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個思考,就是什麼是真正持續賺錢的模式?
在我看來就是收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出租某樣東西,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虛擬產品,大家瞭解最多的就是房產出租,但很可惜,今天大多數房子租金回報率非常不理想,但拿在網際網路專案上來說,就是流量收租的模式,比方說你有一個幾萬粉的小紅書賬號,你就可以不斷地接廣告賺錢,同樣的流量重複賣給不同的人,只要你能保持賬號的持續更新,這個錢就能賺很久很久,因為對你來說,接1條廣告和10條廣告付出的邊際成本是固定的,所以這樣的模式才是真正能持續賺錢的商業模式。
昨晚,我開啟閒魚同城的出租板塊一看,不僅僅有租房,還有租電腦、相機、漢服的,包括租遊戲賬號的,這些生意就是最典型的,靠收租賺錢的專案。
可能有人覺得,一個幾百塊錢的東西一天也就能租個10塊20錢左右,能掙幾個錢啊,但是如果將租金計算成回報率的話,你就知道就算一天利潤只有物品買入價格的1%,那麼也是極其暴利了,實際上大多數出租的價格不會低於3%一天,這就好比你去借了一個日息1%的高利貸一樣,這樣說應該就有體會了吧。
在現實中,不會有人真的去借日利率1%的高利貸,但卻會有人去租日租金3%的物品。
此時,出租出去的物品不僅僅是一個物品,而是生產資料。
而生成資料本身,最大的價值也不僅僅在於能夠尋租獲利,而在於有再次流動的市場價值,固然這個價值會在一定的時間中產生折舊。
簡單來說,就是你花1000大洋買了個充氣女朋友,20塊錢一次的價格,租給了你的室友及其他人,一年中你反覆出租了n次,當你覺得她快退役的時候,你又以200大洋又掛在閒魚賣了出去。
收租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前期付出巨大,但後期會以極低的成本持續固定獲利,且會持續滾動變大規模。
和收租模式與之對應的,就是靠資訊差賺錢差價模式了,也就是最常見的低買高賣的生意,從一個地方低價進貨,然後高價賣到另一個地方,在網際網路上做電商專案,往往都是這種生意模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各個無貨源的電商專案,就是靠這種模式賺錢,但是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點,就是當資訊逐漸透明時,競爭也會越來越大,利潤也會越來越低,所以這種靠模式賺錢的也是很難長久維持的。
還有一種模式,是靠出售時間賺錢,比方說今年以來行業裡熱度很高的打粉引流,就是靠出售時間賺錢的生意,因為自然流矩陣打粉,之所以和工地搬磚沒有本質性的區別,是因為單位時間內你能夠引流的數量基本是被鎖死的,所以打粉行業想賺錢基本只有一條路子,就是不斷鋪人,靠買斷大量員工的時間來壓榨剩餘價值,但打粉的專案門檻不高,所以就算短期內利潤再高,也很難長久持續,所以任何一個打粉專案,時間一久,利潤終歸會迴歸正常市場範圍,所以靠出售時間賺錢,是比以上兩種模式賺錢更累且利潤更低的一種商業模式。
所以,為什麼說要做有積累的事?
因為能夠持續積累的專案,是能夠持續尋租獲利的專案。
那麼,基於此,判斷一個專案是否值得下場,我覺得只有唯二兩條標準。
要麼能在短期獲得暴利,要麼能在長期中持續尋租獲利。
其它的,都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幹。
這就是我對長期主義的理解。
關鍵詞
租金
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