通路中的主要作用:①預先血管評估,②插管過程中的動態超聲引導,③區域性併發症的識別;旨在為超聲在血管穿刺程式中應用提供指導。
連結:
10
《超聲檢查高血壓心血管重構和功能臨床應用指南(2024版)》要點解讀
《超聲檢查高血壓心血管重構和功能臨床應用指南(2024 版)》是針對超聲評估高血壓心血管重構和功能的指導性檔案,全面介紹了高血壓心血管重構和功能的超聲檢查方法、診斷標準,不同超聲技術評估的優點及侷限性、臨床意義。本解讀旨在對該指南進行要點解讀,幫助超聲和臨床專業人員更好地理解及應用該指南,規範高血壓心血管超聲檢查和診斷方法,指導臨床超聲檢查和應用。
連結:
11
2025 BHVS共識宣告:心臟瓣膜病的超聲心動圖檢測及隨訪管理
心臟瓣膜病(HVD)是一種常見疾病,但通常不能被及時發現。檢測不足是導致患者延遲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近一半患者在評估手術時出現嚴重症狀,從而給患者的預後帶來不利影響。超聲心動圖檢查在HVD診斷、治療及病情監測方面具有關鍵意義。為規範超聲心動圖在HVD檢測及隨訪中的應用,BHVS發表了本共識,支援疑似HVD患者進行適當的短時間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以及時發現HVD。
連結:
12
2025 ISA指南:系統性澱粉樣變性的支援治療
系統性澱粉樣變性是一組由蛋白質錯誤摺疊,致使器官澱粉樣蛋白沉積,從而導致器官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治療手段的增多,患者的生存期延長,但症狀負擔仍較重。基於此,ISA專家小組制定了本指南,涵蓋8個領域的治療建議,旨在改善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連結:
13
2025 AHA科學宣告:人工智慧增強心臟腫瘤學精準醫療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上升和多種新治療選擇的出現,癌症患者的數目增加,生存期延長,癌症及其治療所引起的短期和長期心血管風險被廣泛關注,心臟腫瘤學應運而生。然而,由於惡性腫瘤的性質以及每個個體的獨特特徵,心血管風險存在很大的異質性。人工智慧可為癌症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有望改變心臟腫瘤學。
連結:
14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圍術期神經系統併發症評估與管理專家共識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療措施之一,但圍術期神經系統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後,並增加家庭及醫療負擔。既往研究發現,規範術前和術中評估、加強術中監測和術後干預有利於早期發現神經功能障礙並及時給予治療,減少神經系統併發症,從而改善CABG患者預後。本專家共識總結了CABG圍術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早期識別及診療規範,以指導CABG圍術期併發症的規範化管理,降低術後早期死亡率及併發症發生率,改善患者長期預後。
連結: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