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場內部會議上,劉強東談及京東進軍酒旅業務,表示目的是希望透過供應鏈將這些行業的成本降到原來的2/3,能夠為酒店餐飲提供一個新通路。
京東採取了和外賣差不多的方式,突進這個市場。6月18日,京東旅行高調對全行業喊話,釋出了《致全體酒店經營者的一封公開信》。京東提出,酒店商家參與“京東酒店PLUS會員計劃”,將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相比於大張旗鼓殺入的外賣,這一次京東能成酒旅嗎?
京東追求的市場份額,具體到消費者層面,就是無數消費者改變原來的習慣:當有了酒旅需求時,不是開啟攜程、飛豬而是開啟京東APP。
談到產品比如APP的切換,網際網路產品行業最出圈的一個公式,就是使用者價值公式:使用者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這個公式描述的是使用者切換產品時的邏輯。“新體驗-舊體驗”很好理解,就是新的比舊的好的地方。價格更便宜當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好體驗。
替換成本,則是指品牌認知、獲取成本、學習成本、使用成本、遷移成本。簡單地說,就是消費者因為改變而承擔的所有麻煩,比如下一個APP、註冊、開啟、再次熟悉新的介面。
在外賣價格戰中,送來的都是同一杯奶茶,使用者體驗的差異主要源於價格優惠,而切換的成本,就是克服心智,改變習慣。
從這個角度看,不是京東沒有努力,而是那些補貼形成的價格優惠太少,畢竟只有2、3塊錢,還沒能長期堅持,就不足以改變使用者的習慣。更深一層,外賣就是一個苦生意,本身利潤就低。所以,在沒有顛覆性的技術出現前,這個行業很難出現顛覆性的新體驗。
我點奶茶一般都是用大眾點評,點開,選到想喝的,就下單,一般也不會去管優惠券。因為對外賣大戰感興趣,茶飲又是此次的重點發力點,我會專門開啟三個APP,去比較價格。隨著後來京東補貼減弱,我也沒興趣再比了,想點外賣還是恢復到大眾點評。
雖然這是個體行為,但其中也有兩個基本行為機制。第一,京東持續的時間太短了,還不足以培養出新的習慣,也就是所謂的消費者心智,進而改變行為。第二,茶飲的價格差異太小了。不值得花力氣去對比。
相對而言,酒旅差別就很大了。不同平臺的機票、酒店之間的價格差異,夠買幾十上百杯奶茶了。也就是說,低價的低價、零傭等方式,帶來的消費者體驗的絕對值足夠大,已經大過了消費者切換的成本。

而京東一旦進入,相同的方式就會重現,那就是用道德、政策的爭議來驅動市場輿論。恰好,酒旅行業這樣的話題很多。
比如,攜程的“調價助手”,一個追價系統,它會定期掃描其他平臺同款酒店產品價格。一旦發現某個酒店定價比其他平臺高,“調價助手”會立即自動調低酒店底價,或是給酒店產品參加促銷活動。這個過程,是全自動的,不經過商家確認。對酒店而言,攜程“調價助手”自動改價,是個很頭痛的問題。
再比如“特牌金牌”等分級體系。酒店商家被攜程按照不同等級劃分,等級越高流量越多,但對應的佣金也越高,而且酒店不能隨意上架其他平臺,否則面臨限流、摘牌等處罰。
類似的話題,在酒旅行業已經見怪不怪,包括大資料殺熟、二選一之類的爭議。其實,這些問題,可以有其他解釋。但怎麼解釋,對消費者、酒店、航空公司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一直都在試圖不過於依賴OTA平臺,也就佣金問題有過很多抗爭,消費者也有低價需求。
從平臺的高利潤率中,的確可以看到這種優惠價格的空間。
以頭部平臺攜程為例,因為疫情,2020年和2021年,攜程持續虧損。隨著報復性旅遊需求的爆發,攜程2023年第一季度淨賺33.74億元,把2020全年虧損的錢給賺了回來。2024年,攜程年淨營業收入達到533億元(7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20%;淨利潤172億元(24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72%。可以作為對比的是,2019年,攜程淨利潤69.98億元。在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中,攜程也以32%的淨利率,超越了騰訊、拼多多、網易等平臺。
高利潤反映到微觀層面,就是進入者可以更長時間地堅持。外賣行業本來利潤就低,持續補貼壓力是巨大的,但在酒旅行業,京東確實有可能透過低利潤,而非負利潤的方式長期堅持下去。
京東還有自己的一批高價值客戶,這些客戶未必會在乎那一兩塊錢的外賣奶茶錢,但酒旅的高單價消費,他們仍然會比較價格。那麼,京東透過會員權益、商城積分、專屬價格頻道等方式,的確可以形成一種生態。

總結一下,從消費者端來看,外賣是一個高心智,重習慣,快速且低思考選擇的消費領域。而酒旅是一個弱習慣、慢選擇的消費領域。也就是說點外賣不會怎麼去比價格,但酒旅會。
從平臺端來看,高掌控力,低利潤,長生態鏈,是最穩定的,競爭對手難以介入。這就是外賣。另一些情況下,高掌控力會帶來高利潤,但利潤高了,競爭對手就會多,市場最終會回到平均利潤率狀態。這就是酒旅行業。
不過,對京東而言,這意味著使用者心智從“3C產品高品質平臺”轉換為“高性價比生活服務平臺”。這個轉換之間,還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當下,攜程深耕酒旅行業20年,擁有高星酒店資源、商旅服務鏈;同程主打下沉市場,但因為有攜程投資,也被外界視為“攜程系”;美團有“本地生活+酒旅”互補,民宿與連鎖酒店滲透率高;飛豬有阿里生態導流。此外抖音、小紅書也在進入這個行業。
但這麼多年下來,後面的新入局者都未能撼動攜程接近六成的市場份額。這也可以看出,攜程在這個行業的統治力,以及對線下商家供給的掌控能力。
前幾天我發了一個朋友圈,說現在都強調實體經濟,但忽略了心智這些軟的東西。所以,在這些競爭對手中,京東想要殺出一片天地,也是不容易的。顯然,這不能光靠低價,靠口水之爭,還得真正地用耐心去深耕市場,做出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央視網、第一財經、光明日報、騰訊大家、南方週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FT中文網、澎湃等特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
關注時政、財經、科技話題,以深度、專業、理性的態度,去掘現象背後的事實。
騰訊大家年度作家獎;
新浪最有價值專欄作家獎;
紅辣椒評論年度佳作獎;
第28屆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第34屆中國經濟新聞獎,評論一等獎
推薦閱讀: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您的關注是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