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電池“返老還童”!我國科學家取得突破性進展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研人員在下一代鋰電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在受熱時會自動收縮,這種特性竟能幫助老化的電池恢復電壓,讓舊電池“返老還童”。這一發現不僅揭示了該材料的工作機制,更為研發更耐用、可自我修復的下一代鋰電池提供了全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
要解決電動汽車、電動航空器的“續航焦慮”,就必須發展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技術。科學家們盯上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用它做成的電池,儲電能力能比現有電池提升30%,就像把油箱容量直接擴大30%,加上錳元素比鈷鎳便宜,所以這種材料堪稱既強又實惠的“六邊形戰士”。
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作為一種氧活性正極材料,在實際使用中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經過多次充放電後,富鋰錳基電池的電壓會逐漸下降,出現老化現象。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揭示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有趣性質:它在受熱時反而收縮。適當加熱,就能讓該材料從無序狀態恢復到更穩定、能量更低的有序結構,導致電池體積縮小,從而表現出“遇熱收縮”的特性。“基於此,我們找到了一種新方法,透過電化學手段讓老化的富鋰錳基電池實現‘逆生長’。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兆平說。
更多詳情
↓↓↓
來源:科技日報 封面圖來自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編輯:宋慈
稽核:張爽

相關文章