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如廁本身,現在的智慧馬桶,根本不用你親自“動手”。
北京白領劉元半夜迷糊著醒來,剛走進衛生間,馬桶的氛圍燈就亮起了藍光。靠近光源,馬桶蓋緩緩升起,馬桶中開始蓄上防髒汙的泡泡。如廁完,馬桶蓋又自行緩緩合了回去,嘩啦一聲沖水完事兒。
但奇怪的是,越來越智慧的智慧馬桶,突然在2024年出現了首次的行業規模下滑,比例甚至達到了兩位數。
十年前一個馬桶蓋都要三五千塊錢,如今幾千塊錢的智慧馬桶怎麼反而涼下來了?
智慧馬桶,智慧成什麼樣了?
比起當年的智慧馬桶蓋,現在的智慧馬桶可謂是技能點滿。
北京某衛浴品牌店內智慧馬桶產品。圖/梁婷婷
感應自動開蓋,有的還專為男士設計了感應一次開蓋,再次感應開啟馬桶圈;座圈加熱早就是標配,現在講究的是根據室溫自由精確地調節溫度。
當你舒服地坐下後,馬桶內壁被潤溼,防止髒汙附著的綿密泡泡積聚在水中,形成一層“泡沫盾”,防濺防粘,同時抑菌防臭。
方便完畢,經過過濾的水可以即熱清潔,從清潔位置到水流、水壓都能選。有的甚至還能夠記錄不同家庭成員的沖洗偏好,例如老人使用時可以選擇略高的水溫、略低的水壓,搞點定製化的清潔體驗。
哪怕是你坐了半天“沒感覺”,還有助便模式,可以透過水流刺激改善便秘的情況。
洗乾淨後再上暖風烘乾,連扯手紙這一步都省了。
沖水這件事也很細節,落座時長(或男士站立場景)在15—60秒,起身後自動關蓋啟動“小衝”,倘若坐下時長超過1分鐘,則會蓋上後啟動“大沖”,家裡再也沒有孩子忘記沖水這回事了。
但這些都只是理想狀態,對於很多人來說,智慧馬桶帶來的小麻煩或許更多,社交媒體上關於智慧馬桶的吐槽並不少見。
最典型的莫過於自動開蓋功能。有時候只是想進衛生間照個鏡子,就遇到馬桶衝著自己開蓋“致意”。有人開玩笑說,自打裝了智慧馬桶,去衛生間都自帶“偷感”,生怕只是進去拿個東西就被馬桶“認出來”。
雖然很多馬桶可以根據衛生間的大小調節感應距離,但有時依然顯得“太過靈敏”。有網友分享自己“馴服”智慧馬桶的小辦法,在感應區貼上創可貼或者是膠帶,強行在物理上降低感應度。
看起來貼心的氛圍燈設計,有的人半夜突然起床遠遠看過去能被嚇一跳,幽幽的藍光從馬桶裡露出,頗有些“陰間”。還有的被設計成外圍燈帶,甚至能換顏色,氛圍上倒是歡快不少,“上廁所像蹦迪”。
更奇怪的恐怕是“開口說話”的馬桶。短影片平臺上流傳著一條數十萬點讚的影片,男子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與智慧馬桶搭載的語音助手進行了一場驢唇不對馬嘴的對話。簡而言之,這個廁所靠說話肯定是上不成了。
前兩年還出現過“音樂馬桶”,人坐在馬桶上,可以語音指揮馬桶放音樂、講故事、查天氣,讓人不禁反問“大家是沒有手機嗎?”除了畫蛇添足,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
馬桶似乎正在變得簡潔,就連帶螢幕的馬桶都已經不再受歡迎。
某衛浴品牌銷售人員小王告訴有意思報告,不少品牌曾推出帶顯示屏的產品。“現在慢慢都淘汰了,誰上廁所有那個時間看呀?”在衛浴城逛上一圈也會發現,大多智慧馬桶只保留了一個簡單的溫度顯示屏。
當然也有少數產品起來更為複雜或者說智慧化,可以連線手機App選擇多種清潔模式,調節各種引數。但即使是面對自家品牌的產品,小王也連連擺手,“這個您就別看了,有點麻煩”。
當前,還有部分廠商正在發力研發搭載尿檢、便檢、心電監測等健康管理功能的馬桶,試圖搭上AI這股大潮,但少數上市的產品不僅價格高昂,其可靠性也仍有待檢驗。

圖/電商頁面截圖
更多普通使用者的顧慮則來自更基礎的衛生問題。
佳佳當初買馬桶時就特別關注馬桶圈是否是抗菌材料,包括陶瓷本身的質量等,但最令她不放心的還是噴頭清洗功能,“雖然用了快四年,並沒有因為馬桶而得什麼病,但總還是有些不放心”。
這都源於三年前的一次發現。當時她突然想起沖水的噴頭很久沒有清洗,啟動自清潔功能後“整個人都不好了”,“沖水頭周圍幾乎滿是汙垢,我簡直是哭著把馬桶整個洗了一遍”。自此每個週末佳佳就多了一個洗噴頭的活兒,還特意買了專門的進口洗滌劑。
智慧馬桶為什麼不火了?
吐槽智慧馬桶“智慧得有點雞肋”的一部分人,轉向了輕智慧馬桶。
這類產品只保留了座圈加熱、離座沖水等基礎功能,去掉了清洗和烘乾功能,價格也下來了不少,線上千元左右就能買到一臺知名品牌的輕智慧馬桶。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慧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智慧衛浴電器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輕智慧坐便器行業年產量為160萬臺,已經佔到了行業總產量的12.6%。
不過,輕智慧馬桶的流行絕非去年智慧馬桶行業不振的主要原因。畢竟與那些吐槽相對應,智慧馬桶也在主動革新。
改用腳部感應、靈敏度也更高的產品應運而生,最困擾佳佳的衛生問題則透過多次的清洗和消毒殺菌來實現。主流品牌的中高階產品大多支援便前便後的噴頭自清潔,搭配紫外線殺菌,同時支援手動清潔。
而智慧馬桶終究也是馬桶,最基礎的功能更是得保證有所升級。
材質的創新和一體化結構的應用,能讓馬桶的品質更好、衛生程度更高。就連座圈也有了3D結構,相比過去一圈標準的圓弧,現在的馬桶圈更符合人體工學,坐上去更舒適。
也就是說,現在的智慧馬桶不僅更聰明,實用性也更強了。那為什麼智慧馬桶反而賣得不好了呢?
家居博主“老桂講馬桶”告訴有意思報告,當前大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的低迷,直接影響了包括智慧馬桶在內的後端家裝。
奧維雲網環電事業部高階研究經理梁浩對此表示認同,並補充道,去年市場的下滑也與行業週期因素有關。
智慧馬桶行業於2015年才在國內真正起步並逐漸走向更多家庭,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對智慧坐便器安全使用年限的規定,其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目前尚未到達大規模換新週期,更新需求不足。
梁浩還提到,消費者認知與信心問題也對市場規模擴大存在一定的影響,很多人並不認為智慧馬桶相比普通馬桶能夠提升日常使用體驗。
維修問題也困擾著不少人。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智慧馬桶”的投訴近5000條。隨手翻幾頁就會注意到,產品質量與維修相關的問題最為集中。
不過,今年7月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於電子坐便器(即智慧馬桶)的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管理就將正式生效,相關產品必須獲得3C認證並標註後,才能夠進行銷售。也就意味著,那些存在隱患的劣質產品將被清掃出局,或許能讓更多人重建對於智慧馬桶的信心。
智慧馬桶還能熱起來嗎?
總體來看,隨著智慧家居產品的日益普及,全智慧馬桶仍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年輕人裝修的理想清單中。
巨量引擎釋出的《2024衛浴行業白皮書》調查顯示,已經裝修過的使用者群體選擇全智慧馬桶和輕智慧馬桶的比例分別佔到了三分之一,而那些一年內計劃裝修的人裡,則有超過一半打算選購全智慧馬桶。

圖/《2024衛浴行業白皮書》
他們認同智慧馬桶更為舒適、方便,對於智慧清潔功能也有很高的期待。
更何況,相比10年前,智慧馬桶的價格早已不再高高在上。消費者想要買到一臺正規廠家的智慧馬桶,要付出的價格已經相對越來越低。
奧維雲網資料顯示,智慧馬桶線上均價連年走低,從2018年的4000多元已經邁向了2000元上下。2024年智慧一體機的線上主銷價格段在2000元以下,佔比接近1/4,4000元以上的產品銷售額佔比則呈下降趨勢。
那麼越來越便宜的智慧馬桶還有可能再度火起來嗎?特別是當下正致力於改寫家居家電底層邏輯的AI,有可能重新帶熱智慧馬桶行業嗎?
答案或許不太樂觀。
梁浩表示,現階段消費者的注意力仍在智慧馬桶的基礎功能上,更關注其安全性、節能性、耐用性以及舒適性。語音、大屏乃至更復雜的如健康管理等AI功能在智慧馬桶上的應用,在當下可能更多是“偽需求”,使用體驗仍有較大改善空間,消費者並不算很買賬。
更關鍵的是,不管是自動開蓋、沖水,還是變著花樣的清潔,這幾年的智慧馬桶本身並沒有太多革命性的創新。每天與各種馬桶打交道的老桂也說,“現在主要還是單純的功能堆料”。
不過前述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智慧馬桶的普及率尚不足10%。短期內智慧馬桶市場的下滑趨勢恐將延續,但穩健增長的新階段仍有望在行業規範、品牌創新以及消費者信心迴歸後到來。
而當我們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為安全、衛生的智慧馬桶時,或許才是深入考慮人工智慧如何帶動馬桶更加聰明主動的更好時機。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賈詩卉
有意思報告影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