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挖到一部央視精品,這才稱得上國產天花板

在西安北側有一片大型遺址,這裡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群。
它的面積相當於3個凡爾賽宮,4個紫禁城,12個克里姆林宮,13個盧浮宮,15個白金漢宮……
這就是大唐帝國的皇宮——大明宮
近期熱播的《長安的荔枝》再次將大唐帝國復原,鮮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而今的長安(西安)卻只剩大明宮遺址見證過那段輝煌的歷史。
想了解大唐的歷史,大明宮是個絕好的切入點,它的建造,興盛,衰落與大唐的歷史緊密相連。
紀錄片《大明宮》無疑是唐朝紀錄片中的佼佼者,豆瓣評分9.1
這部紀錄片的首映儀式於2009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並於2010年在央視播出,獲得頗多好評。
不僅如此,它還是第一部在聯合國總部舉行首映的中國影片,可以說代表了中國紀錄片製作水平的天花板。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關於唐朝的紀錄片封神之作。

大明宮

導演: 金鐵木
編劇: 金鐵木
主演: 黃河 / 白雨 / 劉興盛 
 劉長純 / 李翠翠 / 更多…
型別: 紀錄片
首播: 2009-09-10(中國大陸)
集數: 6
單集片長: 30分鐘 
紀錄片《大明宮》共6集,以大明宮為主線,介紹了它的建造、輝煌到譭棄的全過程,由一座皇宮講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歷史風雲。
片中劇情最大程度還原了史實,服化道等細節都經過歷史學家的考證,均有文獻可考,非常權威了。
比如下圖,以前真不知道唐朝的棋子長這樣。
很多人聽到大明宮三個字都會混亂一下,但此“大明”非彼“大明”,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皇宮,被譽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峰巔之作”
如果你覺得紫禁城的已足夠宏偉,大明宮的面積相當於4個紫禁城,屬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
大明宮復原圖
公元618年,大唐立國之初,並沒有專門修一座皇宮,皇室仍住在隋帝國建造的太極宮裡。
太極宮根據周易修建,象徵北極星建在城北,但處在一塊窪地上,夏天非常燥熱潮溼,很不適合居住。
潮溼到幾任皇帝都患有風溼病。
每到夏天,唐太宗李世民都要離開長安避暑。
太上皇李淵總不願與他同行。
因為李世民為奪王位,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父親李淵早已寒心
唐貞觀八年(634年),李世民為表孝心,決定在長安為父親李淵修建一所避暑行宮,即大明宮的前身永安宮
然而,工程開始不久,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營建也戛然而止。
大明宮的修建和完成,與武則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武則天急於搬離太極宮,因為她在這裡殘忍殺害了蕭淑妃王皇后,不快的回憶讓她經常夢見批發瀝血的冤魂。
於是龍朔二年(662年)唐高宗李治下令繼續營建大明宮。
這是大唐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建築工程,中國歷史上,只有秦始皇未完工的阿房宮可以相比。
參與營建的工匠達到數10萬人,國庫劃撥了15個州的賦稅收入,又停發了長安各級官員1個月的俸祿,用作修建費用,可謂舉全國之力。
由於皇帝的緊急需要,工程開展十分迅速,新宮的修建僅用了10個半月的時間。
公元663年大明宮終於建成,大唐皇室從太極宮遷入大明宮。
大明宮從此成為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
大明宮選址在唐長安城宮城東北側的龍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獨立的城堡。
佔地5000多畝,面積相當於500個足球場。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南門,門前是寬達176米的丹鳳門大街。
一般的宮門只有三個門道,而丹鳳門有五個門道,東西長達六十多米,南北寬二十米,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門”。
丹鳳門進入大明宮,正對面是一個縱深630米的廣場。
廣場盡頭就是大明宮的主殿含元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
含元殿主殿坐落在三層大臺之上,光地基就高出地面整整15米,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
每到黃昏時分,含元殿鼓樓敲響宵禁的鼓聲,長安其他街鼓也依次敲響,大大小小的城門聽到鼓聲就開始關閉長安城實行宵禁制度)
大明宮有11座宮門,開關宮門必須核對門契門契雕刻成魚形,一半在宮中儲存,另一半由門官掌握,雙魚契合才能開啟大門。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是大明宮的三大殿,是上朝和處理國事的地方。
三大殿以北是皇家居住和生活的場所,這裡最美的風景是人工湖太液池,湖上常年棲息著野鴨和天鵝。
太液湖中間有三座島嶼,象徵東海上的三座仙山,最大的蓬萊島上還有一座秀麗的亭閣太液亭
關於大明宮的設計者,史書居然完全沒有記載。
但大明宮營造期間,畫家閻立本擔任將作大匠一職,他是步輦圖》的作者,將作大匠專門負責皇家工程的設計和營造。
有理由推測,大明宮的設計者就是畫家閻立本。
步輦圖
唐高宗時期,大唐疆域最遼闊:東至日本海,西達鹹海,南抵越南,北越貝加爾湖。長安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中心。
絲綢之路連線起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
東方的絲綢和茶葉從長安出發一直可以抵達羅馬,西方的金銀珠寶從阿拉伯帝國源源不斷運往長安。
生活在西域以及今天中亞一帶的少數民族不斷來到中原,這些人被統稱為胡人
居住在長安城的胡人隨處可見,可能有十萬之多。
大明宮的皇家衛隊裡就有不少胡人,甚至連皇家衛隊的隊長也是胡人出身。
大唐統治者李氏家族本身就有胡人血統,大唐的前三位皇帝母系血統都是胡人。
唐高宗李治更是充滿了“胡氣”,漢族血統只佔四分之一。
也就在這個時期,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即將誕生。
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因身體原因讓武則天協助處理朝政,她與李治並稱為“二聖”。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駕崩於大唐的東都洛陽,武皇后開始執掌大權。
公元690年,67歲的武皇后在洛陽稱帝,世人謂之“武則天”。
武則天統治大唐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洛陽。
直到公元701年,78歲的武則天才回到長安。
女皇延續了貞觀之治的輝煌,大唐在她的手中如日中天,
她在大明宮第一次設立武舉制,又創立了殿試製度
自此,科舉出身的平民之士,逐漸代替了世襲的貴族和門閥。
女皇掌權的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幅度提高,女官們經常參政議政,從事過去專屬於男人的活動
女人的服飾也變得開放而華麗,當時長安流行不穿內衣的低領服裝,簡直比現代還超前。
開放包容的風氣,讓長安匯聚天下英才。
公元742年,年過40的李白來到長安想參政報國。
唐玄宗欣賞李白的才華,留他在翰林院,但卻是個閒差並不能參政。
李白心中苦悶經常去長安酒肆喝悶酒看胡姬跳舞,詩曰: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
此外,赫赫有名的楊貴妃也在第5集登場。
唐玄宗為討她歡心,動用帝國轉運加急公文的驛站從南海快馬加鞭送荔枝,也就是近期熱播的《長安的荔枝》的歷史由來。
年老的唐玄宗沉迷於愛情和藝術,帝國的政務在逐漸荒廢。
開元后期,宮廷參與藝術娛樂的人數多達上萬人,而科舉制度卻開始荒廢……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如今,夕陽殘照中的丹鳳門遺址,靜臥在西安北郊的荒草間。
大明宮222年間見證的輝煌與傾覆,恰似一面銅鏡映照出王朝興衰的規律——開放則生,封閉則亡;包容則強,腐化則潰。
當含元殿在烈火中崩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唐代的終點,更是所有文明興亡的隱喻。
或許這座千宮之宮的灰燼裡,埋藏著比建築本身更珍貴的啟示:真正不朽的從不是金鑾殿上的琉璃瓦,而是一個民族在面對輝煌遺產時,能否保持清醒的反思與再創造的能力。
*本文作者:RAM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